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道德經》的主要哲學思想和意義是什麽?

《道德經》的主要哲學思想和意義是什麽?

道家哲學與競爭策略(1)

日期:2006年7月3日21: 28: 55來源:未知。看5遍,發給朋友,打印下來。

最新信息:2006-7-3 17:53:36應多設立外資醫院降低藥價。市民對醫療改革的缺點爭論不休。零利潤藥店可以。領導問責2006-7-3 16:23:20將實現藥品同城同價2006-7-3 16:20:26民營醫院將與什麽競爭2006-7-3 16:18:14?8+06:38農民小病就醫不出村2006-7-3 16:14:02海口審計揭開看病貴的面紗2006-7-3 16:12:14解決大病醫療保障2006-7-4。2006-7-3 16:08:09私立醫院收費要備案。2006-7-3 16:05:33參合農民每年報銷15000元。2006-7-3 16:03:45蘇州試點住院按病種結算。看病難,根治看病更難。2006年7月3日15: 59: 54城市醫療救助試點。2006年7月3日15: 58: 09九家醫療機構惠民。2006年7月3日15: 56: 03新增醫療機構參保率高。

介紹

道家哲學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相傳始於老子的《道德經》。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是中國歷史上主要的哲學流派之壹。《道德經》也被稱為中國三大哲學淵源之壹,在全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

企業競爭戰略是當今企業界的熱門話題,也是企業界最關心的問題。對內,增加企業盈利能力,需要重視生產、管理和“內功”。對外,企業不是孤立存在的。總的來說,只是市場中的壹面,壹個環節。基本上市場上壹般的企業應該算是多對多,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去主導市場。因此,如何與行業競爭;如何通過市場銷售產品/服務;如何與最終消費者互動是關鍵問題。也是創業者不得不關註和研究的問題。

近年來,令人欣慰的是,大量介紹西方管理、競爭、企業戰略和市場營銷的書籍被翻譯並在市場上出版。國內企業的咨詢培訓界掀起了壹股介紹培訓其思想體系和案例的熱潮。

但與此同時,也經常聽到和發現,很多本土企業在引入西方競爭和管理思想後,產生了不適應的癥狀。因此,筆者開始思考什麽樣的思想體系適合中國企業,或者說如何有機地吸收西方的思想體系。經過比較,發現主要原因在於中西方管理思想基礎的不壹致。換句話說,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延續了幾千年,不是時間地點能改變的。受國外企業家和學者研究《孫子兵法》熱潮的啟發,筆者試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壹些思想體系,試圖論證壹套適合中國企業競爭的戰略文化哲學體系。

眾所周知,其實幾千年來,中國的管理思想壹直圍繞著講究“術、勢、法”的法家和講究“中、仁、義、禮、智、信”的儒家展開。並影響了國內外許多管理思想體系。

道家,說到它。大家恐怕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八仙過海》《西遊記》之類的神話傳說和壹些整天煉丹,白天飛升的神通廣大的道士。當然,這裏我就不說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了。只是想和大家探討壹下道家哲學和企業戰略管理的問題。使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使祖國的傳統文化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

《道德經》是中國最早的主要哲學著作之壹,也是道家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哲學思想與我們所關心的企業戰略有很多相似之處。正如高峰所說:“老子雖只有五千字,其言重要而深遠,其語精煉而深刻;思考未知,說是超越相,宇宙的奧秘,歷史的軌跡,事物的符號,人事的儀表,文字的速率,奇妙的道理。"

當然,《道德經》博大精深,我在這裏只能引用幾點供參考。

人之法以地為本,地以天為本,天以道為本,道法自然。

道家自然是《道德經》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壹個基本概念,也是壹個立體概念。我們可以假設老子說的是自然的常識和客觀規律。它是人們認識自然並利用自然來描述自然規律的知識體系。那麽它可以指我們的生活,商業運作,自然界的壹切。可以指代壹切抽象的客觀規律和事物,也可以在分析單壹事物時賦予事物這種屬性。所以老子說:言語無法形容。

博瑞50

這壹基本命題貫穿於整個道家思想,也是我們討論道家哲學應用於企業戰略競爭的基礎。當然,我知道道是什麽。如果我什麽都不做,那將是“絕對真實”的無為。自然什麽都不會發生。所謂“不作為”,並不是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動。就是要按規律辦事,充分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在壹定條件下達到目的。

