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未拆封的郵件壹個個都被賣了"。壹位網友告訴新京報記者,據其了解,這些快遞寄出後無人簽收,但又無法退回,因而被擺上地攤售賣。賣法是 "先交錢,後拆封"。
多張圖片顯示,大量未拆封的快件堆放在路邊,壹些居民正在圍觀挑選。這些快件為中國郵政寄送的國際小包,多是從北京寄往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地。寄件人、收件人信息基本清晰,郵戳時間多為2014年11月、12月。
其中壹封從北京寄往俄羅斯的快件顯示,寄件人 "ZHOUXX"(後兩個字母隱去)從北京市朝陽區萬紅路某處寄出,條形碼編號為 "RB206479130RU",覆蓋了單據上的原始條形碼。記者聯系快遞上的寄件人得知,對方為北京某物流公司。客服人員查詢單號後表示沒有相應的物流記錄。
根據包裹上的郵政單號可以查詢到,該包裹為退回包裹,於2014年12月9日到達俄羅斯,收件後派送,跟蹤信息固定在12月26日,地點為莫斯科國際郵件局。
今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致電俄羅斯聯邦郵局(ПочтаРоссии),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該包裹因無人領取,已被俄羅斯郵局退回北京,寄件人應到北京郵局填寫相關單據,取回原包裹。
另壹位河北網友發微博稱,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賣快件。"10塊錢壹個,裏面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總好奇他們是從哪兒弄來的"。
北京郵政管理部門已赴當地調查
今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將此事反映至霸州市勝芳鎮郵政支局,該局工作人員隨後前往查看,暫時未在勝府路壹帶發現售賣扣件的攤點。
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壹位工作人員表示,得知此事後,該局已與當地郵政部門取得聯系,並立即派工作人員前往當地調查。
據了解,2014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無法投遞和無法退回郵件管理辦法》規定,郵政企業寄遞無法投遞和無法退回的信件,所在地省級郵政企業應當將確認為無法投遞和無法退回的郵件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予以分類保管,對普通信件和對按國際信件的分類保管自登記之日起不少於6個月。自登記之日起保管不少於 6 個月。
《辦法》還規定,無法投遞和無法退回的郵件,在保管期間,郵政企業應當妥善保管,不得泄露用戶的通信秘密;不得私自取用、藏匿;不得私自開拆處理和銷毀。自省級郵政企業確認超過保管期限且無人認領的,方可由省級郵政企業在省級郵政管理部門的監督下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