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快速緩解燒傷疼痛
1,如何最快緩解燙傷的疼痛?
立即快速避開熱源。用冷水沖洗,或將燙傷的肢體浸泡在幹凈的冷水中,如此沖洗或浸泡15 ~ 30分鐘,直至不再感到疼痛和燒灼感。冷敷可用於軀幹或其他部位,以減輕疼痛並限制損傷的發展。如果燙傷時穿了貼身的衣服,冷水洗後脫下或用剪刀小心剪開。清水洗凈後,局部塗抹燙傷膏,用保鮮膜覆蓋。嚴重的燒傷和燙傷,病人將盡快安全地與熱源隔離。如果患者是電燒傷,且電擊已造成心臟驟停,應先搶救生命,進行心肺復蘇,再處理燒傷等外傷。盡快用冷水沖洗或浸泡並冷卻燒傷部位,以降低皮膚溫度。需要註意的是,如果傷者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燒傷面積超過30%,判斷為休克時不要用冷水沖洗。
2.燙傷的臨床表現
因為低溫燒傷經常發生在人的下肢。壹般情況下,皮膚短時間接觸低溫熱源只會造成真皮淺層的水皰型燒傷,但如果低溫熱源持續作用,就會逐漸發展為真皮深層和皮下組織燒傷。低溫燒傷不同於高溫造成的燙傷,傷口疼痛不是很明顯。皮膚上只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變白,面積不大。燙傷的皮膚表面看起來並不太嚴重,但傷口較深甚至會造成深層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會潰爛嚴重,久久不愈。燙傷的嚴重程度主要通過燙傷的部位、面積和深度來判斷。頭面部燒傷,或者不是頭面部燒傷,而是大面積深度燒傷,都是比較嚴重的。
3.燒傷的飲食禁忌
燙傷患者對毛發非常敏感,食用後會使傷口難以愈合,引起水腫。常見的發物有豬頭、老母親豬肉、狗肉、鹿肉、麻雀蛋、鯉魚、香菜、蒜苗、韭菜。常見的發物有豬頭、老母親豬肉、狗肉、鹿肉、麻雀蛋、鯉魚、香菜、蒜苗、韭菜。香煙中的尼古丁會收縮血管,不利於皮膚傷口的愈合。酒精會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有感染時,應避免飲酒,尤其是早期有大量蛋白滲出時。燒傷患者體內都是火毒,忌食辛熱助火的東西,如辣椒、辣醬、蔥、辣椒等。,否則有助於火生熱,患者食用後有火毒之弊。所有油炸和燒烤的食物吃後都會引起消化不良,並能生火。比如炸豬排、燒雞、烤鴨、煎餅、油條等等。
2.燙傷有哪些誤區?
1.在傷口上塗牙膏和醬油。燙傷後,用牙膏、醬油、紫色藥水塗抹傷口是不科學的。因為將這些物質塗抹在傷口上,不僅會增加就醫時傷口感染的機會,增加治療的難度,還會影響醫生對燒傷深度的觀察和判斷。
2.刺破水泡。燙傷後,燙傷部位會出現很多水泡,有的人會把水泡弄破,這其實相當於把閉合性傷口變成了開放性傷口,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水皰是否要破,要看情況:如果燙傷形成的水皰不是很大,表皮沒有損傷,就沒必要破。
3.給病人大量飲水。燒傷患者早期容易口渴,不要在短時間內給大量的開水、礦泉水或飲料,以免出現腦水腫、肺水腫等並發癥。可多次給患者少量淡鹽水,以補充燒燙傷後減少的血容量,預防或減輕休克。
3.如何預防燙傷?
1.冬天用熱水袋取暖時,宜在熱水袋外面用毛巾包裹,這樣摸起來不燙手。註意熱水袋的蓋子壹定要擰緊,檢查後才能放入袋中。定期換溫水,既保暖又不會造成燙傷。
2.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不高於40℃。熱水器的溫度要調到50℃以下,因為當水溫在65℃到70℃之間時,孩子可能會在兩秒鐘內被嚴重燙傷。
3.暖氣和爐子周圍壹定要設置圍欄,防止小孩被燙傷。
4.不要讓孩子輕易進入廚房。
5.移除可能導致燒傷的危險品或增加防護措施。熱水瓶、熨鬥等電器應放在兒童夠不著的地方。不要在桌子上放桌布,防止桌子上的飯碗和保溫瓶被燙傷。
6、家屬應定期開展急救知識培訓,並檢查落實情況。時刻提醒孩子們保護自己不被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