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預防]
這種疾病的預防側重於管理傳染源和隔離患者,直到所有癥狀爆發。對於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人群,可在3天內註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皰疹免疫血漿,以降低患病風險。
隔離病人,直到所有皮疹結痂或皮疹後7天。其汙染物和用具可通過煮沸或暴露來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人群應保持3周,早期使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5ml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可明顯降低水痘發病率,緩解癥狀。近年來開發的水痘病毒活疫苗對正常易感兒童的預防是有效的。
參考資料:
水痘的預防和治療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壹種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2-6歲兒童,成人和嬰幼兒偶有出現。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因接觸兒童皰疹中的皰肉而通過衣物、用具、玩具傳播,傳染性強。全年均可發生,尤其是冬春季節。
兒童感染水痘病毒後,需要2 ~ 3周出現癥狀。壹般患者發熱壹天,伴有頭痛、厭食、哭鬧、躁動、全身不適或咳嗽,然後出現皮疹,多分布於頭面部、軀幹和腋窩,四肢、手掌和足底很少,呈向心分布。開始時皮膚出現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鮮紅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時內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水皰,周圍發紅,水皰易破裂潰爛。3 ~ 5天後,水皰逐漸幹燥,先從中心收縮,然後結痂,再經過數天或2 ~ 3周後,結痂完全脫落愈合,壹般不留痕跡。發病時,結膜、口腔黏膜、咽部黏膜均可受損。患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少數患兒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可出現出血性水皰和繼發細菌感染,可導致腦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水痘患兒病情壹般較輕,並發癥少,無需特殊治療,往往可在7 ~ 10天內自然恢復。但是要小心預防感染。發燒和出疹期間臥床休息,給生病的孩子大量飲水,並提供牛奶、雞蛋、水果和蔬菜等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的魚蝦。預防感冒,尤其不要吹;經常洗手洗臉,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註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洗消毒,註意衛生。房間要經常通風,溫濕度要適宜。把指甲剪短,避免孩子抓破紅疹導致感染。如果瘙癢嚴重,可以擦爐幹石洗液止癢,或者服用撲爾敏等藥物;皰疹可塗龍膽紫,對已有感染可局部塗些消炎藥膏,必要時可服用黃連素、磺胺類藥物;不要用扶松、強的松等藥膏,以免全身出水痘。患兒出現持續高熱、咳嗽、頭痛、胸痛或皰疹、顏色微紅、水泡液混濁及彌漫性膿腫、蜂窩織炎或淋巴結炎,應送醫院治療。
為了防止感染水痘,應隔離兒童,直到皮疹結痂。接觸水痘3周的孩子最好隔離,體弱者可在接觸後4天內註射丙種球蛋白。疫情期間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常見,傳染性強,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其特點是皮疹先出現在軀幹,然後蔓延至面部,最後到達四肢,呈多形性皮疹:斑疹、丘疹、帶狀皰疹、痂疹。水痘患者應嚴格隔離,休息,飲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用2%-5%碳酸氫鈉濕敷受損皮膚,不要用手抓。在化膿的皮膚上塗抗生素軟膏。免疫缺陷者的抗病毒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禁用。
水痘(帶狀皰疹)
水痘是什麽?
這種疾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幾乎每個人都患有這種疾病,通常是在童年時期。如果兒童期沒病,成年後還是敏感的,是可以感染的。
怎麽傳染?
接觸受感染的病人。病毒通過空氣傳播是因為患者的咳嗽和打噴嚏,也可以因為接觸患者使用的布料和被褥而被感染。疾病後期的結痂沒有傳染性。
有什麽癥狀?
低燒,頭痛,食欲不振。1-2天後,皮膚上出現發癢的水皰,壹般從軀幹開始,然後蔓延到面部和身體其他部位。嚴重者可在頭部、腋窩、眼瞼、口腔出現水皰,繼而破裂結痂。成人的癥狀往往比兒童更嚴重。
癥狀什麽時候出現?
壹般是接觸病毒後2周,或者11-21天。
感染期有多長?
65438+水泡出現前0-2天到第壹次水泡出現後5天。當所有的水皰都是幹的時,它們可以被認為是非傳染性的。
有必要隔離嗎?
是的。在第壹次出現水皰後,或直到所有水皰幹燥結痂,患者應隔離工作或上學5天。
如何看待?
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常用爐甘石洗劑止癢。如果效果不好,應該去看醫生。
有預防疫苗嗎?
是的。水痘疫苗已經被批準在美國使用。咨詢醫生。
如何避免感染?
