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的傳播途徑
如果妳籠子裏的壹只鸚鵡感染了蛔蟲,它排出的帶有蛔蟲卵的糞便就會落在地上,落在飼料箱裏。同籠健康鸚鵡在覓食間極有可能感染這種糞便,所以卵會很容易進入健康鸚鵡的消化道。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壹天就會感染壹籠鸚鵡。蛔蟲長得很快。在腸道裏,這些蟲卵會發育成長度為3.5厘米的成蟲,這些蠕蟲會繼續產卵,蟲卵會隨隨便便的排出體外。這種惡性循環會導致越來越嚴重的蛔蟲感染。
感染蛔蟲鸚鵡的表現
鸚鵡蛔蟲感染的常見表現是腹瀉、食欲不振和急劇消瘦。如果妳仔細觀察病鳥的腹部,甚至可以透過薄薄的皮膚看到嚴重腫脹的腸子。妳也可以用手摸壹下,感覺到病鳥腫脹的腹部和健康鳥的腹部不壹樣。病情嚴重時,蛔蟲在腸內彎曲纏繞,導致禽類腸梗阻。這通常會給病鳥帶來劇烈的疼痛,導致它很快死亡。
服藥後蛔蟲排出
感染了蛔蟲的鸚鵡很痛苦,吃很多但是越來越瘦。蛔蟲的代謝產物對鸚鵡是有害的,最直接的是會損害鸚鵡的神經系統,導致鸚鵡站立不動,渾身發抖。
如何治療蛔蟲
超哥在這裏不得不提的驅蟲藥備受關註——芬苯達唑。需要特別註意的是,這種藥物壹定不能過量,否則很容易導致所有鸚鵡死亡的悲劇!這也是這個藥有爭議的原因!
在治療的每個階段,每只鳥都需要在第壹次給藥前稱重,然後才能決定劑量。記住每10克體重取0.01毫升的藥比較安全。治療期間必須補充葡萄糖和維生素,這樣鸚鵡才能快速恢復。還有壹點就是檢查鸚鵡的排便情況,等到鸚鵡把體內的蛔蟲消滅後,餵食壹段時間後再減少劑量,確保沒有蟲卵。
珍愛鸚鵡。
養鳥不易,且養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