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痰飲的辨證論治

痰飲的辨證論治

痰證的辨證論治有兩個原則:壹是掌握疾病臟腑的虛實,急用先治其痰,以化痰消痰為主,二是求其根,治在肺、脾、腎。第二,根據痰的不同性質,采用不同的規律。對於因濕而脾失健運而積痰者,宜健脾祛濕化痰;對於熱盛、津液郁結者,宜清熱化痰;肺燥陰虛、虛火灼津為痰者,宜潤肺化痰;脾腎陽虛、寒痰瘀阻者,宜溫陽化痰。若外感邪氣襲肺,肺失功能,積液為痰,宜宣肺化痰;執著於痰的人,要清痰開竅;痰火擾人者,應清心化痰;痰止於胃,宜健脾祛濕化痰;肝風痰擾者,宜熄風化痰;膽痰瘀阻者,宜清熱化痰,降逆和胃;痰濁襲頭,宜健脾祛濕,化痰熄風;痰氣凝結於咽喉,宜化痰、益氣、解郁;痰阻經絡肌肉,宜軟而堅,以消結通絡,消痰化濁。

飲酒為陰邪,遇寒凝結,故溫。因此,痰飲咳嗽證是中醫辨證中的壹個重要證型,也是中醫辨證中的壹個重要證型。“喝多了要出汗”;有病喝酒的人要發作喝水;支持飲酒的是寒飲降肺,所以溫肺化飲是應該做的。脾腎陽虛者,宜溫補脾腎飲水。

1.痰阻肺

證(1)常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長期咳嗽喘息,或咳嗽喘息,痰色白,易咳出,或伴有寒熱表證,苔薄白,脈浮或滑。

(2)治療原則是宣肺化痰。

(3)方劑定喘湯。

2.痰讓人困惑

(1)綜合征多由七情引起,如抑郁、暴怒等。,或感濕濁邪氣,可見頭暈胸悶,神誌不清,咽部有痰,苔白膩,脈滑等癥狀。

(2)治療原則是化痰開竅。

(3)處方“胡氏滾痰丸”。

3.痰積於脾胃

(1)綜合征多由飲食不當和疲勞引起。可見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飽脹不適,神疲乏力,嗜睡,苔白膩,舌胖,脈緩。

(2)治療原則是健脾化痰。

(3)六君子湯加香砂。

4.肝經痰瘀

(1)證多為肝氣郁結所致。可見咽部有不適感,似為梗阻,胸脅隱痛,噯氣,煩躁抑郁,苔薄白,脈滑。

(2)治郁化痰。

(3)半夏厚樸湯。

5.痰在腎中運動

(1)該證多因久病、腎虛、陽虛水盛,或虛火灼津為痰。可見呼吸困難,氣短,尤其是活動時,或浮腫畏寒,腰膝冷痛,尿頻,舌淡,脈沈細,或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2)治療腎陽虛宜溫腎化痰,腎陰虛宜滋腎化痰。

6.痰留在關節和經絡

(1)各種原因引起的痰濁圍繞關節、經絡流動,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四肢麻木,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瘰癧、癰、結節、腫塊,苔白膩,脈滑。

(2)治療原則是軟堅散結,通絡化痰。

7.痰飲(狹義)

(1)證候:脾陽虛弱,水瀦留於胃腸道,可見上腹部脹滿疼痛,胃脘振音,嘔吐,痰稀,口幹或口渴,頭暈,腸鳴水樣,舌苔白或黃,脈滑。

(2)治療原則為溫陽化飲或攻泄水。

(3)傅貴疏肝湯。

8.懸掛飲料

(1)證候:水飲在脅肋間流動,絡脈不通,氣機不利,表現為胸脅脹痛,咳嗽吐痰,呼吸時疼痛加重,氣短氣短,舌苔白,脈沈。

(2)規則是攻擊喝水。

(3)柴枳半夏湯合顆粒棗謝飛湯。

9.飲過量

(1)綜合征是由於肺脾運化失職,水飲溢於四肢肌肉,表現為四肢疼痛沈重,甚至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或發熱,惡寒無汗,咳嗽,氣喘,痰多,舌苔白,脈緊。

(2)規則是攻擊喝水。

(3)小青龍湯。

10.至陰

(1)證候:飲水侵胸肺,肺氣上行,表現為咳喘、胸悶,甚至不能平臥,痰多如沫,面部浮腫,舌苔白膩,脈緊等。

(2)冷飲若用降肺,宜用溫肺化飲;脾腎陽虛,宜溫脾腎。

(3)靈肝五味江新湯。

痰證的病機是涉及機體多個系統的全身性病變,臨床癥狀多種多樣。只有區分局部和整體,定位臟腑,確定虛實輕重緩急,治療才能有的放矢,準確無誤。

  • 上一篇:脫肛應該手術治愈嗎?和痔瘡有關嗎?
  • 下一篇:如何處理燙傷和疤痕修復偏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