黃連藥對概述
黃連-連翹;黃連-黃芩;香附-黃連;黃連-葛根;黃連-蘆薈;黃連-麥冬;黃連-枳實;黃連-厚樸;黃連-百草枯;黃連-幹姜;黃連-生姜;黃連-紫蘇葉;黃連-吳茱萸;黃連-當歸;竹茹——黃連;黃連-龍膽草;黃連-蟾酥;黃連-木香;黃連-大黃;黃連-大蒜壹個頭;黃連-細辛;黃連-附子;黃連-附子,黃連-半夏;升麻-黃連;藿香-黃連;人參黃連,烏梅黃連。
紫蘇葉黃連的意義
黃連味苦,心胃火盛。紫蘇氣味芳香,能解氣、理氣、除濁、止嘔,調節胃腸功能,尤其對肺胃郁結有緩解作用。寒性與溫性相結合,辛苦相兼,平寒熱,通調和,* * *起清熱和胃,調肺和中的作用,目的是調節胃腸功能。有些人認為。黃連能體現清熱燥濕兩法;紫蘇體現了芳構化祛濕和行氣解郁兩種方法。雖然藥有兩種味道,但四種方法都有。除惡包含和解的規則,和解包含除惡的方法。
適應癥:1。濕熱痹阻中上,惡心嘔吐,胸悶。2.氣滯熱郁於胃,胃失而失美,胃脘脹滿,出現窒息、惡心、失眠、頭暈等癥狀。3.肝胃熱、胃氣郁結,致妊娠受阻,胎動不安。4.外感風寒或脾胃氣滯兼惡心,腹海有內熱。5.尿毒癥屬於濕熱濁阻脾胃所致的重癥頑固性嘔吐。
黃連紫蘇葉配方
蘇葉黃連湯“濕熱”
組成及用法:川連0.91.2g,紫蘇0.60.9g..煎湯服
主治:清熱燥濕,和胃止嘔。治濕熱,嘔吐不止;它也治療不良妊娠。
小兒驚風七厘散(國家藥品標準WS3-B-2090-96)
組成及用法:牛黃、麝香、雄黃、天竺葵、琥珀、蟬蛻、全蠍、僵蠶(姜炒)、膽南星、天麻(姜汁吸)、鉤藤、白附子(制)、紫蘇葉、法半夏(砂炒)、薄荷、羌活、獨活、白術(麩炒)以粉末形式服用。口服,1歲,壹瓶半,1歲及以上,壹瓶半。
主治:用於小兒外感風邪,驚風,咳嗽,吐痰,食積,嘔吐,腹痛,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