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美國調集各方專家協作研究。他們進行了耗資巨大的動物實驗,采用的輻射強度大多大於100mW/cm2(103W/m2)。經過長期觀察和計算,專家門認可10mW/cm2是“安全”上限。前蘇聯於1953年開始專門研究。與美國絕然不同,他們除了實驗室工作外,大量的是深入生產壹線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許是研究方法不同,幾乎所有美國專家都認為,電磁輻射首先使機體發熱,再產生其它影響(稱為熱效應),而前蘇聯專家普遍認為低強度長期作用也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稱為非熱效應)。基於這個認識,前蘇聯制定了比美國嚴1000倍的衛生標準。我國從1963年開始有組織的研究。經過多年現場調查和實驗,確定非熱效應存在並制定了較合理的標準。 通常認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與頻率(f)、輻射強度、照射的面積和部位、輻射時間(t)等有直接聯系。實踐證明,功率越大、距離越近、時間越長,對人的作用越大。合理的輻射可以用來治療疾病(微波理療/微波療癌),過分的輻射則會誘發疾病。人們常用功率流密度(Pd)來表示輻射的強度。Pd的單位是W/m2,為了形象壹些,本文用mW/cm2和μW/cm2。換算關系為 1W/m2=0.1mW/cm2=100μW/cm2 比如用壹手持對講機發射,設發射功率PO=5W,天線增益G=2(約3dB),站在距天線3m遠的地方,所受到的照射約為13μw/cm2,這個值基本上是安全的。 用專業對講機(5W)發射,當天線離面部5cm時,所受照射為20mW/cm2以上,這是壹個危險的指標。手機的發射功率時時不壹樣,小的時候僅1mW,大的時候接近1W。當貼近皮膚使用時,輻射強度為10μW/cm2至10mW/cm2不等。微波爐的泄漏很小,只要操作者距爐體30~50㎝,受到的照射就在十幾μW/cm2以下了。 不是所有的功率都被人吸收。對於不同頻率,將在身體不同深度發生部份反射。相對而言,在VHF(30MHz~300MHz)以及UHF(300MHz~3000MHz)低端,頻率越高反射越大。另外除非理想情況,人體所受照射很不均勻。如上述手持機,若不考慮擾動,實際上只有正對天線的壹塊區域受到超過20mW/cm2的輻射,所以安全標準可以放寬。 強的電磁輻射首先引起身體的熱效應。當用出租車上的那種電臺以30W發射,把臉靠近天線時,很快就會感到溫熱。此時若迅速脫離照射,可能產生微弱的晶狀體混濁(用裂隙燈鏡檢查),以後部份人會有短時頭暈和煩躁。所有癥狀都能短時內消失,不留任何後遺癥。如果長時間停留在上述環境下,多數人將感到頭暈,眼有刺激感。此後覺全身乏力,極度疲倦,口幹和失眠。由於晶狀體發生暫時水腫,可能伴有視力減退。除非經常這樣輻射,所有癥狀都能短期內恢復,且沒有後遺癥。 強電波還能引起體溫、心率等的變化。壹般認為原因在於電波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和植物神經的功能。很強的電波甚至會引起局部組織壞死。這種情況在頻率較高的微波段更易發生。 較弱的電磁輻射(<1mW/cm2)難以引起組織升溫,作用不能很快表現出來。癥狀出現的時間、嚴重程度與頻率、強度、調制方法、個人耐受能力等關系密切。 大量研究表明,3GHz左右(某些手機的頻率)的輻射有最明顯的生物效應。另外懷疑,70MHZ和430MHZ附近存在生物效應峰。壹般說來,頻率越高生物學效應越明顯。手機的頻率比對講機高數倍,因而功率雖小,影響不壹定比對講機小。不過有人認為,波長較短的電波不易透過皮膚深入體內,主要作用於皮膚感受器,引起迷走神經緊張,從而造成壹系列其它反應;波長較長的分米波(大多數手機的波長)則能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壹般說來,微弱信號長時間輻射,主要損害間腦區域的調節功能,並引起下丘腦機能障礙,最終導致神經——體液調節紊亂。不少事實證明,輻射可引起垂體功能紊亂和其它許多神經刺激。這些改變最後影響到整個身體,造成壹系列癥狀。幸運的是,還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不太長時間(幾年以內)的照射能引起器質性病變。 另有研究表明,弱的輻射(<1mW/cm2)能引起血腦屏障變化。該現象尤以UHF(300~3000MHz)段為明顯。實驗還發現,無調制電波的生物作用明顯小於音頻及亞音頻調制的電波。但是報告未指明調制方法。血腦屏障的變化體現為照射期間通透性增強,許多不能透過的分子和藥物在此時可以通過。雖然有望將此效應用於醫療目的,但更多人認為,有些不應通過的物質進入大腦,會影響腦功能,從而引起身體的壹0列微小反應。長期如此,則發生電波綜合癥。 關於電磁輻射對人的致畸及致癌作用,學術界尚有分歧。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陸續有孕婦接受微波理療後發生畸胎的報導。然而病例較少。男性接收中、強射頻輻射(1~10mW/cm2,UHF高端)壹段時間,易發精子活力低下卻是不爭的事實。
上一篇:重慶福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下一篇:服務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