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滴香”把清水變成“肉湯”,不僅存在食品安全隱患,還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江蘇盛典律師事務所律師閆國亞表示,火鍋店往往在菜單上直接給食客念“湯鍋底”,而不是說是“壹滴香”做的。用合成香料把鍋底做成湯的味道,冒充湯,顯然是壹種欺詐行為。他認為“即使‘壹滴香’是安全的,也應該標明,所有成分都要明確列出來讓食客看到,讓食客選擇。”而且“壹滴香”的成分是否有害,還需要相關部門進壹步調查。如果是有害的,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處理。
知情人爆料,神秘的“壹滴香”把清水變成了雞湯。
“我們家不會吃街邊小攤的米粉。我勸妳也不要吃。那些小販說聞起來像雞湯。仔細看裏面有沒有雞肉。妳不覺得那些雞湯味道有點奇怪嗎?雞的味道太濃了!”壹位自稱小波的年輕人告訴記者,在Xi安的餐飲行業,壹種名為“壹滴香”的食品添加劑也作為調味品開始流行。只需要壹滴就能把壹鍋清水變成雞味湯,還可以根據客人的需要隨時調整。經營小餐館多年的肖波告訴記者,很多路邊小店已經在使用這種“能明顯提升口感的調料”,其中米線砂鍋店、火鍋店、街邊面館是最常用的。所謂三鮮、麻辣、麻辣味,都是靠“壹滴香”來誘導顧客回頭的。“現在有些米粉店已經不做雞湯了,明顯就是這樣勾兌的。如果要像傳統做法那樣做肉湯,不僅費時費力,利潤空間也不大。”小波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肯定了味道和原湯差不多,節省原料,壹般都是用香油拌的。要想讓食客有食欲,首先要利用食客的嗅覺,讓他們不請自來。小波承認自己以前在外地夜市賣砂鍋,就是為了用壹滴香吸引顧客。“壹滴香產生的香味,就是外香。加工米線壹滴湯,就能聞到店外的香味!”小波還透露,他還用壹滴香把罌粟籽油粉末混入這種幹凈的水中。很多顧客在吃了壹段時間後會成為回頭客。小波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下定決心關閉自己的小餐館。並將這個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公之於眾。用肖波的話說,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也是為了保護普通人的健康。
記者暗訪添加“壹滴香”是業內公認的秘密。
得到小波的消息後,記者以開米粉店的名義暗訪了Xi安部分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近壹周。在東郊胡家廟蔬菜食品批發市場,大部分賣調料的商家肯定會回答,有壹種俗稱“壹滴香”的食品添加劑在賣。記者看到,“壹滴香”的品種很多,而且都放在顯眼的地方,價格從十幾元到壹百多元不等。雞鴨牛羊肉壹應俱全。壹位年輕的女老板說,買這種添加劑的通常是壹些米粉店、火鍋店、面館的采購人員。壹瓶20元錢的“壹滴香”,在小飯館裏可以用壹個月。這種神奇的調料加得越多,食物的味道就越濃。所以,誰也不知道酒店老板買回來會加多少錢。只是我做的是回頭客,來問買的人越來越多。女老板賣的是雲南和山東兩家廠家的“壹滴香”。她告訴記者,山東貨銷量很好,還是獲獎產品,70元壹瓶。看到記者的猶豫,女老板說:“等等,我剛訂了壹批35元的瓶子,馬上來取。”記者說看樣品,女老板馬上指著櫃臺上的幾個小瓶說,所有樣品免費。拿壹瓶回去試試。如果妳發現生意變好了,妳壹定會來的。記者打開壹滴香包裝,立刻有壹股強烈的刺鼻氣味,讓人感到惡心。“壹滴香”顏色淺黃,質地粘稠。往清水裏滴壹滴,無色無味的清水上飄來壹點油花,雞湯的香氣立刻散去。“廚師們也明白,像‘壹滴香’這樣的調味品添加劑,用途廣泛,使用頻率高,幾乎成了餐飲行業必備的法寶。”另壹個經銷商更有經驗,說是在食物的烹飪過程中,和其他調料壹起放壹滴香,量不要太多,只要壹滴就可以,保證聞起來和真的壹樣。“價格便宜,效果好。很多開餐館的人都來買。如果沒有看到添加的全過程,妳真的會以為是把新鮮的雞肉放進鍋裏,用小火慢慢燉。”“妳回去拿些吃過的雞骨頭放在清水裏吸引顧客,再滴幾滴香,就成了顧客想要的湯,味道很難得。”經銷商告誡,“使用時不要讓客戶看到,不要在客戶面前添加。妳可以把它放在另壹個瓶子裏,或者和其他香料混合。檢查的時候,沒人知道裏面是什麽。或者在使用前撕掉標簽。”記者問“壹滴香”會不會對人體有害?經銷商很驚訝,說:“不可能。都是公開發售的,沒聽過什麽有害的說法。這個包說得了獎,沒有部門出面說不能用。”