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菊
五年前,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剛剛出版了他的第壹本書《三井帝國的啟示》。當時雖然引起了壹些反響,但是國內很多經濟學家並沒有當真,認為書中很多說法都是危言聳聽,誇大了日本財團的作用。然而,2012,165438+10月4日,壹則新聞引起了中國經濟界的警惕:日本三洋食品有限公司持有康師傅旗下丁鑫控股集團33.18%的股份。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在中國四大方便面企業中,已經有三家日資企業。在其他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如高鐵、核電、鋼鐵制造等。,也有揮之不去的日本資本數字。以三井財團為例,其勢力已經從中國的基礎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擴展到能源和礦產。日資財團的精致布局,讓不少日企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縛”。在白益民看來,主銀行、綜合商社、大型制造企業的“三位壹體”準軍事化財團體系壹直是日本經濟的中堅力量,這壹點以前並不為中國人所知,現在是時候研究壹下了。
在實踐中學習日本財團
1991年,23歲的白益民進入北京第壹輕工業總公司。1993 65438+2月底,經過北京外企服務公司的推薦和簡單的面試,他誤進了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的糧油食品部。當時他還不知道這是壹家什麽樣的公司。面試他的部門總經理告訴他:“三井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好的商學院。妳是來學習的,需要做好長期在這裏工作的準備。”1994年,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出1993年世界500強企業,三井物產位列第壹。“這時我才意識到我進入的公司在日本乃至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1996年4月,白益民被派往三井株式會社東京總部學習工作。他在研究中發現,三井物產每年的貿易額很大,但其來自貿易的凈利潤率只有3‰,近90%的凈利潤來自資源和原材料的投資收益。然而,雖然貿易利潤很低,但可以產生巨大的現金流,因此銀行願意以低利率為三井提供資金。同時,三井也可以在貿易過程中找到其他投資項目。
具體來說,三井物產為很多企業提供原材料,並幫助其銷售成品,因此掌握了大量企業的購銷數據,這是其進行投資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在與企業的長期接觸中,三井可以掌握企業的人員素質和企業文化。壹旦發現某個企業值得投資,三井會立即與之洽談,參與參股和運營,並繼續提供原材料和協助銷售,從而獲得投資和貿易的雙重長期收益。
這些業務知識讓白益民受益匪淺,三井物產總部的核心運營機制和日本職員的精神讓他深受觸動。“我自己也成了商人。我關心市場,接受商人的理念和處事方式,和很多學者的出發點不同。他們大多從美國回來,接受了西方的經濟理論。這也是我後來的工業研究和其他人的區別。”
上世紀90年代,在“走出去”戰略的影響下,向日韓學習壹度成為主流趨勢。但1997的亞洲金融危機對日本經濟造成了壹定程度的打擊,國內很多經濟學家也認為日本的商業模式已經過時,而“金融與工業必須分離”的美國西方經濟模式成為中國學習的榜樣。“但中國市政府忽略了從金融中分離出來的產業是有風險的,中國的經濟需要以產業為基礎。中國沒有美國的工業基礎,卻要強行把工業和金融分開。而且在中國的大學教育中,所有的理論、案例、教材都是基於美國模式的西方經濟學,幾乎沒有人關註日本模式。”2005年,白益民辭去了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工作,專門研究日本經濟模式,希望中國能夠“師夷長技以制夷”。
“警惕日本哭窮”
日本“失去的10年”是經濟學界經常討論的話題,指的是日元從1985升值到1995,導致財富向美國轉移,日本本土經濟蕭條的10年。日本的經濟模式之所以被很多經濟學家忽視,是因為“失去的10年”之後的GDP增長不盡如人意。
但在白益民看來,當時日本房價跌了壹半,股市跌了壹大半,日元卻升值了壹倍多。如果以美元計算,房價和股市都沒有下跌。日元升值促進產業升級,把那些不賺錢或者附加值低的產業搬到國外,集中精力做高精尖的東西。因此,日本在海外賺取的利潤遠遠高於其在國內的損失。1997亞洲金融危機後,日本的全球產業布局從未停止,而這個布局的大後方就是東亞。這其實是當年“大東亞* * *榮耀圈”的戰略思路,只是當時用的是刺刀,現在用的是綜合商社的組織能力。綜合商社在貿易、投資、金融、人才、情報、物流等領域發揮著特殊作用,實質上已經成為財團乃至日本社會的總參謀。近年來,日本經濟似乎不景氣,GDP增長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借助綜合商社將產業轉移到了海外。
