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農本草經中,藥物分為上、中、下三類。經典的分類是根據藥物的毒性,但如果按照藥物的強弱來分,硫磺比生附子強!硫磺屬於中醫經典,經方大師倪說它是真正能祛病的經典中醫,而硫磺是《神農本草經》中的第二藥,由此可知其分量之重。但是現在很多中醫都不能用硫磺,很可惜。
學中醫,壹定要用“意”來學,用“意”來得藥的性質。硫磺是火山口產生的礦物藥,所以是熱藥。藥用硫磺是淡黃色的,就像剛出生的小雞的羽毛。我們知道,黃色五行對應土,五臟對應脾。是的人體的三焦網只是黃色,所以硫磺可以進入三焦和脾胃。三交是五臟之間生命力運行和交流的通道。是瀆神之官,排水系統。所以,當人體陽虛,身體潮濕的時候,硫磺是很有用的。
明末清初,李仲子說硫經是歸命經。“硫磺為火之精,宜入命門補火。人有真火,送右腎。如果不是這壹把火,就不會有生命。這火壹滅,萬物就沒有父親了,也就不是硫磺了。”這告訴我們,硫磺可以補命門之火,治療下焦虛寒。
現在中醫,對硫磺的描述很簡單,其作用是外用殺蟲止癢,內服壯陽通便。然後外用,比如疥瘡,可以外用硫磺治療。口服的話,主要有兩塊。壹種用於腎火下降和下元虛寒。例如,黑錫中含有硫。此外,硫磺可用於虛寒便秘,可壯陽通便。比如半硫丸裏的主藥是硫磺。目前中醫對硫的認識過於膚淺,根本沒有觸及硫的本質。
經方大師倪最擅長用硫,他對硫的理解是壹般醫生無法比擬的。尼夏海的硫磺壹般用於治療腫瘤。中醫裏腫瘤就是所謂的“陰實”,有形的臟腑裏面長了東西。這個東西因為有陰無陽,所以叫“陰實”。硫磺為純陽,能排出“陰固”中的臟東西。能走三焦,通經絡,力量比生附子強。所以倪老師很喜歡硫磺,經常用。
但是很多人害怕硫磺的毒性,不敢服用。倪說硫磺的毒是它的熱,也就是說,如果妳吃了硫磺中毒,就表現為身體燥熱,皮膚起疹子,僅此而已。去掉這個毒也很簡單。吃鴨肉或者喝鴨湯都很簡單。如果了解了硫磺的毒性和解毒方法,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所以倪老師說,能收能放才是學中醫的高手。妳總是害怕這種毒藥和那種毒藥。妳如何能治愈那些嚴重的疾病?
硫磺的用法可煎服或直接吞服。如果直接吞服,劑量為1 ~ 3g。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服用,逐漸增加。張喜春在《醫熱》中介紹了服用生硫磺的經歷,說生硫磺可以直接口服,甚至可以給孩子服用。如果吞服硫磺,壹般可以飯前服用,喝完之後再吃。與其他藥物不同,硫磺起效非常快。吃了半個小時,手腳發熱,身體感覺很舒服。那種感冒便秘壹般吃壹次硫磺就能緩解。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