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碣石簡介

碣石簡介

目錄1拼音2 "*字典:砒石2.1產地2.2拼音名稱2.3砒石別名2.4產地2.5原形2.6性狀2.7化學成分2.8藥理作用2.9炮制2.10性味2.65438 8+01歸經2.65438+摘錄附件:1中藥砒霜的處方;2.砒霜,1拼音,古籍中的péshí。

2 *字典:傑仕2.1來源《開寶草藥》

2.2拼音姓名p和shí

2.3介石別名為黃霞(《日華子本草》)、辛夷(孫永和)、仁炎(《技能方》)、辛石(《應急方》)。

2.4以氧化砷為來源的礦石。目前多為毒砂、雄黃等含砷礦石的加工品。少部分是天然毒砂礦,大部分是經過加工的。有許多處理方法,其中舊方法和新方法如下:

(1)舊方法

將毒砂粉碎成小塊,除去雜石,用煤、木炭或木材燃燒,然後升華,即砒霜。這種方法設備簡單,但對健康有害。

②新法律

選取純雄黃,粉碎成10 cm高的塊狀,點燃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三氧化二砷和二氧化硫,再通過冷凝管道將三氧化二砷充分冷凝,即為砒霜石。二氧化硫也從煙道中排出。

2.5原形①砒霜花

等軸晶系。晶體是八面體,通常是無定形的顆粒、塊和粉末。顏色為白色,常呈淡黃或淡紅。條紋是白色或黃色的。光滑的玻璃或絹絲,鋸齒狀斷口。硬度1.5。比重3.7 ~ 3.72。它是由其他砷礦石分解而成的。它與其他含砷礦物共生。純粹的人少了。

②毒砂,詳《破石》。

(3)雄黃,詳見“雄黃”。

2.6性狀有紅信石和白信石兩種,以紅信石為主要藥材。

①紅色信石

又名:紅礬、紅蘭。它是壹個大小不壹的不規則塊。白色,帶黃色和紅色光暈,稍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澤的玻璃狀,絹絲或無光澤。易碎,容易粉碎。沒有汽油。本品劇毒難吃。最好是塊狀,色澤紅潤,有晶紋,無渣滓。

②白砒霜

又名:砒霜。它是壹個大小不壹的不規則塊,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澤的玻璃,絹絲或暗淡無光。易碎,易破碎,無生命。本品劇毒難吃。最好是塊狀的,顏色是白色的,有晶紋的,沒有渣子的。以上藥材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貴州。

2.7化學成分亞砷酸鹽主要由三氧化二砷或砷酐組成,為白色八面體晶體。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升華,所以提煉比較容易;升華物,俗稱砷,還是As2O2。紅色砒石是壹種除As2O2外還含有紅色礦物的砒石。

2.8藥理三氧化二砷具有砷劑的基本藥理和毒理。砷具有原漿毒性,能麻痹毛細血管,抑制含巰基酶的活性,使肝臟脂肪變性,肝小葉中心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苦梔粉中含有三氧化二砷,如果每天塗在兔耳上,會引起幹燥壞死,甚至脫落;實驗表明,不含三氧化二砷的產品沒有這種效果。苦梔散中砷含量約為8 ~ 16%,易從粘膜表面吸收。使用不當會引起急性砷中毒。作為殺滅害蟲的農藥,誤服中毒的人也有報道。急性中毒癥狀包括嘔吐、水樣腹瀉、蛋白尿、血尿、頭暈、頭痛、發紺、暈厥、嗜睡、驚厥、癱瘓甚至死亡。暴發型可能沒有上述明顯癥狀,立即出現虛脫、驚厥、癱瘓而死亡。壹般認為,砷與含巰基的酶結合,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嚴重幹擾組織代謝,引起中毒。因此,二巰基丙醇在臨床急救中用於解毒。