所以用在企業戰略管理上,就是“順”。遵循經濟規律、消費者需求和管理原則。從這個角度來說,西方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可以被我整合和利用的。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就企業發展的宏觀環境而言,企業戰略的成敗取決於市場供求總量。當然,需求是千變萬化的。創業者不能想當然的認為變化的趨勢是XXX。基本上,有五個原則:

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趨勢,計算客戶總需求;

以客戶總需求的大小來衡量市場雙方可能的供求曲線和價格;

由我們市場份額的大小和其他因素,我們市場供給的數量是生成的;

我們的供應能力將決定我們的成本;

最終結果將決定我們的預期利潤。

與失敗的企業相比,成功的企業充分尊重客觀規律,順應客觀規律,認真投入,認識自己。甚至借助客觀規律幫助企業成功。另壹方面,失敗的企業並不能完全認識到上述規律。即使它們很強大,在宏觀經濟規律中也只是滄海壹粟。必然會導致失敗。

案例:

Sun公司與微軟公司的開發語言之爭。

為了對抗微軟對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市場的壟斷,Sun公司。針對微軟開發工具運行系統平臺的戰略軟肋,開發了壹種跨平臺的JAVA開發語言,可以在任何地方免費編譯運行。為了攻擊微軟。面對Sun公司強大的進攻態勢,微軟並沒有直接對抗,而是順應了消費者的需求趨勢。順應該定期將JAVA開發語言引入到自己的開發產品系列中。把對手的優勢變成自己的優勢。

終於,幾年後。微軟找到了反擊的機會,開發了。NET平臺,並將JAVA的先進思想引入到。NET平臺架構。開發J#開發語言(JAVA開發語言的變種)把JAVA的開發引入歧途。當然,就最終結局而言,現在還言之過早。但就企業的競爭策略而言,微軟冷靜,順應規律,將對方的優勢轉化為自己的優勢,最終順勢將對方引入滅亡的戰略思維。真的很值得學習。

——韓信背後布陣滅趙之戰。

當楚漢相爭,準備攻打趙國時,劉邦出其不意地奪取了韓信的兵權,只留下幾個新兵。對手是趙國的軍事強人趙奢。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韓信做到了無為而治,完全忘記了戰爭。著眼於周圍客觀環境,敵情搜索,壹般人看不清楚“客觀”規律。因為他明白,人類其實在本質上是很渺小的,比如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增強自身的力量。同時也人為制造了輕敵之勢,麻痹敵人,最終戰勝對方。

壹陰壹陽是道。

老子認為自然和人類社會都是不可改變的。也可以理解為,老子從他所生活的社會現實中尋找改變的方法。認識到事物是普遍矛盾的。比如《道德經》中出現了很多存在、剛性、力量、福禍等概念。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聯系。沒有“是”,就沒有“無”;沒有“難”,就沒有“易”;沒有“長”,就沒有“短”。都說:“有無互長,難易互補,長短不壹。”都表明了對立雙方的身份。即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各自以對立的壹面為自己的前提。雙方* * *處於壹個統壹體中。不僅如此,老子還認識到對立面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他們正轉向相反的壹邊。都說“恢復對的是神奇的,恢復好的是邪惡的”。

老子說:“天下水不軟,而攻強不易。”水之勝則強,弱之勝則強。世人對此壹無所知,但可以做到。“整個世界上沒有比水更弱的東西,但在攻擊強的東西時,沒有什麽能打敗水。這裏的強弱其實只是壹個相對的統稱。也就是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兩面:力量和剛性。當然,這只是讓我們同時感受到了主要的壹面。就像中國革命壹樣,統治者有利器,有財力,極其強大。人民沒有武器,沒有財富,屬於弱勢壹方。但這只是暫時的平衡狀態。統治者對人民的貪婪壓迫迫使這種平衡被打破。就像水,壹旦冷到壹定程度,就會變成冰的形式,表現出堅強的壹面。這壹變化最終形成了壹股巨大的革命洪流,席卷神州大地。所以天下柔比水,先攻強者,不易。

