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的中醫療法
1,月季花3-5朵,黃酒10g,冰糖適量。月季花洗凈,加水150ml,用文火煎至100ml,去渣,加冰糖、黃酒適量。65438+每天0次,保暖衣服。本方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適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閉經、痛經。血熱血虛者不宜用。
2.紅花10g,當歸10g,丹參15g,糯米100g。先將藥物煎煮,去渣取汁,加米煮粥。每天空腹吃兩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調經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血瘀型月經失調患者。
3、幹艾葉15克(鮮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艾葉煎煮去渣,加入粳米、紅糖加水,制成稠粥。月經後3天服用,月經前3天停用。每天早晚各帶兩次禦寒衣物。本方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虛寒痛經、月經不調、腹部冷痛的婦女。陰虛血熱者不宜服用。
4、絲瓜絡1,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治療女性月經不調。
5.將絲瓜籽曬幹,加1碗水煎服,煮沸後加入少量紅糖,用黃酒溫服,早晚各1次。
6、1老絲瓜,曬幹研成細粉,每次9克,鹽開水沖服,可治月經過多。
7.柴胡、白芍治月經不調,具有主治、清熱養陰、理氣和血的作用。適應癥為經前、月經過多或不適時出血(少量)。該偏方由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貞子12克、墨旱蓮10克、麥冬10克、地骨皮10克、白附子12克、香附10克、生地組成。用法用量:每日65,438+0劑,水煎服,每劑2次,早餐前溫服65,438+0次,晚餐後65,438+0小時。
腎虛會導致月經不調。
常發生於先天性體虛、青春期未成熟或更年期,伴有月經周期紊亂、腰酸乏力、頭暈耳鳴等。臨床上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兩種。腎陰虛主要表現為經血鮮紅,質地粘稠,手腳發熱,便秘,舌經,脈數,多食銀耳,桑葚,梨,梨。
推薦食譜:黑木耳湯
功效:銀耳富含膠質維生素,能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活血;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胡蘿蔔素;薏苡仁含有蛋白質等物質,能清補脾胃;而紅棗含有蛋白質、鐵等維生素,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這種甜點可以增強體質,調和月經期。
原料:薏苡仁150g,銀耳10g,枸杞10g,百合10g,紅棗12,冰糖,桂花。
做法:1。薏苡仁用溫水浸泡,洗凈,百合洗凈,紅棗洗凈去核。
2、銀耳去水雜質,洗凈,撕成小花。
3.鍋中加入涼水,加入銀耳、薏米、百合、紅棗燉。薏苡仁熟了,加糖煮開,加桂花攪拌。
經常食用金耳八寶湯也有很好的美容抗衰老功效!食用變質的銀耳會引起中毒反應,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壹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