2.9加工去雜,粉碎,放入沙罐中,用泥封口,火中燒紅,取出,冷卻,研成細粉。

(1)雷公焙論:“小瓷瓶灌砒霜時,加紫背海棠、石龍子二味,三片燒制,自始至終。”然後泡在甘草裏,從參枝子裏拿出來,曬幹,放在瓶子裏,放在火裏燒。不要磨三萬次。"

(2)《日華子本草》:“砒霜,醋用以殺病毒。”

2.10性味苦、熱、有毒。

①《日華子本草》:“溫,有毒。”

②《開寶本草》:“苦而酸,溫而毒。”

③綱要:“苦、熱、毒。”

2.11歸經①《本草求真》:“入腸胃。”

②本草綱目:“始於太陰、陽明經。”

2.12功能主要用於搶痰、止瘧、殺蟲、食肉。治療寒痰哮喘,瘧疾,痢疾,痔瘡,淋巴結核,佝僂病,癬瘡,潰瘍和腐肉。

①《日華子本草》:“治瘧補腎氣。”

②《本草勿言》:“用冷水研磨,清熱解毒,治痰飲。”

③綱要:“消喘、痢疾、腐肉、糜爛、瘀血、瘰癧。”

2.13砒石的給藥及用量:取丸、散,1 ~ 2.5%。外用:研末、撒、敷或貼於膏藥中。

2.14使用時要小心。體質虛弱和孕婦不宜服用。

日華子本草:“恐綠豆,冷水醋。”

2.15附件①治急性肺哮多年,咳後早晚睡不著:壹元半(碾成粉),豆豉壹份半(好,水稍潤時,用紙包好,碾成糊狀)。桌上用的糊和杵極其均勻,藥丸大如麻子。每次服15粒,用它量孩子的大小,用涼茶吞服,躺在床上,以知識為度量。(《技巧》子金丹)

(2)治瘧:人講壹兩(為末),飛面四兩(講水軟餅,鍋裏烤為末),白扁豆二兩,細茶二兩。在同壹個甚至。每次半分錢,前半段用溫茶,後半段用茶水清洗。忌吃酒、面、魚等東西。(《丹溪心法補記》未散)

(3)治療瘧疾冷熱店:人家說壹塊錢,綠豆(末)壹兩。最後,無根井水丸比綠豆大,黃丹穿上衣服,在陰涼處曬幹。發當天五塊表,冷水五七粒。(“技能”)

④治息痢壹兩年後還不錯,又瘦又弱,還治脾痛腰痛:痰半(好硬塊,乳房細)黃蠟半。將黃蠟融化,倒入,逐壹攪拌七根柳條,換上頭可樂。壹旦拿起足夠的量,旋轉的藥丸就像梧桐樹壹樣大。每次吃壹片藥。腹瀉、冷水、脾痛;冷酒下腰痛;壹起吃飯之前。小兒丸大如小米。每次服壹粒,湯同上。(“局”綁定老虎圈)

⑤治蟲痛:砒霜壹兩次(細研)。把餅心泡在水裏做藥丸,和小豆壹樣大。每次服兩粒,在空腹吃之前,用煮過的肉湯送服。(《盛濟宗錄》黃歡萬)

⑥治療五痔:好明礬42。生痰2錢5,朱砂1錢(生研,順序很細)。每項研究都制成細粉。先放在樓燈裏,再蓋上明礬粉,用火燒,使之隨煙而去。研究很精細。先看痔頭的大小,在生粉條中加入少許煆明礬粉,兩味合為壹處。用水調至稠處,用漏勺敷於痔上,四周,第三天;要仔細看痔頭的顏色,轉暗了,但是逐漸去除了。到了晚上,黃色的奶油會流出來,用布襯著。到了半夜,再敷壹次藥,明天還是要敷三次藥,哪怕有壹點點痛。換藥時,用淡水或溫湯,用羊毛筆在痔側輕輕刷痔,去掉舊藥,但塗新藥。第二次用荊芥湯洗。過了三兩天,黃漿糊就沒了。還是認為痔頭發黑。如果用漏勺打痔頭,會逐漸變硬變黑,但會在幹藥裏加入粉條,會減緩自然上藥。(《魏氏家藏方》枯藥)

