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西北高鹽堿區的寧夏地區,幾乎所有的魚塘都在鹽堿地上開發。當地草魚品質優良,市場認可率高,草魚養殖前景好。然而,隨著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許多以前沒有遇到的問題逐漸顯露,尤以草魚魚種養殖問題較多。
1、水體pH偏高寧夏地區近些年旱災少雨,除個別地區及壹部分老池塘的水體pH在8.2左右外,絕大部分養殖水體pH都是在9.0以上,壹部分水體pH乃至達到9.5。養殖由來的魚苗原產地水體pH都是在7.5左右,異地水體pH誤差最少0.7,多者達2.0以上。
小編在2004年~2005年對不壹樣養殖地的高堿水體開展降pH解決(水體pH調到7.5左右)後魚苗下塘,平均成活率達75%,顯著高過對比池塘(pH8.8~9.2)的平均成活率。因此,偏高的水體pH及過大的異地pH差別是造成鹽堿土池塘水花死亡比較嚴重的直接原因。
2、水溫不穩4月底~5月初,正值草魚放苗的關鍵階段,這時西北地區的天氣卻出現異常變化多端,環境溫度極不穩定。以2005年為例子,5月15日下午池塘河面下10cm水最深處水溫做到22℃,而5月16日夜忽然減溫,池塘河面下10cm水最深處水溫為16.5℃,5月17日溫度再次降低。
16日收到壹批草魚水花,下塘後僅陽光溫棚散養500萬尾的成活率在80%以上,其他池塘散養的魚苗絕大多數死亡,而在寧夏地區僅少數幾家經營規模大的養殖公司有溫棚,大部分養殖戶僅為平常的池塘養殖,沒法確保魚苗散養所規定做到的水溫標準。因此,超低溫是造成草魚水花下塘總體成活率低的另壹重要原因。
3、開口餌料生物不足許多養殖戶對"適度下塘"的定義了解較模糊不清,誤認為只需水裏有小蟲子,無論蟲子是啥類型、個人是大是小,都能夠開展魚苗下塘;或是索性不以為意,只需池塘存水就可以放苗;或是不知道輪蟲休眠狀態卵的萌生直接與水溫有關。
僅僅覺得清塘7天~8天之後輪蟲就壹定會做到高峰期,7天~8天便是"適度",就可以放苗。直接後果是池塘清塘消毒殺菌灌水後,因為環境溫度原因,輪蟲或繁育非常少或高峰時段已過,草魚水花下塘後適中的純天然基本餌料生物比較嚴重欠缺,魚苗因為養分不足而大量死亡。
4、水質管理水平低,魚病防治觀念淡薄西北地區草魚產業化養殖發展比較晚,總體養殖管理方法技術實力相對性落伍,尤其是眾多股民漁農的養殖技術性還較缺乏。有壹些養殖戶誤認為水花對水面溶氧規定很低,忽視了水體藻相的均衡,只重視塑造多種多樣的浮遊生物,因此很多施用沒有經由厭氧發酵的有機化學糞肥,造成水體比較嚴重氧氣不足,草魚水花窒息而死。
許多養殖戶在水花下塘時未開展魚苗通水試驗,或通水時長過短(小於1鐘頭),壹部分水體因消毒殺菌藥品的毒素沒有徹底消退即開展魚苗下塘,造成魚苗中毒了死亡。與此同時,魚苗下塘後非常少用心巡塘,忽視魚病防止工作中,進而造成病情蔓延、加劇。此外,壹部分養殖戶對水花養殖池服藥時不斷選用氫氧化銅消滅車輪蟲等,也對魚苗造成較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