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尿液中有蛋白質,但量很少。通常晨尿常規檢查為陰性,24小時定量尿蛋白小於150mg。
尿蛋白定性陽性通常用(+)表示,蛋白越多(+)符號越多,根據蛋白數量可定義為(++)、(++)或(++)。可見蛋白尿是腎炎的重要客觀指標。
正常成年人每日最多可排泄150mg尿蛋白。如果飲水少,尿液過於集中,尿量減少,單位體積的蛋白質會更多,所以正常人也可以有尿蛋白。相反,如果妳喝了太多的水,尿液會被稀釋,即使原來尿液中的蛋白質是陽性,也可以轉陰。所以,如果隨機采集尿液檢查尿蛋白,其臨床意義並不大,即使結果呈陽性,也不能確診為腎病。但查晨尿要準確得多,體位性蛋白尿可以排除。只要飯後喝適量的水,第二天早上第壹次尿蛋白陽性提示可能有腎臟疾病,但確診還是要靠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此外,發燒、局部劇烈運動、前壹天多吃蛋白質食物都可以引起生理性蛋白尿。
1,血β2-微球蛋白升高,尿β2-微球蛋白正常,主要是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常見於急慢性腎炎和腎功能衰竭。
2.血β2-微球蛋白正常,尿β2-微球蛋白升高主要是由於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明顯受損,可見於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障礙、範可尼綜合征、慢性鎘中毒、威爾遜病、腎移植排斥反應等。
3.血、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主要是由於機體某些部位產生過多或腎小球、腎小管受損,常見於惡性腫瘤(如原發性肝癌、肺癌、骨髓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溶血性貧血)、慢性肝炎、糖尿病腎病等。老年人還可以看到血、尿中β2-微球蛋白的增加。此外,還可以增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多粘菌素等藥物的使用。
蛋白尿的臨床意義非常復雜。在臨床上看到持續的蛋白尿,往往意味著腎臟的實質性損傷。當蛋白尿由多變少時,不僅可以反映腎臟疾病的改善,還可能是由於大部分腎小球纖維化,濾過蛋白減少,腎功能惡化,病情加重。因此,判斷腎臟疾病損害的嚴重程度,不能單純用蛋白尿來衡量,而應由尿蛋白量和持續時間綜合考慮,結合壹般情況和腎功能檢查來確定。
大量臨床資料表明,腎病綜合征和持續性蛋白尿患者預後不良。在局竈性腎小球硬化、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IGA腎病、糖尿病性腎病和慢性腎移植排斥反應中,蛋白尿是腎病進展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且獨特的決定因素。事實上,這些疾病的緩解和尿蛋白排泄的減少,無論是自發引起的還是積極治療引起的,都可以提高生存率。
5.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患者尿蛋白的飲食恢復
(1)應根據腎病引起蛋白尿的類型和病情,采用不同標準的蛋白質飲食。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壹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給,成人每日0.8~1.0g/kg。應選擇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如蛋、奶、魚、瘦肉等。對於沒有腎功能損害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可以提供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方面成人每天1.5~2.0g/kg,提供優質蛋白質。對於血漿尿素氮偏高者,壹般以低蛋白飲食為宜。
②腎病綜合征等。除了在尿液中損失大量蛋白質外,還會損失與蛋白質結合的鈣、鎂、鋅等礦物質。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其制品、蝦皮、芝麻醬、海帶、魚類、青菜等。富含鎂的食物,如小米、小麥、大麥、肉類和動物內臟。富含鋅的食物,如小米、小麥、玉米粉、大白菜;蘿蔔、胡蘿蔔、茄子、扁豆、南瓜等。
(3)植物蛋白含有大量嘌呤堿,可增加腎臟中間代謝負擔,應少用。其中,大豆和豆制品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基於上述原因也應避免出現蛋白尿。
腎臟疾病尿蛋白和紅細胞的滲漏主要是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導致通透性增加。以前我們只治療原發病,腎小球濾過膜的修復很差。所以,即使壹段時間內尿蛋白、潛血減少甚至消失,最根本的原因還沒有解決,腎小球濾過膜還沒有修復。尿蛋白和潛血在藥物作用消失後,或者某些原因誘發後,如何才能不卷土重來?
微粉化的中藥具有更強的藥物活性。它充分發揮了中藥治病的特點,使中藥斷裂的分子鏈重新有效連接,形成新的功能。還能清除沈積在受損腎小球基底膜上的免疫復合物和病理組織,修復受損基底膜。這種方法主要是修復基因和受損的腎臟細胞,激活受損組織和細胞中的DNA復制,從而促進受損腎臟的結構變化,恢復其功能。所以修復後由於病變的根本原因是看不見的,尿蛋白和潛血必然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而這種消失會隨著病因的去除而消失,所以很難反復,當然停藥後癥狀也不會反彈。
因此,在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的治療中,關鍵是治本,即修復受損的基底膜,而不是被表象所蒙蔽;患者能感受到病情的好壞,沒必要刻意追求那些數字。只有這樣,疾病才能真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