⑦治瘰癧:辛州黃霞研細,稠墨丸大如梧桐樹。用炒鍋炒熟後,用竹筒裝起來。用於艾灸或針刺患處,將半丸打碎後粘貼,以自然糜爛為度。藥用完了再多塗壹點。(《淩源坊》)

⑧治鼠瘡:殘石(用綠豆研究)、斑蝥(去足去羽,即為末)。面糊是藥丸,黃丹是衣服。使用時,將其打碎,放入醋中浸泡壹夜。它的瘡先用艾灸治療,再用此端。(《朱醫方集》)

⑨腳氣的治療:先用北棗去核,放入信(石)棗內,燒灰擦在腫處。(《普濟方》)二心壹個,桐廬壹個。磨成細粉,鋪在紙上。塗層腐蝕。(《普濟方》金青散)

主治治皮膚癌:砒霜兩元,面粉壹兩。將小麥粉做成不粘手的糊狀,加入三氧化二砷,搓成線狀細條。使用時,對患病部位進行常規消毒。局部麻醉後,用1號註射器的針頭在腫瘤周圍0.5厘米處刺入腫瘤根部,然後從孔中插入藥條,用無菌敷料覆蓋。腫瘤脫落後,每天換藥膏(滑石粉壹公斤,煆爐甘石粉三兩片,朱砂壹兩片,冰片壹兩片,澱粉兩片)。* * *研成細粉,調香油成糊狀)至痊愈。(遼寧《中草藥新醫法選料》黑藥吧)

⑾治療全身頭癬,畫壹個如畫的圈,或大如錢,或小如筆管印:潔士分壹、二部。磨得很細,用五六勺米湯稀釋。用新刷子和癬塗。(《本草言》)

2.16各種論述①《綱要》:“砒霜為熱毒之藥,砒霜尤毒。老鼠和鳥吃壹點會死,貓狗吃老鼠和鳥會死。雖然很難親射,也不過如此,但是宋人寫的是《本草》,毒性不是很大。這也是壹種古代的石頭。如果拿到酒和燒酒,會爛胃,瞬間殺人。雖然綠豆和冷水也很難解決,但是這個東西不會喝湯,而是丹丸。對於痰瘧喘息,確實有劫病位的功效。但在冷水中吞服,不吃不喝杯子或勺子,靜臥壹天或壹夜,不嘔吐;東西少了就會被吐槽。其幹燥和強烈的純熱性質與燒酒火焰相同。寒病濕痰都被它搶了,越累越開。”凡見頭瘡瘡血者,不宜用之。如果毒藥進入月經,它會殺死人。"

(2)《本草》:“介石為消瘧、止咳、祛瘀之藥。每當瘧疾發作時,都是由於外熱內傷,寒涼內傷,寒熱不均,因病瘧,痰涎積於內,導致寒熱交結,頭暈胸悶,取不到壹厘米,用冷水吞服,唾液消失,即可止瘧。比如肺裏積了冷唾液,或受寒暑熱風濕之邪,或怒勞傷,或饑飽,少用壹兩厘米,溫湯調服,唾液就開了,咳嗽就能消除。比如有瘀血、肉瘀之證,有癰、背瘡,膿血收不上來,瘀血硬而不腐,以致膿液日日潰爛,生肉日日敗。如果幾厘米的砒石混在黃蠟條裏,包在癰裏,淤血變白,膿血自給,但效果馬上就沒了,不能長期用。但由於毒性大的性質,不宜輕易做皮疹試驗,如瘧邪不發汗,表邪不清(宜清熱散結),或長期陰虛陽虛(宜大力補氣血)的瘧虛,砒石不可用;如肺熱內虛型哮鳴,或陰虛勞傷兼(宜養正氣),不宜用砒石;”如果瘀血不融,因為陽氣不盛,胃氣虛弱,癰見七害虛弱,石頭就不能用了。"

