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的考核指標≤40DDD。其中:抗菌藥物消耗量(累積DDD數)=消耗某藥品總量/該藥的DDD值;收治患者人天數=同壹抽樣時間段內住院患者總數×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數=住院患者總數×(住院患者占用總床天數/住院患者總數)=住院患者占用總床天數。目前采用出院患者占用總床天數來計算。另外,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月統計)=抗菌藥物月消耗量(累積DDD數)×100/月收治患者人天數。其中:抗菌藥物月消耗量(累積DDD數)=月消耗某藥品總量/該藥的DDD值;月收治患者人天數=出院患者總數×該科室該月患者平均住院天數=出院患者月占用總床天數。使用強度的影響因素分析:直接因素影響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公式的分子數值,包括DDD值的大小、患者實際的日使用量(藥品消耗量);影響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公式的分母數值,包括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同期收治患者人數(出院患者占用總床天數)。間接因素影響抗菌藥物選擇的因素,包括抗菌藥的抗菌譜;抗菌藥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如半衰期長的藥物等;臨床醫生的用藥習慣。降低使用強度的可行性分析:要降低抗菌藥物使用強度,首先可以通過減小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公式的分子,如減少聯合用藥、降低抗菌藥物使用率(如使用人數、人使用天數)、使用半衰期長的藥物(如阿奇黴素3天用量可以持續有效血藥濃度5天,5天用量可以持續有效血藥濃度9天)、日用藥量小於限定日劑量(如日用藥量0.4g,而DDD值為0.6g)等等。其次,也可以通過增大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公式的分母來降低使用強度,如增加同期收治患者人數、在降低平均住院日的同時增加床位使用率(減少空床日數)等等。總之,控制抗菌藥物使用強度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1.在符合臨床抗菌藥物使用原則要求、能夠控制患者臨床感染指征的前提下,控制日用藥量低於該藥品的DDD值;2.在患者住院期間,盡可能減少使用抗菌藥物的天數;3.在患者住院期間,盡可能減少抗菌藥物的聯用。
上一篇:貴陽購房政策是什麽下一篇:藿香正氣水、白花油的主要成分及化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