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題
要用簡潔、概括、明了的句子來反映要考察的對象、領域、方向等問題。題目要能概括整篇文章,吸引眼球。
2.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紹要簡明扼要,切中要害。背景介紹壹般包括壹部分重要的文獻綜述。
目的:說明調查的必要性和針對性,使讀者了解概況,掌握報告主旨,引起註意。
3.方法
詳細描述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以便讀者評估數據收集方法是否恰當。這壹部分壹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位置
時間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的選擇(抽樣方法),樣本量的估計
調查方法:定性和定量。
質量管理
4.結果和討論
結果和討論可以壹起寫也可以分開寫。
結果和討論分為幾個部分。壹般都是通過描述、分析、討論來寫的。
描述:
描述事物的發生和發展,
描述調查人群的人口統計特征,
描述調查的特點。
對比度:
歷史對比
比較其他人的研究
本次調查中不同特征人群的比較
推斷:
統計推斷是在比較的基礎上做出的。
(前提條件:調查樣本具有代表性)
討論:體現作者學術思想的深度和廣度,緊密討論成果和可能存在爭議的問題。
在討論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將調查結果上升為理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揭示由表及裏的內在聯系。
和別人的結果有矛盾的地方,討論原因和理論依據。
妳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論據要清晰。
5.結論和建議
結論
用簡潔的句子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避免重復文章內容。
文本結構應該準確、完整、簡潔並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結果。
建議
為政府決策提出科學建議
進壹步深入研究並提出建議。
6.參考
列舉主要的理論依據和方法,以及有爭議的論點。
具體格式見文獻綜述中提到的參考文獻格式。
7.附錄
本文將壹些只部分使用或根本不使用的具有科學價值的重要原始資料和數據,如調查問卷、訪談提綱、復雜的公式推導、計算程序、各種統計表和圖表等放在附錄中,有助於解釋和理解調查報告,提供有用的科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