日本現在有六大財團:三井、三菱、住友、三和、富士和第壹銀行。他們就像壹個大家庭。牽頭行是家裏的父親,服務行業的綜合貿易公司相當於母親。主辦銀行和綜合貿易公司* * *將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捆綁到大企業的戰車上,從而輕松贏得國際競爭。“比如三井財團,扮演父親角色的是三井銀行(現三井住友銀行)等金融公司,扮演母親角色的是類似三井物產的綜合商社。兩大機構之下是包括豐田、東芝在內的眾多世界級企業。得益於這種發展模式,日本的經濟實力遠遠強於我們的想象。我們不應該聽日本的哭訴。”白益民說。最近的新聞似乎也印證了這壹點:豐田6月5438+10月在華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但今年前三季度,其全球銷量達到740萬輛,超過美國通用,躍居全球第壹。
據白益民介紹,日本財團在擴張時,通常是以極低的股權進入壹個國家的產業市場,迅速導入自己的技術、金融和貿易,使自己成為產業背後的真正主人。以石油為例,沙特是中東產油大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化工業國家,從過去只出口石油的國家躍升為石化技術頂尖的國家。但很多人都沒有註意到,沙特的石化技術、石化電廠、海水淡化設備等產業配套設施都不是自主研發的,而以三井和三菱為首的日本綜合商社才是該國石化產業的真正主人,也就是商業權的主人。這就是日本財團的可怕之處。
美日模式,中國會選擇誰?
對於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是繼續學習美國的股權模式,還是學習日本財團的商權模式?
白益民對比了兩者:日本取得了與美國不相上下的經濟成就,但經濟結構卻與美國大相徑庭。美國的基礎是金融,華爾街主導經濟。所以美國企業是典型的股權模式。他們習慣於根據利潤來決定是否收購壹家公司,往往忽略了它的社會價值、產業價值和生存能力。這種策略缺乏對整個產業鏈的觀察和考慮。日本的建國是壹個產業,財團起核心作用。每個財團控制數十家企業,進行立體化運作:金融是空軍,商業是海軍,工業是陸軍,金融和商業為工業發展保駕護航。這也決定了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戰略的最大特點是普遍以商業權利為核心,即更註重被投資企業的商業價值及其在產業鏈中發揮的作用,目的是將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有機結合,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所以,金融危機爆發時,日本選擇了以犧牲財政為代價保護產業,這與美國的做法大相徑庭。
目前中國公司海外發展的戰略思維更接近美國公司。白益民認為,這種模式使得中國公司進入海外容易急功近利,但缺乏精準布局,導致國內壹些公司在海外並購時陷入股權陷阱。以商權為中心的日企,更願意先通過合資,再稀釋股份,慢慢蠶食。
但日本財團制度只能在某些方面作為中國的借鑒,不能盲目模仿。“中國仍然很難建立壹個綜合性的貿易公司。中國企業在商場競爭時,必須掌控產業主導權,也就是說,中國企業還必須有強大的產業組織者,不僅以資本運作為基礎,更註重產業鏈的整合和建設,從而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商機,占領資源。”
關鍵是不要迷失自己。
“財團其實和中國曾經廣泛存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挺像的。回顧歷史會發現,商權模式起源於中國浙江臺州,其核心其實是中國文化。”白益民說。自古以來,由於封建王朝的重農抑商,商權模式更註重長遠戰略,商情更為穩定。不容易因為短期的經濟波動而改變經營策略,從而避免企業因浮躁的環境而毀滅。
“長期以來,正是這種集體所有制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目前,三井物產擁有26家核心企業集團,其中多家進入世界500強名單。我國壹些科技型企業也實行這種集體所有制模式。經過30多年的經濟改革,中國的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唯壹受到壓制的是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本應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中國應該認真研究國情,發展集體經濟,而不是壹味地贊美美國模式,以至於經濟發展偏離方向。”
白益民最後強調:“中國的企業家要認識到,不要把商業權和股權兩極分化,要保留東方商業文明的底蘊,不要盲目崇拜外國商業文明而迷失自我,要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面對日本綜合商社這樣的工業大鱷,中國必須安下心來,建立自己的工業技術、貿易網絡和金融實力,才能真正保持獨立性。只有自由經營,才能在世界上獲得更多的商業權利,避免各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成為真正的可以輸出資本的經濟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