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刀剪歷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兩陽,在陽江地區制作兵器,清《馮氏族譜》載:“……馮大將軍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鵝眉錦大刀納於冢中”。馮大將軍即冼夫人孫子馮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於陽江北山。這“鵝眉宣錦大刀”即陽江俗稱的“大殺刀”。其後,制刀工藝傳至民間,生產各種民用刀,奠定了陽江制刀業的悠久基礎。
清初,陽江刀壹直以小作坊(打鐵鋪)形式生產,縣城形成了大規模的制刀作坊,其生產基地即現在的打鐵巷。打鐵巷附近壹帶集中了十數間這類打鐵鋪,打出的產品時時供不應求,打鐵鋪除生產菜刀外,同時還生產禾鐮、鐮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產品多是木柄的低檔產品。從那時開始,陽江刀逐漸被人認識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陽江老刀匠何傳利以其祖輩相傳的沿世絕活制作的“何傳利”菜刀享負盛名。“何傳利”菜刀因其鋼水清、刀鋒利、既能切肉,又能斬骨(小骨頭),故又稱“文武刀”,使用時不需換刀,深受廚師鐘愛,陽江城商家、酒樓紛紛到何氏打鐵鋪訂做菜刀,外地商客亦慕名而來。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陽江平岡良朝刀匠梁季芙研制出壹種硬度適宜、造型美觀、可以刮胡須、削鐵不卷刃、耐用好用的牛角柄小刀,取名“季芙小刀”。這種小刀深受顧客喜愛,在全國小刀評比中獲獎,並送世界博覽會參展,被公認是壹流產品。從此,陽江小刀聞名海內外,推動了陽江制刀業的迅猛發展。1949年,全縣約有300多名個體小刀生產者,年產小刀60多萬把。
解放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陽江小刀業的發展。1955年,把分散的個體小刀生產者組織起來,成立四個生產合作社。1956年,把梁季芙從農村接進縣城,加入第三小刀生產合作社。1958年,這四個生產合作社合並組成陽江縣地方國營小刀廠,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從手工操作逐步過渡到機械化和自動化,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是國內同行業中產值、產量、品種、創匯最多的刀具企業之壹,被列為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該廠以生產小刀為主,兼產不銹鋼器皿,花色品種280多個,產品獲省優、部優稱號,銷往美國、西德、日本、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陽江國營小刀廠外,還有二輕五金小刀廠、二輕五金小刀二廠、江城鎮五金制品廠、江城小刀廠等五金刀剪生產企業。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國營集體刀剪企業逐漸衰落,但這些國營集體企業長期以來培養了壹大批的刀剪技術人才。這些技術人才紛紛另起爐竈,開設民營企業,尤其是199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重大決策,刀剪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陽江刀剪行業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陽江刀剪企業達1500多家,成為陽江工業的重要支柱和優勢行業。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進步,陽江刀剪已經成為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鉗以及與刀剪生產相配套的特種鋼、塑料、電鍍、機械設備生產的五金刀剪產業,湧現出“十八子”、“銀鷹”、“永光”、“盛達”、“廚樂”、“巧媳婦”、“美惠子”、“百隆”、“瑞獅”等壹批知名品牌,進壹步提高了“陽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陽江刀剪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1998年,“中國菜刀中心”落戶陽江市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中國剪刀中心”落戶廣東宏鷹集團公司。2002年10月,“中國小刀中心”又落戶陽江市陽西永光刀剪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和中國日用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授予陽江市“中國刀剪之都”。2002年6月,陽江市在中國(陽江)刀具城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陽江)國際刀剪博覽會。自此,陽江每年都在中國刀具城舉辦國際刀剪博覽會,匯集五洲商賈,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馳名品牌來展銷,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五金刀剪制品銷售展覽中心、信息交流與企業合作的平臺,從整體提升了陽江刀剪業的國內國際形象,使陽江名聲鵲起,成為舉世公認的刀剪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