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方法又叫對角線法、十字交叉法。可分為單平方法、多平方法。
這種方法只能考慮2種飼料、1種營養指標。
例:用玉米、豆餅為60~90千克的豬配制混合飼料,以滿足蛋白質的需要。
步驟壹:從飼養標準和飼料成分表中查出60~90千克豬的蛋白質需要量為15%,玉米、豆餅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8.6%和42%。畫壹個方框,把玉米和豆餅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寫在方框的左上角和左下角,把混合飼料蛋白質需要量(15%)寫在方框內兩條對角線的交點處,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把對角線上的兩個數字按大還原,差值寫在對應對角線的右邊,為份數,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將對角線右側的兩個數字相加,再將對角線右側的兩個數字去掉,得到的結果就是左側方框中兩種飼料在混合飼料中所占的比例,如下圖:
即混合飼料中需要80.8%,豆餅19.2%。
多方法 多方法是在單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方法雖然簡單易學,但只能求出2種飼料的配比,用多方法雖然只能求出壹個營養指標,但可以在壹個配方中求出多種飼料原料的配比,因此該方法起草配方時,顯得簡單靈活。
例:玉米、麥麩、豆餅、棉籽餅配成蛋白質含量為15%、體重60~90千克的肥豬日糧。
查飼料成分表得知,這四種原料中粗蛋白質含量分別為玉米8.6%、麥麩14%、豆餅42%、棉籽餅32%。用畫單方同樣的方法計算:
27+17+1+6.4=51.4份飼料配方中四種原料的比例如下:
玉米的比例=27÷51.4×100%=52.53%麥麩的比例=17÷51.4×100%=33.07%豆餅的比例=6.4÷51.4×100%=12.45% 棉籽餅的比例=1÷51.4×100%=1.95% 需要註意的是,計算時要註意對應關系,原料不壹樣放在下位,計算的結果也不壹樣。因為在計算時只考慮蛋白質壹項營養指標,對某些原料沒有限制,但實際上由於某些原料的特殊性,所以要限制其用量,如麥麩雖然蛋白質含量比玉米高,但能量低而粗纖維含量高,棉籽餅有毒而適口性不好。下面仍以上述數字為例,介紹限定比例後的計算方法。
根據所學知識,這四種原料可分為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兩組,首先應確定每種飼料在該組中的比例,按此比例計算出每組的蛋白質含量。如設能量飼料玉米與麥麩的混合比例為 4:1,則混合後的蛋白質含量為(8.6%×4+14%×1)÷(1+4)=9.68%;蛋白質飼料豆餅與棉籽餅的混合比例為 3:2,則混合後的蛋白質含量為(42%×3+32%×2)÷(3+2)=38%。按單方法先求出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的比例:
按各原料的分組比例換算出各原料在混合飼料中的比例:
玉米:
例:玉米、麥麩、大米、豆餅、棉籽餅的蛋白質含量為15%,體重為60-90公斤的育肥豬日糧。
查看飼料配料表,大米的蛋白質含量為 8.3%。
27+27+17+6.7+1+6.4=85.1份玉米比例=27÷85.1×100%=31.7%麥麩比例=27÷85.1×100%=31.7%稻谷比例=17÷85.1×100%=20.0% 豆餅比例=(1+6.4)÷85.1×100%=8.7% 棉籽餅比例=6.7÷85.1×100%=7.9% 其他營養指標也采用同樣的算法。如果用這種方法配制出更全的日糧,如在配方中添加 2%的礦物質和 1%的添加劑,由於這兩部分不含蛋白質,就必須使構成日糧的其他 97%的飼料滿足全部蛋白質需要量,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將蛋白質需要量(15%)提高到 15%÷97%=15.5%,用這個數字代替方框的對角線交點進行計算。最後,將每種飼料的比例乘以 97%,即可還原出實際的蛋白質需求量(15%)。
(2)代數法 這種方法也只適用於配制飼料種類較少、營養需要量較少的混合日糧,最多只能用於 3 種原料和 2 個營養水平。
示例:用蛋白質含量為 14% 的玉米和豆餅配制育肥豬飼料。
查表知玉米含蛋白質8.6%,豆餅42%,設玉米在混合飼料中的比例為x,豆餅為y,則方程組為:
