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的分類(檀香根據歷史傳統分為以下四類):
1.老山香又名白皮老山香或印度香,產於印度。壹般呈大而直的條狀,表面光滑致密,香氣醇厚。是檀香中的極品。
2.新山香,壹般產自澳洲,條索較細,香氣較淡。
3.地門香,產於印度尼西亞和現在的東帝汶。地門香,是“帝汶”的音譯,呈弧形,有枝節。
4.雪梨香,產自澳大利亞或周邊南太平洋島國的檀香,其中以斐濟檀香為最佳。雪梨香壹般是從香港轉運到內地。
大自然賜予我們人類的壹種芬芳四溢,獨壹無二。任何人工合成的香精和香水都比不上純天然的珍貴香水。
檀香科,檀香屬植物。檀香主要產於印度東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南亞、澳大利亞、斐濟等濕熱地區。其中,來自印度的老檀香是最好的產品。印度檀香的特點是色澤白黃,油質高,香味持久。產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的檀香,質地、色澤、香味都較次,被稱為“柔佛-俾路支”。大多數新切的檀香木。最近經常有刺鼻的氣味,還有壹種特殊的魚腥味,所以在做香的時候往往需要擱置壹段時間,等氣息平復醇厚之後再使用。有存放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檀香。此時的檀香香味十分滋潤醇厚,可謂檀香之極品。又叫“嶗山黃檀”,伐木後馬上叫“柔佛俾路支”。檀香是壹種半寄生植物,生長非常緩慢,通常需要幾十年才能成為有用的植物。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壹,成熟的檀香樹可高達十幾米。檀香非常珍貴,必須在苗期寄生在梧桐、紅豆樹、相思樹等植物上才能存活。實心檀香產量有限,而人們對其需求量很大,所以從古至今壹直是壹種稀有名貴的木材。
檀香還分為白檀、黃檀、紫檀等類別。“皮色偏黃的是降香,皮色幹凈潔白的是降香,皮色偏紫的是紫檀,濃郁芳香,降香極佳。”
檀香,佛教徒稱之為“降香黃檀”,被譽為“香料之王”、“綠金”。取自檀香樹的木質心材(或其樹脂),越靠近心和根的材質越好。常被制成木粉、木條、木塊等。或者提煉成檀香精油。用檀香做香壹直被視為珍寶,但檀香單獨熏燒,氣味不好;但如果能與其他香料巧妙搭配,就能“把香的東西引向很高的境界。”佛教徒對檀香推崇備至,佛寺常被稱為“檀香之林”、“檀香之林”。佛教徒習慣稱檀香為“檀香”,意為“和諧”、“給人愉悅”。如《林慧伊尹》記載:“檳榔檀香,此雲而喜,即白檀香可治發熱,紫檀可除風脹,皆是除病平安之喜,故名。”“紫檀”就是“紫檀”的意思。紫檀木剛砍伐時,其心材呈鮮紅色或橙紅色,長時間暴露後慢慢變紫,所以紫檀也叫紫檀。佛經中常見的“陶頭檀”,是指產於牛頭山的壹種品質最好的白檀,是中國北方瀘州的壹種刺。
檀香仍然是壹種重要的中草藥,壹直被醫生所重視,稱其為“辛溫;脾、胃、心、肺經;暖心、開胃、止痛。“外敷可以消炎、消腫、潤膚;熏蒸、焚燒可以殺菌、驅疫、防疫。可治療咽喉痛、痤瘡、抗感染、哮喘。有調理敏感肌膚,防止皮膚老化的功效。除惡、幹燥、殺菌、防黴、防蟲、防蛀。有安神定誌、輔助冥想、提神醒腦的功效。從檀香中提取的檀香油也廣泛用於醫學。具有清涼、收斂、強心、滋養、潤滑皮膚的多重功效。可用於治療膽道疾病、膀胱炎、淋病、腹痛、發熱、嘔吐等疾病,尤其適用於皸裂、手富、黑斑、蚊蟲叮咬等疾病。自古以來就是治療皮膚病的重要藥物。
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因為蟒蛇喜歡潛伏在檀香樹中,所以人們經常用它來尋找檀香。檀香采摘者看到蟒蛇,就從遠處拉弓,向蟒蛇所在的樹上射箭作為標記,等蟒蛇離開後再砍。,
檀香木雕刻的工藝品更是珍貴。香味長期放在家裏。檀香放在櫃子裏有熏衣的作用,讓妳的衣服有壹種淡淡的自然高貴的香味。可以驅邪避小人,提高親和力,對事業有幫助。
檀香極其珍貴,質量好的檀香目前市場價格在1000元/斤以上。中國的天然檀香樹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被砍伐。現在國內的檀香木原木都是進口的。檀香因為生長條件惡劣,產量極低。世界上僅存的天然檀香產於印度、斐濟和澳大利亞。嚴格的保護措施和高關稅限制了出口。市面上的檀香很少見。
檀香下腳料,佛教徒,學者,用來燒香,拜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