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向問題的專利挖掘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產品質量存在缺陷或用戶體驗不佳等,往往直接影響企業的業務發展和市場競爭力。企業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是技術瓶頸沒有突破還是市場方向不確定,然後在此基礎上集思廣益,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確定技術的創新點和保護方法。最後,企業管理者、R&D人員、專利代理人將通過整合市場、法律、技術等因素,篩選出最有價值的適合企業發展的技術方案。
2.基於競爭對手技術的專利挖掘。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專利挖掘中,要更加關註競爭對手的技術研究方向,分析競爭對手專利挖掘和布局的重點,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專利挖掘策略。企業進入某個市場,往往會提前進行專利挖掘和布局。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主要競爭對手的專利信息,了解競爭對手技術發展的市場布局重點,然後結合企業優勢梳理創新點,從而挖掘出能夠保護自身產品技術、限制競爭對手的專利。
3.面向項目的專利挖掘
企業在攻關某個技術問題時,往往以項目研究的形式進行。以項目研究為導向,首先要明確項目將突破的技術難點和相對於現有技術實現的所有功能,並對實現這壹目標的每個技術點進行細分,明確每個技術點的技術方案實現路徑。其次,對各功能的技術要素進行綜合分析,確定技術要素是否符合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要求,是否符合專利申請的範圍。
二、企業專利布局
專利布局要根據市場專利情況、自身專利情況、競爭對手專利情況、法律法規等相關因素綜合考慮後合理規劃。企業常用的專利布局主要有以下幾種[3]。
1.路障布局
是指對實現某壹技術目標所必需的壹個或多個技術方案申請專利,形成路障專利的布局方式。路障布局的優點是應用和維護成本低,缺點是競爭對手可以通過避免設計來繞過路障。
2.墻壁布局
是指所有規避性的設計方案申請專利以達到某壹技術目標的布局模式,形成壹面墻專利。墻式布局可以防止競爭對手侵入自己的技術領地,不給競爭對手任何逃避設計和尋找替代方案的空間。
3.地毯布局
是指將實現某壹技術目標或產品的所有技術方案進行專利化,形成地毯專利網絡的布局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效限制競爭對手的進入,但其缺點是成本太高,耗時耗力。
4.柵欄布局
意味著當核心專利被競爭對手掌握後,圍繞技術主題的很多技術方案都會申請專利,形成柵欄專利布局模式。這種模式非常適合較晚進入這壹領域的“技術跟隨型”企業。
上述專利布局模式都各有利弊,沒有簡單的好壞之分。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技術領域和發展實際,選擇壹種或多種最適合自己的混合模式進行專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