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筆下的瀛洲民居
□姚永發
清康熙七至十四年(1668—1685)任崇明縣令的王功賢,在瀛洲竹枝上寫下了12首詩,用簡練的筆墨和明快的節奏贊美崇明的風土人情。他在第九首詩中寫道:“東南風總有沙,幾間茅舍為書家。我習慣在溪邊挑房子,五月輕雲。”詩的大意是崇明島在清朝上半葉初具規模,壹個個凸起的沙洲組合成了祖國的第三大島。壹座草堂錯落在沙洲上,四面環水,溝水清橋忙,男提水,女洗紗。《支竹詞》描繪了壹幅男女共同編織的農民家庭的勤勞畫面。
《崇明縣誌》1989版記載:“本縣傳統民居多為獨門獨院,農村居民喜將房屋四周開溝,稱四堂頭屋溝,橋跨屋前溝而建。”崇明島位於江海交匯處。在過去,它經常受到海盜和河流潮汐的襲擊。所以居民建房時,要先請闞玉先生確定吉的方向,然後在周圍挖溝。把挖出來的土填到高房子地基裏,然後在高房子地基上蓋房子。屋前建壹座小橋,方便出入。早上放橋,晚上撤橋,就像城門前護城河上的吊橋,保證居民的安全。清代崇明詩人沈煜在《論崇明》壹詩中稱贊:“楊柳遍地,家家有板橋。”房子壹般是三室四室,也有三室四室的。大部分都是壹房壹姓,壹家人住在壹起。《潁州獅山支竹詞》雲:“村中幽靜,七門常開。池中有魚園竹,籬遮好人。”勾勒出“獨門獨院”的生活習俗
崇明人註重綠化,後宅溝外壹般種植竹子,象征著家庭的興旺。桃柳——桃紅柳綠沿右宅溝栽植,利於觀賞,樹冠小,易透光;左宅水溝旁種有榆樹——“榆樹”諧音“榆”,象征富貴,榆樹有吸附有毒氣體煙霧、凈化空氣的作用;房前種的槐樹象征著淵博的學識和崇高的地位,希望後人受教育,做官,與朝廷平起平坐。
清乾隆三十四年,崇明被學者徐興文在其《崇明支竹詞》中稱贊:“碧水環繞,玉容魚竹林。可是如果非要在橋上加壹條船,為什麽布居要靠近湖中央呢?”房前屋後的溝渠,水清魚跳,青柳順溝刷水,房後翠竹綠葉,前有吊橋,四周有圍欄,幽雅美妙,為居民提供了優越的生態環境。農民居住的房屋就像碧綠大海中蕩漾的遊船。拜了三十年的安徽人吳柳,被拜風的真摯所感動,寫下了《沖沙支竹詞》這首詩,吟誦道:“江左文風擅‘古應’,毛焰讀書遍。”“去寨溝撒網,‘烏魚’就是‘白魚’。”安靜的房子是學生學習的好地方。客人來屋溝捉魚捉蟹,主人好吃好喝,熱情好客。徐興文的另壹首《崇明支竹詞》中唱道:“有海市蜃樓,長歌滿喧囂;桂歷有意東望,壹船追漁人。”這位學者說,海市蜃樓是虛幻的傳說,而被水包圍的房屋是真實的建築。快樂的老人,坐在房子周圍,唱著民歌,就像《寬恕了壹切》中的姜太公壹樣,穩穩地坐在船頭,嚇跑了壹群漁夫。
島上獨特的民居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壹道奇妙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