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怎麽治療?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怎麽治療?

總結化膿性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皮質骨、骨膜的炎癥,多由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引起。大部分患者全身癥狀消失,只有局部引流不暢時,才會出現全身癥狀。壹般癥狀是局部的,頑固的,難治的,甚至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都無法治愈。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約占75%,其次是溶血性鏈球菌,約占10%。其他如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肺炎球菌可引起骨髓炎。

此病中醫稱為附骨疽,是壹種化膿病,有深毒附骨之氣,又稱附骨癰、附骨疽。由於其部位不同,名稱也不同。比如生在大腿外側的叫壞疽,生在大腿內側的叫溶骨性壞疽,只生在大腿gaskin的叫大腿脛骨壞疽。因為塌陷後經常爆發,所以也被稱為骨壞疽。

中醫認為該病多因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腎精衰竭,骨髓空虛,加上外感六淫,殘毒外傷所致。

1的待遇。熱毒證(初期)

癥狀包括寒戰和高燒、四肢腫脹、劇烈疼痛和功能受限。嚴重者舌質譫妄,紅或絳,苔黃或膩。處方1 ①萆薢解毒湯、②黃連解毒湯來源①精選科室經驗收集②臺灣境外秘方,由萆薢10g、當歸10g、牡丹皮10g、牛膝10g、防己組成。黃連9克,梔子9克,黃柏6克,黃芩6克。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止痢薏仁利尿祛濕,清熱排膿的方劑;防己、木瓜、秦艽具有清熱燥濕、和胃通絡的作用;當歸、牡丹皮清熱涼血,散瘀消腫;牛膝活血、利尿、通淋,誘發邪熱下降。諸藥合用,起到清熱利濕、消癰排膿的作用。黃連清瀉心火,黃芩清上焦火,黃柏瀉下焦火。梔子瀉三焦,向下導熱。四藥* * *合起來,起到瀉火解毒的作用。

濕重時加入石菖蒲和茯苓;便秘加重黃瀉實熱;對於斑點,加入生地黃、牡丹皮、玄參清熱涼血。2.熱毒化膿證(化膿期)

癥狀包括局部紅腫熱痛,壓痛明顯,或有波動感,舌質幹紅,苔黃膩,脈滑。防異仙方活命飲由金銀花25克、當歸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沒藥6克、白芷6克、防風6克、炒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貝母6克、甘草6克、陳皮9克組成。

功效:清熱燥濕,調和營養,扶正解毒,消腫散結。

用法:水煎服,或水煎服,酒煎服,每日壹劑。

方劑中,金銀花為清熱解毒之君藥;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陳皮活血化瘀、理氣解郁、消腫止痛,* * *為臣藥;白芷和防風疏散風熱,使熱毒從外面徹底分解;花粉、貝母清熱散結;穿山甲、皂角刺通經絡,消腫崩,都是佐藥;甘草。是壹種藥,幫助君主清熱解毒,也有調和各種藥物的作用。用酒煎服,是為了活血通絡,幫助藥效。

按照話來說,膿液沒排完就可以消,膿液排完就可以崩。潰瘍後,不應再次使用。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慎用。除煎服、內服外,藥渣可搗碎外敷。

3.正虛毒郁證的癥狀開始有濃稠腐臭的膿液,慢慢退燒。部分患側膿液淋漓,久而不愈,形成死骨,難以出竅,轉為慢性骨髓炎,伴有虛熱、盜汗、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沈細。方毅拓力消毒粉由人參15g、川芎15g、白芍15g、黃芪15g、當歸15g、白術15g、茯苓15g、金銀花65438組成。

功效補益氣血,通裏排膿。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劑中黃芪、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具有健脾益氣、解毒排膿的功效;川芎、當歸、白芍養血補血,養血養毒;皂莢、桔梗、白芷化膿潰爛;金銀花清熱解毒。諸藥合用,起到補益氣血,托裏解毒的作用。

據《筆記》記載,本方為補充外科方法的代表方,適用於膿腫、腫毒、流膿初期。

4.殘毒證的癥狀適用於慢性骨髓炎急性發作,寒戰高熱,局部紅腫疼痛,膿流不暢,舌紅苔黃,脈數。防遺繆斯丸的加減方來自浙江中醫雜誌,第2期,1988。

它由黃柏65438±00克、蒼術65438±00克、牛膝65438±00克、丹皮65438±00克、赤芍65438±00克、防己65438±00克、生薏苡仁30克、丹參65438±05克和菝葜組成。

功效:清除殘毒,扶毒排膿,利水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處方中黃柏、蒼術、牛膝、薏苡仁清熱利濕;牡丹皮、赤芍、芍藥具有清熱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防身,祛風除濕。

聲明稱,此方以急性起病、皮下結節、灼脹、發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為辨證要點。畏寒、發熱、頭痛、咽痛者加牛蒡子、薄荷、桔梗;關節痛患者加入羌活、獨活、威靈仙、木瓜。

  • 上一篇:我的黑眼圈壹直很重,但是我睡得很好,很準時,但是電腦經常打。我怎樣才能擺脫他們?給我的滿意度加20分!
  • 下一篇:老人骨折後壹周可以喝什麽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