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市場分析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2001年-2004年,全球所需的IT專業人才約為50萬人,而到2004年全球對IT人才的需求將增加到180萬-300萬人,全球IT業將出現嚴重的人才饑荒。
美國是世界上唯壹需要 IT 專業人才的國家。
美國信息技術統計協會的數據也顯示,美國每年IT人才的缺口成倍增加,緊缺人數將從1998年的35萬人增加到2001年的85萬人。
2004年以後,歐洲IT人才的缺口也將達到170萬人。
雖然納斯達克指數大幅下跌,新經濟也受到質疑,但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信息產業仍然是未來社會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另外,由於高新技術產業是近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所以還沒有出現壹大批經驗豐富的高級人才,因此本科生的市場地位還是很高的。正是整個經濟發展的趨勢決定了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的學生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當然,如果有壹天人人都有了電腦,人們掌握電腦就像用筆壹樣熟練,估計電腦專業應該會變得冷門。只是,這壹天似乎還很遙遠。
2.市場營銷有望升溫:
目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似乎哪裏都要去,哪裏都不想去。這裏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壹點是做市場營銷需要有經驗,而應屆畢業生不具備這個優勢。同時,做營銷很累,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做不成的,這也嚇跑了很大壹部分畢業生。於是就出現了企業找不到心儀的營銷人才,而畢業生又不好找工作的現象並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市場營銷已經深入到各種企業,不僅是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也都在談市場營銷。人們對市場營銷的概念也會有更深的理解,因此這方面人才的需求還會看好,並有繼續升溫的可能。而且,隨著我國住房制度的商品化和商品房信貸業務的發展日趨紅火,購買商品房已成為全國絕大多數人的投資首選,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其中最有效的促銷手段就是聘用房地產銷售員。隨著小型汽車的大幅降價和國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小型汽車在21世紀進入中國三分之壹以上的家庭已不再是神話,因此汽車營銷員也將在人才市場上大受歡迎。再有保險推銷員在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 "艱苦奮鬥 "後,也將成為21世紀的熱門職業。因此,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總體需求量將會增加。
但是,由於市場營銷的特殊性,市場營銷需要多種能力,不是學市場營銷的人都適合做市場營銷,專業知識變得不那麽重要,許多低文憑的人願意付出更多的勞動來獲得更多的回報,形成了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強大對手,給畢業生造成了壹定的壓力。
3.金融、投資人才將受青睞:
由於目前整個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金融專業學生的出口,除了個別外資銀行在中國的辦事處或有限的分支機構外,主要的出口渠道還是集中在幾大商業銀行,而目前國有銀行的機構已是臃腫不堪,所以在短期內市場需求不會
。
但隨著我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國內金融機制的改革,民營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也會越來越多,受過較好金融教育的大學生將有很多發展機會。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的研究報告指出,現時在內地經營的 142 間外資銀行,大部分會在兩年內賺錢或收支平衡。報告指出,內地未來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將為外資銀行帶來巨大商機。相應地,金融專業人才將受到重視,其市場價值也將重新顯現。
4.純英語專業人才將面臨挑戰:
師範類英語專業應該會成為熱門,因為傳統的英語教育是中學教育、大學教育,而現在英語教育的時代在不斷前移,從以前的中學教育到現在的小學教育,甚至是幼兒園教育,所以對師範類英語人才的需求會保持壹定的增長。從我國現有的教師來看,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教師還非常缺乏。
如今,整個社會的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語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自由運用的工具。早期,政府官員或企業管理者的英語水平不高,需要專門的翻譯人員幫助,壹度出現了翻譯人員供不應求的局面。隨著改革開放,英語教育的逐步普及,人們學習英語的意識也在提高,學習英語的環境也在改善,很多企業家或管理者已經具備了壹定的技能,不再需要專門的英語人才來幫助他,在這種情況下,對純粹學習英語的人才的需求就大大減少了。同時,如今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形成了英語專業學生的強勁對手。因此,非師範英語專業的學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當然他自己也可以從事英語教育。
天津外國語學院就業指導中心教師史雪紅說:"在我們學校,英語和日語的需求量比較大,其他小語種的畢業生比較難找到對口的工作。不過,雙外語專業的學生也很吃香。所以學校要求小語種學生至少掌握壹門大語種,以增加就業機會。"
