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2022年河南周口困難群眾會有重疾補助嗎?

2022年河南周口困難群眾會有重疾補助嗎?

是的。

各省、市、省直管縣(市),醫療保障局、民政局、財政局、衛生健康委員會、扶貧辦、銀保監管分局(含濟源監管集團),濟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商業保險機構:

為進壹步完善大病補充保險制度,夯實各方責任,完善監督機制,做好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工作(以下簡稱大病補充保險),經省政府同意,現通知如下。

壹是完善保障對象動態調整機制

每年4月10前,由縣級醫保部門牽頭會同同級扶貧、民政、財政、衛生健康等部門核定當地困難群眾名單及相關信息。困難群眾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後,縣級醫保部門將及時在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中識別其身份、戶籍類型和貧困群眾扶貧狀況。

根據《河南省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進壹步規範全省“穩定扶貧”標註的通知》(豫扶貧辦[2017]17號)和《河南省保監局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關於進壹步落實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待遇的通知》(豫人社辦[2018) 每季度第壹個月10前,由縣級醫保部門牽頭會同同級扶貧、財政、衛生部門核定新認定的穩定貧困人口(以下簡稱“退出人員”)名單和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下簡稱“新增人員”)及相關信息。 同時,縣級醫保部門要及時在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中對新增人員進行身份認定,在“保障類”中新增人員經扶貧部門核實身份後享受大病補充保險政策和當年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優惠政策,之前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追溯報銷。退出人員應調整“保障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認定。如果退出人員同時是貧困救助對象、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困境兒童等類別的困難人員,則將“保障類別”修改為相應的類別;如果退出者僅屬於貧困人口範疇,從退出之日起不再享受大病補充保險政策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優惠政策,但已發生但未報銷的醫療費用可繼續通過系統報銷。

第二,改進籌資方式

重疾補充保險將繼續開展差異化籌資。根據大病補充保險基金實際支出情況、醫療費用增長情況、政策調整情況和各統籌地區基金支出情況,2019年大病補充保險籌資標準分別為130元、165438元、90元和70元(詳見附件)。每年6月20日1前,由省財政廳根據上壹年度大病補充保險保障人數,按照年度籌資標準,將省級負擔資金預撥至省級財政專戶。保障人數確定後,各級財政部門根據省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核定的大病補充保險保障人數和財政分擔標準,將資金及時足額分擔到省級財政專戶。當年新增人員所需經費,由各級政府在下壹年度籌集資金時籌集。

第三,強化風險共擔責任

2019起,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補充保險的盈利能力(含運營成本)與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盈利能力壹致,控制在當年籌資總額的3%以內。大病補充保險基金當年結余超過規定利潤率的,超出部分轉入省級財政專戶使用。當年虧損原則上由商業保險機構承擔。確因支付範圍和待遇標準調整造成超支的,由商業保險機構提出審核報告,經省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核實超支後上報省醫保局,由省醫保局商省財政廳提出基金解決方案,經省政府批準後,由各級財政部門按規定給予補助。

第四,繼續推進分級診療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0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豫辦發[2016]53號),各級衛生部門要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整合提升區域醫療資源,各級醫保部門要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規範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各級醫療機構主動控費的積極性,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制度和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住院費用醫保差別化支付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住院患者可連續計算起付線,引導患者選擇基層治療,規範轉診,有序就醫。

動詞 (verb的縮寫)完善監督機制

建立醫保部門、衛生部門、銀保監管部門和相關商業保險機構的聯動工作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強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商業保險機構在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的領導下,在審核檢查大病補充保險基金使用情況的同時,承擔審核檢查相應醫療費用發生情況、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基金支付情況的責任,加強對醫療機構騙保和不規範醫療服務的重點核查。各級醫保部門和銀保監管部門要完善對商業保險機構的評價機制,督促商業保險機構在提高服務管理效率的同時,加強對醫保基金使用的監管。各級衛生部門要加強行業指導和監管,完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診療行為和內部管理的長效監管機制,規範醫療服務行為。

六、建立醫療保障和扶貧的長效機制。

各級醫療保險部門要重點關註“兩憂三保”中的特殊貧困群體和醫療保障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和醫療救助的作用。各級醫保、財政、衛生、扶貧、民政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準確把握地方自行制定的各類醫療保障政策,結合貧困人口待遇標準,嚴格按照現有支付範圍和既定標準,確保落實到位,不盲目提高標準、吊足胃口,防止醫療保障承諾過度脫離實際。建立預防和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長效機制。2020年底前,將現有各類醫療保障政策順利納入我省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四重保障體系框架。

  • 上一篇:外嫩裏嫩的甜點有點像山藥或者芋頭。有人知道是什麽嗎?不是拉絲什麽的,外面
  • 下一篇:炒股虧了心情很郁悶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