記者走訪了Xi安的多家小吃店,發現“壹滴香”的口碑在餐飲界確實“久負盛名”。很多店主表示,聽說過同行在用,說自己嘗過,味道確實能和真的混為壹談,很容易讓顧客認出來。但是我的店沒有用,我也沒有回避,因為我不知道去哪裏買。記者在幾家米粉店看到,爐子上正燉著壹大鍋雞湯,雖然鮮美,但清澈見底。老板們說,這些湯是用雞骨粉、肉骨粉、雞精、大料熬制的。“我負擔不起原材料和烹飪時間的費用。我只能用調料來調制,味道和清湯沒什麽區別。不然只能看到火腿腸,看不到雞肉。”但這些店主拒絕讓記者看到操作過程,稱這是他們店的秘密。據知情人士透露,用“壹點香”等調料配制的湯,因為味道鮮,成本低,已經成為* * *學問。如果違反了“規定”,在價格和口碑上就會處於劣勢。“壹方面確實方便,另壹方面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潤。現在餐飲行業競爭激烈。為了刺激顧客的食欲,使用壹滴香已經成為餐飲界公認的秘密。"在網購平臺上,記者嘗試搜索"壹滴香",發現在幾個網購平臺上有很多賣"壹滴香"的網商,但近壹個月幾乎沒有交易量。抱著試壹試的想法,記者致電了幾家網上賣家,但令人驚訝的是,雖然“前臺”沒有任何交易信息,但網上賣家的“壹滴香”生意還是很紅火。壹位賣家甚至告訴記者,“壹滴香”的庫存已經不多了,要提前壹周下單。
專業的“壹滴香”是用化工原料合成的。
記者註意到,在各類“壹滴香”的外包裝上,都說選用國內最先進的生產工藝,新鮮的骨頭、骨髓經過高溫濃縮提取,通過二次調味、加香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是水解肉醬、水解植物蛋白、氨基酸等。該產品能去除魚腥味,增加肉的風味,具有醇厚濃郁、醬肉味濃、純正濃郁、淡雅持久、肉感飽滿、口感好、掩味、耐高溫的特點。主要用於肉類食品加工(紅燒肉、香腸)、火鍋香、鹹菜、醬菜、涼菜等;或者餐廳、酒店、家庭各種菜肴的烹飪。根據網上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系了幾位生產“壹滴香”的銷售人員。起初,銷售人員說他們的產品是用肉提煉的。當他們得知“要賣米線的餐館老板問”後,馬上笑著說自己是正規的食品添加劑生產廠家,有國家質監總局和衛生部門頒發的相關證書,並承認“壹滴香”是化學物質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省質監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關於我省使用“壹點香”的咨詢和相關投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上級部門的相關文件,禁止使用銷售“壹滴香”的方式。對於《壹滴香》,他們都是第壹次聽到,還不太熟悉。他們需要專業檢測機構對其安全性進行實地調查和驗證。《中國質量報》曾報道,食品專家基本可以斷定“壹滴香”是化學合成的,服用化學合成物質對人體傷害很大,長期食用甚至會損害肝臟。所以長期食用“壹滴香”是有害健康的。國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查詢機構也曾表示,“壹滴香”屬於化工產品,食用後對人體危害很大,會損傷肝臟,致癌。
誰在拿普通人的健康開玩笑?
食品安全底線屢被突破。我們要問,這些商家是為了生存才被迫添加這些有潛在健康威脅的添加劑,還是僅僅為了多賺錢?也許這是壹個雙向的惡性循環。壹開始是為了多賺錢,但當大家都這麽做的時候,就成了不得已而為之。如何避免這種惡性循環?僅僅事後的法律懲罰和日常監管顯然是不可能窮盡的。其實有壹個很重要的東西,壹個可以治本的東西,往往被我們忽略了,那就是商業倫理。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道德經濟。發達的市場經濟必須有先進的商業倫理作為支撐。只有這樣,市場經濟才會是有序的、有活力的、低成本的、安全的和真正和諧的社會。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扭轉“壹切向錢看”的社會心態,正視我國商業倫理存在的嚴重問題。記者采訪時,“壹滴香”在其他省份的飲食中已經廣泛使用。而我們省只看到了零星的跡象。當現在大行其道的瘦肉精、碳酸氫鈉、蘇丹紅、蝦粉、壹滴香等無數食品添加劑,直接或含蓄地讓我們進入“為民加餐”的時代,有關部門應該負起責任,商家應該踐行自律準則,絕不讓百姓壹日三餐後再擔心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