在這裏,我們拋開陰陽概念的形而上學意義。壹般來說,指的是同壹件事的兩個相反的方面。這就是矛盾的概念。老子的生陰陽之道,其實就是壹分為二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明顯的壹面,也要看到事物中隱藏的對立面。比如對於市場,我們可以壹分為二地看到供求矛盾;戰略上也可以分為進攻和防守。等壹下。

當然,僅僅實現它並不是我們的目的和意圖。我們也需要駕馭它,用它為企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從上面我們知道,事物的兩面是對立的,相輔相成的。那麽壹方的變化肯定會影響到另壹方。就像杠桿原理壹樣。壹方的實力直接決定了另壹方的變化。也就是壹個平衡/不平衡的問題。先說打破事物平衡,促進其改變或轉化的問題。

案例:

蘋果和IBM在個人電腦市場的競爭。

自從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ck)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兩位史蒂夫在車庫裏建造了個人電腦和蘋果公司(Apple)以來,個人電腦迅速風靡全球。後來IBM發現自己錯過了機會,就決定趕這個潮流。當時以IBM的實力和產業布局,通常的做法是直接與之對抗,做個人PC,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提高質量

――――à

以質取勝

降低成本

――――à

價格下跌

建立/爭奪渠道

――――à

給渠道商讓路

提供更多的服務。

――――à

服務取勝

但是,這樣直接對抗的結果是,IBM PC會產生更多的成本。那麽,我們研究的就是用最少的力量達到最大的效果。我們能做些什麽來實現上述目標?從上面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事情壹般都是有聯系的。我們看之前對於蘋果的策略,是直接對抗,也就是後來者,也就是挑戰者,要投入比他們現有的優勢競爭對手多壹倍以上的力量。面對中國市場上眾多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國際競爭對手,這幾乎不適用,甚至毫無意義。

道家戰略的原理是通過壹系列的變化來改變雙方的實力。最後取得了勝利。我認為企業競爭戰略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有很多因素來支撐,也就是說不僅僅是資源,還需要壹定的管理來有機的結合這些因素,和* * *壹起發揮作用。具體表現就是壹定的節奏。比如舞蹈的節奏,音樂的節奏,甚至飛機的飛行也是壹種節奏。壹旦那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系統都會崩潰。也就是說平衡被破壞,直接導致系統停止運行,業務組織也是如此。我們的策略是:在保持自身大平衡的前提下,局部推動其不平衡。那就是形成相對壓力優勢,充分利用外力。同時破壞對方的平衡系統,服從使對方的攻擊向無意義的方向變化,從而消耗對方的力量。多方破壞對方節奏,讓對方從頭到尾都顧不上對方,利用壓力優勢攻擊對方薄弱環節。最終癱瘓對方的企業系統。最終戰勝對手。最後要記住,任何普通的東西,壹旦積累到極限或極端,就會引起質變,這種變異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比如壹只螞蟻大到1000立方米,那怎麽辦?或者說,跳高很普通,但誰能跳到100米就了不起了,不僅吉尼斯紀錄,武術界也是如此。

基於以上原則,我打算寫下以下策略:

1)打擾蘋果:比如與施樂合作購買鼠標專利,起訴蘋果侵權;

2)誘導其向非核心領域發展,以減少其資源;

3)與蘋果各大渠道商談判,以期達成戰略合作(給予更多利潤);

4)召開發布會,承諾生產壹款專註於某項功能的IBM PC,MAC上沒有,但實際上並沒有生產;

5)過渡款推出後,在重點城市限量發售,價格遠低於成本(只喝不會有大動作);

6)對於蘋果的大客戶,會積極參與競爭。主要是通過降低報價,即使低於成本(主要是為了拉低蘋果的利潤,但為了避免中標,主要是為了打擾對手)和承諾額外服務;

7)高薪招聘蘋果技術/銷售人員;

8)積極配合蘋果的競爭對手;

9)制定標準,拆分產業鏈。只做利潤最高,最有核心競爭力的部分;

10)建立完善的學歷和資格認證體系;

11)完善的服務體系;

12)為重點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 上一篇:肺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比例2022年
  • 下一篇:醫藥股為什麽壹直跌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