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濕熱多由飲食不潔,控制不住,胃腸黏膜受損所致,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腸鳴、口臭。嚴重者排便前腹痛明顯,排便意向急迫且排便後仍有排便意向,即臨床所描述的癥狀,並伴有大便黏稠、不愉快,小便短赤。生活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不潔,暴飲暴食或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暴食肥肉和黏膩食物,會加重胃的負擔,損傷脾胃,濕熱之邪郁結腸胃,導致腹痛、腹脹、腹瀉、排便不適。
大腸濕熱與周圍環境有壹定關系。長期處於濕熱環境,外感濕熱之邪利用虛證侵襲大腸。另外,有些素食者脾胃功能較弱,不能運水。偶爾吃壹些油膩的食物也會導致大腸濕熱,出現壹系列胃腸道癥狀。大腸濕熱的治療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診斷,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並根據辨證論治的治療方法適當的進行中藥湯劑的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腹痛、煩躁、感覺劇烈、膿血便、血便等情況,壹般需要服用白芍煎劑。如果患者出現腹痛、持續腹瀉,可以服用葛根芩連湯。同時也可適當使用苦參,將其與溫水混合後敷於肚臍周圍,促進病情緩解。少數患者還可以使用灌腸療法來促進病情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