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清洗扇貝網,去除雜質,防止貝類汙染。使用過的網箱在裝苗前要清洗幹凈,去除雜質;新的網箱使用前要用海水浸泡;陳舊、汙染嚴重的網箱或氣味難聞的新網箱不能直接裝苗,以防貝類汙染。此外,分苗時要去除死殼和雜質,以免汙染水體,造成惡性循環。
把握溫度適宜的季節,提早育苗。蝦夷扇貝屬於冷水性貝類,最適生長溫度範圍為5 ~ 20℃,最適生長溫度範圍為10 ~ 15℃。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蝦夷扇貝新陳代謝旺盛,對呼吸和排泄、運動和攝食、消化和生長、性腺發育和生殖都有積極作用。因此,當水溫達到5℃以上、20℃以下時,應盡早分苗,緩苗後可及時進入快速生長期。
變岸上分苗為海上分苗,縮短脫水時間。岸邊分苗是將扇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從臨時筏運至岸邊進行分苗,再運至筏區進行吊養。往返運輸時間長,容易造成貝類苗種長期脫水。而且岸邊水溫高,受風浪影響大,岸邊的沙子和雜質容易進入貝類苗種的外殼,對貝類苗種的生長影響很大。海上分苗是在分苗的同時將貝苗吊入海中,大大縮短了貝苗的脫水時間,其外套膜不易受影響。實踐證明,海上分苗作業不僅能提高苗種成活率,而且更有利於貝類苗種的正常生長發育。
選擇合適的臨時養殖海域。蝦夷扇貝幼體對暫養海域有嚴格的要求,風浪大、水流急,不適合扇貝暫養。內部排水不暢,浮泥大,餌料生物差,也不利於扇貝的生長。有條件的養殖戶應選擇水流緩慢、透明度大、浮泥少、無大風浪、餌料生物豐富的深水區暫養貝類苗種,為扇貝幼體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選擇合適的暫養海域是培育健康旺盛魚苗的首選。
合理利用養殖水域,清理非法占用的排筏或航道。排距不小於60m,以保證筏區水流暢通,浮筏布置合理。
增加木筏之間的距離。養殖戶應當在排筏之間增設浮筏,排筏間距不小於8米,並在所有權規定的海域使用範圍內合理布置浮筏。
高溫期間采取嚴格預防措施,確保夏季苗木安全。近年來,由於夏季水溫比往年低,人們幾乎忘記了深水養殖扇貝防止高溫的方法,忽略了扇貝的養殖受高溫的限制。因此,養殖戶要根據各自養殖區域的水溫變化,及時調整扇貝的放養水層。夏季8-9月水溫達到23℃以上時,應盡快采取措施,將浮筏控制在水深7m以下的低溫,以保證扇貝的育苗。
扇貝網吊吊數量應合理。吊機數量應根據海域現狀和安全程度合理安排,壹般吊籠間距不小於1m。
魚苗的放養密度要適當。三級暫養每層不超過100苗;冬季每層暫養苗不宜超過40株;壹齡貝類養殖每層不超過20苗;大規模成貝養殖每層含苗不應超過13。
扇貝養殖中的幾個常見問題:
1.養殖筏的扇貝網布局過密。從海上浮筏的布置來看,平臺與浮筏的距離基本在5m左右。在利益的驅使下,有的養殖戶在現有排筏之間增加了浮筏,有的為了增加排筏長度,把排與排之間的水道和航道幾乎全部堵死。海上的浮筏長度很不規則,短的約70m,長的約200m,1個浮筏相當於過去兩個浮筏掛的貝類數量,不僅影響海水正常流動,堵塞航道,而且
2.魚苗放養密度過高。自1984以來,長海縣扇貝養殖出現大面積死亡。經過專家多年的調查研究,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養殖容量過大和養殖海區初級生產力的限制。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海域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目前用於養殖的網箱多在15 ~ 20層,但三級暫養以來每層苗密度達到300只左右,冬季暫養密度近100只。這種盲目增加放養密度的做法,不僅影響扇貝的生長速度,影響產品質量,而且容易導致貝類死亡,異常貝類增多。壹旦海域被汙染,它的損失會更重。
3.品種單壹。前幾年貝類養殖主要是櫛孔扇貝或櫛孔扇貝。以上兩個物種死亡後,現在轉向單壹品種的扇貝。扇貝養殖壹旦出現問題,沒有其他替代品種補充。這種單壹品種的養殖方式對養殖戶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據調查,今年個體養殖戶的櫛孔扇貝和櫛孔扇貝生長情況喜人。因此,在沒有新的替代品種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櫛孔扇貝、櫛孔扇貝、櫛孔扇貝等多品種選育。
4.扇貝死亡的風險依然存在。長海縣蝦夷扇貝人工育苗和浮筏養殖受夏季23℃以上高溫影響,苗種成活率壹直很低,延緩了規模的形成。近年來,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養殖方法的改進,貝類苗種的成活率有所提高。我們對比了1999到2004年該縣部分養殖區的水溫測量,發現2000年以前夏季的水溫與近兩年有所不同。比如1999的8-9月最高水溫達到24℃-26℃,而2003年和2004年的8-9月最高水溫只有23℃左右。因此,建議養殖戶在運輸貝類苗種時要特別註意各地的溫差和運輸方法,避免貝類苗種因兩地溫差過大而抵抗力減弱,在不適宜的環境中養殖容易造成死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