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治療胃腸神經官能癥的中藥配方
加味香連丸
主要功效:清熱利濕,散結止痛。
主治:大腸濕熱引起的痢疾,表現為大便帶膿帶血,腹痛墜下,大便急。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6g,壹日三次。
藥性分析:方中黃連,清熱燥濕,止瀉止痢,為君藥。黃芩、黃柏加強黃連的清熱燥濕作用,* * *為臣藥。白芍、當歸和用於止痛的血;延胡索延胡索理氣止痛;厚樸、枳殼、檳榔、木香行氣和中、散結止痛;吳茱萸溫中,燥濕止瀉,也作苦寒之品,為佐藥。甘草健脾,調和中焦,調和藥性。諸藥合用,起到清熱利濕、散結止痛的作用。
葛根芩連片
主要功效:舒筋清熱,止瀉止痢。
主治:用於腹瀉、體熱、煩渴、汙瀉;細菌性痢疾和腸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壹次3 ~ 4克,壹日三次。
藥性分析:方中重用葛根舒筋、健脾胃、清陽,為君藥;黃芩、黃連為清腸胃熱毒之臣藥。甘草藥性溫和,可以調整各種藥物,以便制成藥物。諸藥合為壹方,* * *起解表清裏的作用。
牛黃解毒丸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上火、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
用法與用量:口服。大蜜丸1丸壹次,每日2-3次。
藥性分析:方中的牛黃味苦、涼,入肝、心經,長於清熱、涼心、解毒,故為主藥。石膏粉味辛能散,氣寒能清熱,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黃芩味苦寒,清熱利濕,瀉火解毒;苦寒消退,清熱瀉火,通便,* * *為輔藥。雄黃和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桔梗味微苦,入肺經,宣肺利咽,* * *為佐藥。甘草味甘,性平,為調和諸藥之藥。諸藥合用,起到清熱解毒,瀉火的作用。
胃腸神經官能癥的食療調理
紅豆薏米飲料
將所需的兩種食材等比例準備好,然後浸泡。將準備好的食材壹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煨半小時,然後取出壹半汁液。煮沸30分鐘後,取出剩余的水,攪拌均勻後服用兩次,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利濕的作用。
曹劌祛濕湯
烏龜500克,豬肉200克,鮮茯苓250克,紅棗6枚。將烏龜、豬肉和茯苓紅棗壹起放入砂鍋中,煮3-4小時。
健脾祛濕湯
山藥(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冬淩草10克,豬胰腺300克(豬的跨月益),清水適量。將山藥、土茯苓、香茶菜、豬屎豆洗凈,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轉小火1小時即可飲用。
五華茶葉
木棉幹30克,金銀花30克,槐花20克,雞蛋花20克,葛根20克。將以上材料全部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400毫升煎熟。這種花茶可以清除大腸中的濕熱。
胃腸神經官能癥的癥狀和表現
四肢沈重,下午發熱更明顯,出汗也不緩解。
舌苔黃膩,脈數。
具體表現因濕熱部位不同而不同:
在肉體上,是濕疹或水皰治療;在關節和肌腱,有局部腫脹和疼痛。
但濕熱通常指濕熱入臟腑,尤其是脾胃濕熱,可見脘腹脹滿、惡心厭食、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脈數;
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中納差,或身目發黃,或寒熱交替,脈數;
膀胱濕熱表現為尿頻、尿急、少澀、疼痛;
黃濁;大腸濕熱可見腹痛腹瀉,甚至急性腹瀉,大便膿性,肛門灼熱,口渴。
猜妳喜歡:
1.十二指腸潰瘍的中醫藥治療
2.減肥保健茶完整配方
3.腸炎的治療方法
4.清腸通便的中醫偏方。
5.壹種治療腸功能紊亂的藥方
6.腸梗阻的中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