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1由500毫升米醋和500克枸杞白皮組成。
用法:兩種材料煮250 ml汁,用其沖凈。
功能清熱涼血,化瘀止痛。
適應癥牙痛。
說明米醋具有顯著的祛瘀解毒作用。祛瘀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解毒能抑制和殺滅病菌,所以對齲齒、牙周炎、牙齦炎引起的牙痛相當適用。枸杞的白皮,也就是枸杞的皮,比清熱涼血的效果更好,而且兩種藥物的配伍,對於實熱牙痛還是挺適合的。
第二個處方是1鮮馬齒莧。
用法:將馬齒莧洗凈,嚼汁染色,當天消腫。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牙齒腫痛。
說明馬齒莧是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良藥,多用於外科治療瘡瘍腫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殺滅和抑制多種致病菌。本方用其嚼汁,使藥液浸泡患處,可達到抗菌、消炎、止痛的作用,故對牙周炎、牙齦炎引起的牙痛有較好的療效。
方散由亞麻60克組成。
用法:水500毫升,煮亞麻汁250毫升,漱口,吐口水。
功能: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牙齒腫痛。
說明亞麻即黑芝麻不僅能滋補肝腎、潤五臟,還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用本品煎劑漱口,可有效治療牙周炎、牙齦炎、齲齒引起的牙齒腫痛。
配方4由等量的黑木耳和荊芥組成。
用法:用湯劑漱口,立即止痛。
具有祛風、涼血、止痛的功效。
適應癥:各種牙痛。
說明黑木耳是很好的滋補品,還可以用來治療牙痛、血痢、痔瘡等疾病,因為它有滋陰清火、涼血散血的功效;荊芥是祛風止痛的良藥。因此,本方適用於各種牙痛,尤其適用於風熱牙痛。
吳芳由龍膽草、升麻、防風、甘草各65438±00克,細辛5克組成。
使用時,用藥用開水沖泡汁液,或加水煮沸汁液,冷卻備用。使用時,取上述藥汁,分幾次放在牙痛處,常鼓洗約10分鐘。含熱後吐出,再換成感冒藥漱口。
功能:清熱瀉火,祛風止痛。
主治:風、火、蟲引起的牙痛。
說明升麻具有明顯的解毒鎮痛作用,解毒能抑制和殺滅細菌。龍膽草能清熱瀉火,防風祛邪,細辛能祛風止痛,能驅散胃中的郁火,甘草能調和諸藥的藥性。
防柳由獨活、當歸、川芎、蓽茇和黃芩9克,阿莎麗、丁香和甘草3克組成。
使用時,煎煮兩次,將兩次的汁液混合使用。吞服前冷漱口5分鐘,每次2 ~ 3口,每日6 ~ 7次。
具有祛風活血、消炎止痛的作用。
適應癥齲齒疼痛。
說明處方中獨活、川芎祛邪,當歸、川芎活血化瘀,黃芩清熱解毒,蓽茇、阿莎麗、丁香祛邪,鎮痛作用強,甘草解毒,調和諸藥。
防己由垂柳白皮50克,細辛5克,苦參15克,豆腐100克組成。
用法:先將垂柳樹白皮切碎,放入砂鍋中,加入1 000 ~ 1 500毫升清水,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入鍋,再加入細辛、苦參、豆腐煮沸取汁備用。使用前用牙刷蘸牙膏刷牙,保持牙齒清潔,然後取藥汁漱口2 ~ 5分鐘,再吐出來,壹天漱口三次,九次。
功能清熱消腫,殺蟲止痛。
適應癥齲齒疼痛。
說明柳樹皮具有祛風利濕、消腫止痛、治療風蟲牙痛的作用。與清熱燥濕的苦參、止痛的細辛、消腫的豆腐配伍,效果更佳。
方巴由露蜂房、野菊花、薄荷葉10克,細辛6克,花椒3克組成。
用法:將藥物加清水300毫升,煎成200毫升,過濾取汁,待溫熱漱口,反復數次,隨吐隨飲,每小時1次。
功能:消炎止痛。
主治:風火牙痛。
說明蜂巢,以毒攻毒,殺蟲。臨床研究表明,本品具有祛腐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
處方9由蛇床子12g組成。
用法:煎湯,用熱水沖洗5 ~ 10分鐘。
具有祛風、殺蟲、止痛的功能。
主治:風火牙痛。
說明蛇床子具有祛風殺蟲的作用。取其藥汁,用熱水沖洗,局部吸收快,止痛效果也快。
藥方由蒺藜20克和鹽2克組成。
用法:水煎取藥液30毫升,加鹽溶解,用藥液漱口5 ~ 10分鐘。
功能散寒止痛。
適應癥牙抖痛。
說明蒺藜能祛濕、破血、消癰消腫、祛瘡毒。用本品溫熱可治療牙齒抖動疼痛。
第十壹方由12g細辛、升麻、丹參、石膏組成。
用法:水煎取汁,用水沖洗,無論多少次。
功能:清胃瀉火,活血止痛。
主治牙痛(胃火)。
說明石膏清胃瀉火,丹參活血消腫,細辛祛邪止痛,升麻散胃郁火,是壹種反佐之法,故對胃火牙痛有較好療效。
處方12由石膏、地黃、三七、細辛、大黃和知母等份組成。
用法:將藥材研成粗粉。使用時取粗粉20g,置瓷杯中,加水100 ~ 150ml,煎10 ~ 15min。冷卻後,每次用藥液沖洗3 ~ 5min,疼痛緩解後繼續沖洗5 ~ 6544。
清熱的功能。
適應癥牙髓炎引起的牙痛。
說明石膏、生地、知母、大黃等。配方中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痛,而細辛是治牙痛的重要藥物。漱口的方法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局部。
13號配方由黑豆和黃酒組成。
用法黑豆常用來做酒和漱口。
具有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
適應癥牙痛。
說明黑豆具有活血、祛風、解毒的作用。本方用善於活血止痛的黃酒煮之,具有良好的活血祛風止痛之功效,適用於各種牙痛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