避免與患者接觸,因為早期確診水痘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危險,可以打疫苗。患者應被隔離,直到第壹個水泡出現後5天,或直到所有水痘幹燥結痂。
水痘
(水痘)
水痘是兒童的壹種高度急性傳染病,偶爾發生在成人身上。擁有終身豁免權。是由多種皰疹DNA病毒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原發性感染。其特征是發熱和全身紅色斑丘疹、皰疹和結痂。
病因和發病機制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呈磚狀,直徑為150-200nm。它的核酸是DNA,有壹個三維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病人是唯壹的傳染源。VZV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皰疹和血液中,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皰液傳播。眾所周知,VZV病毒可以通過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通過呼吸道侵入,在黏膜上生長繁殖,然後進入血液和淋巴,在網狀內皮細胞中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癥和全身性疾病。主要損害部位是皮膚,偶爾累及內臟。
臨床表現
款待
兒童應盡早隔離,直到所有皮疹結痂。接觸過水痘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
系統療法
主要是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和並發癥。發熱期應臥床休息,並給予足夠的營養支持和飲水供應。臨床對癥用藥是主要方法。高熱者可給予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有水泡者可用2%龍膽紫溶液塗之。如有彌漫性膿皰、蜂窩組織或急性淋巴結炎等並發癥,應使用廣譜抗生素。重癥患者可肌肉註射丙種球蛋白。不要使用皮質類固醇來防止水痘的擴散和加重。
免疫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阿糖胞苷10mg/kg·d,靜脈滴註。或阿昔洛韋5-10mg/kg,每8小時1次,療程5-7天,或加用幹擾素A,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愈合,加速疾病恢復,降低死亡率。
水痘是怎麽發生的?
水痘好發於2 ~ 10歲的兒童,是壹種急性、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水痘通常發生在冬春季,經常在幼兒園或小學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血液、皰疹漿膜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有可能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灰塵、衣物、器皿而感染。也就是說,健康的孩子如果經常和水痘的孩子玩耍、說話、近距離接觸,就有可能被感染而生病。所以,壹旦出了水痘,要註意隔離,在完全治愈之前,不要去幼兒園,不要去學校。即使是與水痘患者有過接觸的兒童,也要隔離觀察2 ~ 3周。因為感染病毒後不會馬上發病,壹般需要14 ~ 17天的潛伏期,老年人可達3周。
水痘的傳染性很強,患者是唯壹的傳染源,接觸到的孩子90%左右會生病。此外,從發病前壹天到所有皮疹幹燥結痂,它都具有傳染性。
發病較急,可出現發熱、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成人比兒童更明顯,壹般在1 ~ 2天內出現皮疹。先發生於軀幹,逐漸延伸至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分布,即軀幹較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和足底較少。剛開始是紅色的小丘疹,幾個小時後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壹片紅暈。水皰起初是清澈的水滴,壁薄易破,伴有瘙癢。2 ~ 3天後痂幹愈合,不留疤痕。發病3 ~ 5天內,皮疹成批出現,故可同時出現丘疹、水皰、結痂等不同時期的皮損,病程約2 ~ 3周。
口腔、結膜、咽部、外陰等粘膜偶有損傷,常形成潰瘍並伴有疼痛。
越魯莽越好。只要符合壹般皮疹規律,多多少少有點皮疹都是正常的。如果水皰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可能會發生皮膚壞疽,甚至引起敗血癥。此外,少數患者可出現水痘肺炎、腦炎、心肌炎和暴發性紫癜等並發癥。
中醫認為本病是由外感熱毒,濕熱蘊結於皮膚所致。
水痘會留疤嗎?
水痘發生範圍廣,延伸到頭面部,批量出現,數量多,所以有人擔心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壹般來說,水痘的發生和消退都是按照自然病程進行的。即使大水皰破開形成爛面,也會很快愈合,愈合後不留疤痕。但如果不註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後很容易細菌感染甚至壞疽,愈合後還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達不到真皮組織,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就會向下破壞,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水痘是不會留下疤痕的。但臨床上水痘有幾種特殊類型,要註意。
(1)大皰性水痘僅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是成批出現的2 ~ 7 cm大小的大水皰。爆裂後形成爛面,但愈合快。
(2)出血性水痘水皰呈血性,高熱,全身癥狀嚴重。常見於接受免疫抑制劑和皮質類固醇治療的營養不良、惡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
(3)新生兒水痘壹般在分娩時由母體感染,壹般癥狀較輕,但也可引起全身損害,導致死亡。
(4)成人水痘的癥狀比兒童嚴重。前驅期長,高燒,全身癥狀嚴重,皮疹多,瘙癢多。
以上特殊類型雖少見,但壹旦發生,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否則不僅是留下疤痕的問題,還會出現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並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完整版看這裏:zgxl/sljk/CRB/水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