2.17砒石的臨床應用①治療結核病。

明礬制成5%溶液,用離子透入法直接滲入病竈;或將明礬經三次升華精制,制成2%等滲溶液,用於靜脈註射;或者將明礬用水煮沸並用其蒸汽熏蒸某壹部位。治療肺結核、淋巴結核、骨關節結核、結核性腦膜炎和結核性瘺管取得了壹定的效果。治療過程中有壹些毒性反應。

②治療慢性氣管炎

將三氧化二砷3份、明礬3元、豆豉3元研成細粉,制成散劑、丸劑或膠囊。成人每日睡前用涼開水沖服0.5g,100天為壹個療程。避免油膩的食物。治療69例,臨床治愈7例,顯效20例,好轉35例,其余無效。本品有毒,服用後常出現腹部不適、面部浮腫、嘴唇和舌頭麻木、全身酸痛。嚴重副作用停藥後可自動消失。

③治療花斑癬(汗斑)

取白芨1份、硫磺10份、密陀僧10份,研成粉末,過篩,加入等量的姜汁和醋調成糊狀。使用時,將新鮮茄子蒂浸入三氧化二砷膏中,在患處摩擦,摩擦後立即在陽光下暴曬約1小時(如果陽光不強,可適當增加10 ~ 20分鐘),每日沐浴時仍可在患處反復摩擦2 ~ 3次。上午治療壹次,下午治療壹次。治療過程中不要劃傷皮膚。如果皮膚本來就有損傷,必須在損傷痊愈後使用。藥物不應進入口腔,接觸黏膜。痊愈後的衣服,被子,毛巾等。應該徹底清洗和煮沸。觀察14例。治療2 ~ 3天後,患處出現淺黑色痂皮(結痂後停藥),4 ~ 8天後脫屑痊愈。在治療過程中沒有觀察到副作用。

2.18摘自*字典

砒霜石膏,壹個用中藥砒石的方子,聽起來:pρshígāo《中醫皮膚科綱要》:方名:砒霜石膏成分:紅亞砷酸鹽3g,水銀3g,生礬15g,硫磺。...

三品壹槍的處方名稱出自《正宗外科學》第二卷。處方:明礬220,砒霜125,雄黃220,乳香220。60克明礬...

花斑癬7克,碎石9克,枯礬4克,托米和尚615克,紅砒霜2克,輕粉3克,蛇床子6克,浮石4克。方法:開...

冰、矽和粉末。藥方:蝸牛五只(去殼,曬幹),煮砒石壹元二分,冰片壹分,鹽二分。5只蝸牛(帶殼的,...

用藥禁忌,鱉甲。3)礦物藥:赭石、水銀、錫粉、鹽、砒石、芒硝、硫磺、雄黃。其中有些是劇毒藥物,如砒石、巴基斯坦。...

更多的處方用於砒石,壹種傳統的中藥。

解氏古籍本草綱目:【卷二序】藥名不同。)艾葉(苦酒,香附為之。)魏魏造三黃、碣石。魏位(秦皮良)。夏枯草(紅薯為之。水銀和沙子...

《推拿》:【第三部:治療】哮證痊愈,脈平。本草訓,性味烈,但麻黃解石可開,其痰可搶,麻黃可發汗,壹系列哮喘,雖然...

《三指禪》:【卷二】哮之脈亂,論復則無傷,脈亦平。草藥練,性味烈,麻黃砒霜可開其門,劫其痰。麻黃能發汗,到了氣喘的時候就飽了。...

《本馮靜元》:【卷壹石部】石熱鼠蝕,筋滯風痹,胃頑邪。發明的時候,真雲:石頭類似文石,性質相似。而砒石略黃暈,石頭全白,稍有區別。...

選醫生大全:【第39卷急診科】在救砷的門上

  • 上一篇:天氣冷,肌肉緊張,容易腿抽筋!紅糖姜+6招應急救援有效。
  • 下一篇:燙傷如何快速止痛?燙傷止痛最快的方法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