0.086x + 0.42y = 0.14x + y = 1 解:0.086x + 0.42y = 0.14x + y = 1:0.086x+0.42y=0.14x=1-y 將上式中的x代入,得:
y=0.054÷0.334=16.2%x=1-y=83.8%對於各種飼料,同樣可分為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兩組,先確定各組飼料的比例,求出各組的蛋白質含量,然後列方程求解。
需要註意的是:當飼料種類超過3種,營養指標超過2項時,要為方程組添加約束條件,如果約束條件不合理,往往得不到正常解。
上述給出的幾種方法實際上不能直接用於日糧配方。這是因為有些方法只考慮玉米和豆粕,而不考慮預混料或其他能量和蛋白質飼料;有些方法考慮多種能量和蛋白質原料,但計算出的比例取決於原料的蛋白質水平。更實用的方法是改進代數法。首先,配方設計者必須充分利用自己在豬和飼料營養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我們還以壹個後期育肥日糧配方(粗蛋白 15%)為例,來說明如何使用代數法設計合理的配方。假設我們有大量的玉米、麩皮、豆粕、菜粕和 4% 的添加劑預混料,而且價格具有競爭力。同樣,根據豬的采食量、環境條件、豬的經驗以及各種飼料原料的價格,我們將麥麩的用量限制在 10%(粗蛋白 14%),菜粕的用量限制在 4%(粗蛋白 36%),添加劑預混料的用量限制在 4%。我們可以計算出玉米+豆粕的總量為 82%(即100%-10%-4%-4%);玉米+豆粕需要提供 12.16% 的粗蛋白[(15-14×10%-36×4%)×100%],我們可以列出方程組:
用同樣的方法求解上述方程組,得到 X = 0.6671(即66.71%);Y=0.1529(15.29%)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壹個比較合理的育肥豬飼料配方:
玉米66.7%,豆粕15.3%,麥麩10%,菜粕4%,預混料4%。(3)試差法也叫試算法,這也是最常用的壹種用量計算方法,學會這種方法,可以逐步深入,掌握各種配料技術。試差法就是將各種原料,根據經驗或方法,試定壹個大致的比例,然後對照營養價值和飼養標準進行計算,如果某項營養指標不足或多余,就要調整配方比例,反復調整,直到所有主要營養指標基本符合要求為止。下面以體重 25 至 60 千克的生長豬為例,詳細講解配方過程。
例:以玉米、麥麩、豆餅、進口魚粉、花生餅、食鹽、磷酸氫鈣、碳酸鈣及添加劑(1%)等原料配制體重為25~60公斤的生長豬配合飼料。
第壹步:檢查飼養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制定重要營養需要量。體重25~60千克,可消化能12.97兆焦/千克,蛋白質16%,賴氨酸0.9%,鈣0.6%,磷0.5%。
第二步:查看飼料營養價值表,記下每種飼料的重要營養成分,如表 19。
表 19 營養成分 飼料 可消化能(兆焦/千克) 粗蛋白(%) 鈣(%) 磷(%) 賴氨酸(%) 玉米 14.06 8.6 0.01 0.26 0.25 麥麩 10.46 14.0 0.14 1.06 0.54 豆餅 13.56 40.2 0.32 0.50 2.45 魚粉 12.43 60.5 3.91 2.90 4.35 花生餅 14.06 40.0 0.25 0.52 1.35 雙磷酸鈣 23.2 18.6 碳酸鈣 37.5 第三步:進行初配,此時可以考慮礦物質、鹽、添加劑等、留 3%,前 5 種原料按 97%初配 前 5 種原料按 97%初配。初混時只考慮能量和蛋白質(表 20)。
表 20 飼料原料初始配比 初始配比(%) 消化能(兆焦耳) 粗蛋白(%) 玉米 70 9.83 6.02 麥麩 10 1.05 1.40 豆餅 10 1.34 4.02 花生餅 5 0.71 2.00 魚粉 2 0.25 1.21 合計 97 13.18 14.65 飼養標準 10012.97 16.00 初始配比 配比與標準差 3 0.21 1.35 第四步:調整。由於蛋白質含量較低,可以減少玉米的比例,同時增加豆餅和魚粉的比例(麥麩和花生餅的比例被認為更合理,不做改變)。豆餅每增加 1%可增加蛋白質 1%×(40.2-8.6)=0.316,(40.2 和 8.6 為豆餅和玉米在蛋白質中的比例),魚粉每增加 1%可增加蛋白質 1%×(60.5-8.6)=0.519,(60.5 和 8.6 為魚粉和玉米在蛋白質中的比例)。6分別為魚粉和玉米中蛋白質的百分比),由於魚粉價格較高,本發明采用4%,其余由豆餅補充,還需提高豆餅用量,其計算公式如下:[(16-14.65)-2×0.519]÷0.316≈1,故調整後的配比及營養成分含量見表21.