5.生物制藥潛力不俗:
人類基因組的發現、克隆技術的出現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發展進程,以基因工程為主要標誌的生物制藥是當今世界方興未艾的三大高新技術產業之壹,在我國還處於發展時期,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和發展空間。所以生物制藥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註,這從股市上生物制藥板塊壹路高歌就可見壹斑。
2000年,我國進口藥和三類藥占市場份額的32%,其中生化藥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發展生化企業,研發替代進口的生化藥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這方面的人才將會有很好的市場表現。
6.法律專業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正在向法治社會轉變,法學專業的學生應該比較吃香。法學專業學生找不到工作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目前法學專業學生的就業選擇還是比較單壹的,他們總是希望進入律師事務所、法院、檢察院等政府機關,其實很多企業還是需要具備法律知識的人才的。學生自身應該轉變就業觀念。對於高校來說也有壹個調整的問題,在專業設置方面,應該根據市場需求來招生。其次,還與社會公民和企業的法律意識有關。隨著全民法律意識的逐步增強,企業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契約化觀念深入人心,對法律專業人才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7.工業造型設計也將成為熱門:
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壹份數據顯示,工業造型設計在今年的供需比中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不過,中國人才網總裁張傑賢認為quot;我認為工業設計會是壹個熱門專業,因為中國的工業、工藝設計人才非常緊缺。當然,如果大家壹擁而上部上這個專業,即使熱門也會變成冷門"。
8.旅遊會在局部地區走紅:
有些地方的旅遊可能會比較紅火。我國改革開放這麽多年,旅遊業壹直是壹個發展比較穩定的行業,旅遊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比較穩定,對高素質、有經驗的人才的需求可能會大壹些,對剛畢業的大學生的需求可能不會太大。壹些新開發的旅遊區可能需要更多的人才,但壹些畢業生可能不願意去,眼睛只盯著大城市。
9.經貿類專業需求穩定:
經貿類專業應該包括外貿和內貿,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社會需要的經貿人才迅速增長,使得這類人才很吃香,所以很多高校基本上在幾年內就開設了經貿類專業造成供大於求、再加上東南亞金融危機、金沙送彩金的網站經濟增速放緩等原因,經貿類專業的火爆場面有所改變,許多當年的高分學子如今不得不面臨 "就業難 "的考驗。但隨著中國加入WTO在即,零售業將在中國迅猛發展,壹些歐美、日本等地區有較高知名度的零售業巨頭要進入中國,就需要懂此運作的人才,這就給經貿專業人才提供了機會。另壹方面,未來幾年,我國外貿體制在與國際市場需求接軌後,將逐步放寬政策,讓各類外資企業進入外貿領域,這也將給外貿人才帶來就業機會。
但是,社會對經貿人才的需求還是有限的,更多的還是趨向於有工作經驗,所以經貿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10.建築工程管理需求顯得疲軟:
建築行業經過幾次的波動,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壹個比較理性的發展階段,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建築行業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所以對建築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相對萎縮,好在這個專業的學生並不太多,從整體趨勢來看呈現疲軟狀態。
不過,隨著住宅小區的不斷擴大,專業的物業管理人員出現了需求,如果建築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在這方面有所發展,需求量應該還是很大的。
11.廣播電視成為新亮點:
全國幾百家電視臺中的廣播電臺,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節目主持人,"電視臺易建,好主持人難求 "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具有良好學識、口才好、氣質高雅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將大受青睞。但另壹方面,在播音主持這碗飯裏還有很多非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如果他們在口才、反應、怡誌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他們的勝出率比播音主持專業還要高壹些。此外,有個性、有特長的名主持人也是各電視臺競爭的焦點。總的來說,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不會太差。
12.經營管理不過時:
據了解,在現代企業中,壹個優秀企業家的作用勝過100個優秀工程師、1000個優秀工人。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轉換產權、機制和企業法人實行招投標制、年薪制,實際上就是把企業的管理大權交到職業企業家手中。據我們近三年的統計,外資代理每年以 500%以上的速度遞增,在很多大城市已經形成了壹個職業階層。無論是外企還是國企,高層管理者的價值越來越被看好。
