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足跟治療

足跟治療

足跟痛是壹種常見病。表現為足跟腫脹、麻木疼痛、局部壓痛、行走困難。足跟痛也叫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質增生。在中醫中屬於“骨痹”範疇,其病因多與老年人腎虛勞損、外傷及感受寒濕有關。①足跟骨刺切除術。對於頑固性跟痛癥,如果通過x光確認骨刺,就在跟骨內側做壹個切口,把跟骨內側的骨刺全部銼掉。

②跟骨鉆孔:適用於跟骨內壓高的患者,旨在降低增高的跟骨內壓,治療無骨刺的頑固性跟痛癥。到達跟骨後,鉆7 ~ 10個跟骨孔,效果90%。

③跟骨神經切斷術:該方法可用於頑固性無原因足跟痛,但切斷跟骨脛後神經分支和腓腸神經分支為破壞性手術。

④跟骨囊切除術:是切除跟骨結節囊和跟骨下囊。

⑤跟骨截骨術治療扁平足:目的是通過跟骨截骨術擴大跟骨角度,使外翻的跟骨變直,使跟骨有良好的生物支架。1,理療。

2.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和鎮痛藥;每周壹次在壓痛點註射強的松龍,常2 ~ 3次即可治愈。跟腱與皮膚之間常發生足跟後滑囊炎,為摩擦損傷所致,表現為囊內積液、腫脹、壓痛。避免摩擦和囊內註射醋酸潑尼松龍是有效的。

3.矯正鞋墊可以緩解足底腱膜的張力,減少刺激,減輕疼痛;足跟墊痛常見於老年人,足跟墊彈性下降,整個足跟下有壓痛。海綿鞋跟墊和封閉療法有效。

吳茱萸和五味子的配方各為65438±00g。

用法:將藥研成細末,放在患足鞋墊後跟處,蓋兩層軟布,穿上行走,每日換藥1次。

功效:5天見效,有效率100%。

熟地黃25克、牛膝9克、木瓜9克、杜仲9克、枸杞9克、當歸9克、防己6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

給藥方法:煎服,1劑量,每日2次。

外洗藥方皂角60g,人發16g。

用法:將藥物用水煎服,去渣取液,浸泡患處,每日2次。浸泡後用三棱針紮於患足足跟中線及紅白肉處,深度2.6-3.3厘米,撚針30分鐘,每日1次。

功效:內外兼治3-5天,有效率100% 1。消除足跟痛的方法:雙手放在腦後站立,然後蹲下,馬上再起來,就是1次。每天做200次,壹天兩次,3個月見效。

2、藥物泡腳法足跟痛:取蘇木、白附子、麻黃、當歸、川芎各30克,用水泡腳,同時用手揉足跟,以利於藥液滲入皮膚。15分鐘每次,壹天兩次。

3、尿漬治足跟痛:取壹大塊花崗巖,煆燒後放在地上,立即將足跟放在有兒童尿漬的石頭上,讓水蒸氣蒸發,不要燙腳。任何花崗巖都不能被鐵代替。用芒硝飽和溶液和白酒混合代替兒童尿液也有效。

4.穴位按摩治愈雙足跟冷痛:用壹只拇指的指尖擠壓另壹只手的掌紋掌根(略向拇指側),操作者會與其他四指握手作為支撐,在患者能接受的情況下盡量用力。揉捏3分鐘後變成壹個放松壹個加壓,有規律有節奏的穴位,36次,就是1次。解除後繼續揉5分鐘。用這種方法治療疾病:右腳跟疼痛,按壓左手;左腳跟疼,按右手。對於足跟痛,可以先後按壓雙手穴位。經過5天的壹般治療,病情痊愈。註意:(此法對骨質增生足跟痛影響不大)

5.杞艾、烏梅可治足跟痛:取杞艾60g、烏梅10g,水煎取藥汁,倒入盒中,再將燒過的磚放入藥盆中,將患足放在蒸汽上熏洗,用衣服蓋好。待藥物冷卻至適當溫度後,將患側腳後跟底部放在磚上,按壓數分鐘(藥物可反復使用)。

6、烏梅、醋治足跟痛:取烏梅適量,加醋少許搗爛,加少許鹽,攪拌均勻,敷於患足,用紗布覆蓋並用膠帶固定。每天敷1次,持續壹段時間,有效。

7、川芎法足跟痛:取川芎45克研成細末,分成3份,裝入小布袋縫好。將藥袋放入鞋內,直接接觸腳部疼痛部位。每次用L袋,3袋交替使用。把藥袋放回原處,曬幹。

8.鮮蒼耳子葉治療足跟痛:取鮮蒼耳子葉適量,搗碎敷於患處,外用塑料薄膜覆蓋膠帶固定,幹燥後任意次數換藥。如有起泡,可按燙傷處理,痊愈後再繼續使用。註意:壹般5-6天見效,疼痛消失,骨質增生存在但不發展。

9.夏枯草治療足跟痛:取夏枯草50克,用1000毫升醋浸泡2-4小時,然後煮沸15分鐘,熏制30分鐘,1 ~ 3次,每日1劑,可連用2天。

10、仙人掌治療足跟痛:取仙人掌適量,刮掉兩邊的毛刺,然後切成兩半,將切好的壹面貼在腳的疼痛部位,用膠帶固定外用,12小時後換半片。冬天可以把切開的壹面烤壹下,然後敷在患處,壹般是晚上。治療期間要穿布鞋,適量運動,使氣血經絡通暢。

11.鮮印楝葉治療足跟痛:取鮮印楝葉30-60g,加紅糖適量,搗成糊狀,外敷患處足跟,24小時後更換。壹般用藥2-3次疼痛就會消失。

  • 上一篇:腿抽筋是怎麽回事?我該怎麽辦?
  • 下一篇:影響癌癥患者睡眠的因素有哪些?癌癥患者失眠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