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艾草真的能驅除五毒嗎?

艾草真的能驅除五毒嗎?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到端午節,人們總要在家中擺放艾草以 "避邪",曬幹後用植物浸泡熏蒸以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草水浴或熏蒸。艾草味苦、辛,性溫,入脾、肝、腎經。本草綱目》記載:艾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脈,具有助陽、行氣活血、祛濕散寒、止血安胎的功效,也常用於針灸。因此,它又被稱為 "醫草",現在臺灣流行的 "藥草浴",大部分就是使用艾葉。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綱目》有記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脈,走三陰,行氣血,祛寒濕,暖子宮,......,以艾火灸之,能通經活絡,祛除百病。"說明以艾葉為灸材,有通經活絡、祛風散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發現,艾葉的揮發油含量中,1.8-案葉油(占50%以上),其他為α-苷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類。風幹的艾葉含有 10.13% 的礦物質、2.59% 的脂肪、25.85% 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 A、B1、B2、C 等。用於艾灸的艾葉,壹般越陳越好,故有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之說。全草具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腹痛,流產,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中風。因其能削冰使圓,又能炙百病,為最常用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平喘、止咳、祛痰作用;止血、抗凝血作用;鎮靜、抗過敏作用;保肝、利膽作用。艾草可用作 "艾草茶"、"艾草湯"、"艾草粥 "等食譜,以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艾草有壹種特殊的味道,這種特殊的味道有驅蚊滅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懸掛艾草,壹為驅邪,二為驅蚊滅蟲。

長期服用艾葉的副作用:如果揮發油(味道成分)用多了,會對神經產生抑制作用。

  • 上一篇:幹燥綜合癥中醫能調理好嗎?什麽方法比較好?
  • 下一篇:如何提高醫藥物流配送服務水平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