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便血?小心點,我怕是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女性比男性更常見,結直腸癌的風險可能增加百倍。
什麽是潰瘍性結腸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宇表示,在中醫理論中,潰瘍性結腸炎屬於腹瀉、痢疾、便血、腸風或臟毒的範疇。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分泌物中有膿液和粘液,大便帶血,腹痛,腹瀉嚴重(當時急著要排便,只吃到壹點,但排便後又想走)。此外,有些患者還會伴有貧血、體重減輕、發熱等癥狀。
至於發病年齡段,以20-50歲青壯年最為常見,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將來患大腸癌的幾率是正常人的100倍。
痔瘡vs .潰瘍性結腸炎怎麽區分?醫生教妳這麽看!
最重要的是,潰瘍性結腸炎因為便血和腹瀉,很容易和腸胃炎、痔瘡混淆。臨床上也發現很多人延誤了治療時機,導致大腸因嚴重潰爛而被迫切除,甚至有敗血癥的風險。其隱藏的健康隱患不容小覷!
因此,林在宇醫生強調,壹旦人們發現排便時有血便,且大便中含有粘液、黃色分泌物,且血色暗沈,不是純鮮紅色,或經常拉肚子,大便不幹凈,就要註意不是痔瘡引起的,而是潰瘍性結腸炎引起的。建議積極就醫,尋求專業醫生協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