所以,雖然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剛畢業時可能不會從事管理工作,但幾年後,有管理背景的人才會很吃香。這就是為什麽工商管理碩士仍將是企業爭搶的對象之壹。
13.心理學將有更大的就業空間:
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心理負擔不斷加重,相應的心理障礙也在增多,而目前我國每萬人只有5名心理醫生,這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如果學心理學的再有醫學知識,當個心理醫生既有錢賺,又能解決病人的痛苦,受人尊敬,真是壹舉三得。
14.環保、能源專家吃香:
世紀以來,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的使用量急劇增加,在向社會提供必需動力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因此,本世紀環保問題將成為各國使用能源的首要考慮因素,環保與能源專家將越來越搶手。
但這類人才必須是專家型人才,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就業壓力可能無法減輕,對於研究生或具備科研素質的人才將是搶手貨。
15.文、史、哲就業前景仍不容樂觀:
應用文科畢業生(如文、史、哲專業)就業難,仍是壹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因為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畢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適合他們工作的其他專業學生也可能適合,替代性相對較大,所以這些專業學生的就業壓力會比較大。但對應用型藝術人才就業前景的分析,不能僅僅著眼於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求狀況。這是由應用文科的特點、當前人才流動機制和人才就業特點決定的。高校畢業生是各級各類人才的源頭,但畢業生就業市場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不能真實、靈敏地反映社會需求,尤其是應用文科人才的需求。
16.廣告設計需求旺盛:
2001年2月,在北京舉辦的幾場大型招聘會上,大批廣告公司開始搶占攤位,在眾多招聘單位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席位。可見,廣告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旺盛的趨勢。記者專門采訪了幾家廣告公司的人事經理,他們都表示,今年由於各項業務的擴大,對廣告制作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現在反而出現了招不到人的現象。
根據中國人才網提供的數據也顯示,廣告行業人才需求在人才需求指數排名中壹直處於第二位。可見廣告設計專業畢業生將迎來quot;醉人 "的春天。不過,廣告設計人才的需求仍重在 "應用",沒有社會經驗、工作經驗的剛出校門的畢業生可能不會太吃香。因此,即使是熱門專業需求的學生,也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做好多手準備。
17.師範類專業仍有需求空間:
教育作為壹種服務性商品,在我國有著十分廣闊而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二十壹世紀的到來,這種需求的增長將更加迅猛。然而,目前這種基本上只能由國家包辦的教育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隨著更多民間資本註入教育行業,對師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18.圖書館、檔案館專業需求彈性:
圖書館、檔案館等專業由於社會適應性較窄,需求彈性不大,只有依靠自身在知識結構上的調整來拓寬自己的就業出路。但這方面的人才供給量也不大,所以不會出現大量過剩現象。
19.新聞出版人才很吃香:
新聞出版業的巨大市場在於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長的廣告費用的支撐,以及信息社會對媒體的巨大需求。該行業目前仍由國家控制,但也有壹些大財團通過與媒體合作,在這壹前景廣闊的行業大展拳腳。
這些年來,中國的新聞出版業空前繁榮,各種新的報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壹些老牌大報也不斷改版擴容,增設專版、專刊,電視、廣播、出版社也發展迅速。新聞傳媒業的繁榮和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WTO的日益臨近,李澤楷、默多克等國際集團來華投資的途徑增多後,更多的國內資本將參與到這壹行業的競爭中來,這也相應地帶來了壹些職位空缺,因此新聞出版人才將有更多的市場機會。
20.醫學生不怕失業:
醫學專業屬於市場化程度比較低的壹個專業,因為現在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市場化,醫學生就業的靈活性比較差,但是從醫院裏病人痛苦的情景就可以理解為什麽部醫學生不用去人才市場投簡歷了。
隨著醫學專業的出現,沒有必要去人才市場。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將會出現壹批民營醫院,這將使醫學生更加搶手。另外,由於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類的患病率也越來越高,現有的醫療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這就形成了醫療行業的賣方市場。因此,醫療人才將越來越吃香。據有關部門分析,未來從事老年醫學的人才將成為搶手貨,保健醫生和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此外,專門從事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也會增加。
所以,有人說,這是壹個不怕失業的職業。開玩笑,就算所有醫院都關門了,他也能當赤腳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