表21 調整後配比 飼料 調整後配比(%) 可消化能(MJ) 粗蛋白(%) 玉米 67 9.41 5.76 麥麩 10 1.05 1.40 豆餅 11 1.46 4.42 花生餅 5 0.71 2.00 魚粉 4 0.46 2.42 合計 97 13.09 16.00 飼養標準 10012.97 16.00 調整後與標準差 3 0.12 0.00 經壹次調整,消化能僅多 0.12 兆焦,粗蛋白與標準相同,基本符合標準。要求,不再調整。
第五步:計算初配後日糧的鈣、磷、賴氨酸含量(表 22)。
表 22 初配後日糧中鈣、磷、賴氨酸含量 飼料比例(%) 鈣(%) 磷(%) 賴氨酸(%) 玉米 67 0.0067 0.1740.167 小麥麩皮 10 0.0140.1060.054 豆餅 11 0.0350.0550.270 花生餅 5 0.0120.0260.067 魚粉 4 0.1560.1160.174 合計 97 0.2240.4770.732 飼養標準 1000.60 0.5 0.90 與標準差 3 0.3760.0230.168 表 22 顯示,鈣、磷和賴氨酸的量不足。
第六步:補充鈣和磷。
先添加磷酸氫鈣補磷,算法如下:
(0.5-0.477)÷0.186=0.13(%);0.13%磷酸氫鈣可補鈣:0.13×0.232=0.03(%);再用碳酸鈣補鈣,計算方法如下:
(0.6-0.224-0.03)÷0.375=0.93.
第七步:添加賴氨酸。設定補充賴氨酸含量為78%的賴氨酸,需添加賴氨酸鹽:(0.9-0.732)÷0.78=0.22.
第八步:平衡最終配方;在配方中添加食鹽(0.3%)和添加劑,當總比例未達到100%時,相應調整玉米用量,最後計算比例,計算出最終營養素含量(表23)。
表 23 最終配方比例和營養成分 飼料成分 比例(%) 每公斤營養成分含量 玉米 67.42 可消化能 13.10(兆焦耳) 麥麩 10 粗蛋白 16.0(%) 豆餅 11 鈣 0.6(%) 花生餅 5 磷 0.5 (%) 魚粉 4 賴氨酸 0.9 (%) 鹽 0.3 磷酸氫鈣 0.13 碳酸鈣 0.93 添加劑 1 賴氨酸 0.22 總計 100.00 第 9 步:整理配方,標記適用對象,列出飼料類型和配比,以及重要的營養成分含量。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壹種計算方法的介紹,有些數值並沒有按照標準列出,如賴氨酸的要求。另外,這裏沒有考慮幹物質含量,壹般來說,體重 25-60 公斤的豬粗纖維含量應低於 4%,體重 60-90 公斤的豬粗纖維含量應低於 4.5%,母豬粗纖維含量應低於 6%-7%。初配後可以計算,如果超過這個比例,就應該減少含粗纖維高的原料用量。
1%的添加劑主要包括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抗生素等。這裏把賴氨酸又單列出來,也是為了說明算法。
此外,現在還有計算器、計算機來計算飼料配方,這些軟件的使用並不復雜,而且計算速度很快,應用比較廣泛的是線性規劃法。不僅可以快速計算出最佳的飼料配方,還可以根據原料的價格,隨時調整配方,使成本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