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的成因比較復雜,目前的研究主要與遺傳、紫外線照射、性激素水平變化、妊娠、化妝品使用不當等有關。
1.遺產
研究證明,黃褐斑有遺傳傾向,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黃褐斑。而且,深色皮膚比淺色皮膚更容易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2.紫外線照射
因為紫外線會增加酪氨酸酶的活性,刺激黑素細胞的分裂和增殖。因此,紫外線照射可誘發或加重黃褐斑。
3.激素變化
研究表明,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加,使黑色素細胞活躍,黑色素分泌增多,進而引起黃褐斑,故又稱妊娠斑。
此外,口服避孕藥、人工流產、月經周期紊亂、性生活不和諧等。還會改變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誘發黃褐斑。
4.其他人
化妝品使用不當;長期口服苯妥英鈉、氯丙嗪等藥物;患有肝病、內臟腫瘤等慢性病;長期的不良精神因素等等。
第壹,局部治療
1.氫醌及其糖苷衍生物
氫醌是治療黃褐斑的壹線藥物,常用濃度為2%~5%。建議每晚使用壹次。此外,氫醌與維a酸和糖皮質激素局部聯合應用可提高治療效果。
2.壬二酸
壬二酸常用來治療痤瘡,其實對黃褐斑也有很好的效果。常用濃度為15%~20%,早晚各壹次。與對苯二酚相比,壬二酸的作用更溫和,不良反應更少。
外用藥物治療黃褐斑短期內效果不明顯,需要堅持使用,壹般需要4~6周才有效果。
3.果酸的化學去皮
果酸化學脫皮治療壹般是每兩周1次,4~6次為壹個療程。但這種方法有壹定的刺激性,可能會引起炎癥後色素沈著,尤其是對於膚色較暗的患者。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
第二,口服藥物
1.維生素
比如口服維生素C和維生素E,維生素C可以防止多巴氧化,抑制黑色素合成,維生素E可以抗脂質過氧化,所以兩者合用效果很好。
2.氨甲環酸
口服氨甲環酸可以抑制紫外線引起的色素沈著,壹般連續服用1~2個月就會有效果。但服用該藥期間需要定期檢查血常規和凝血酶原時間。有血栓形成、心絞痛和中風病史的人不應使用這種藥物。
第三,光電療法
光電療法也是壹種治療黃褐斑的方法,如激光、強脈沖光等。需要根據皮損情況和病史選擇合適的光電療法。
需要註意的是,光電處理後皮膚屏障功能脆弱,需要做好保濕和防曬工作,否則可能會出現“防黑化現象”。
1.防曬
紫外線照射是誘發和加重黃褐斑的重要原因,所以壹定要做好防曬工作,比如塗防曬霜、戴口罩、戴帽子、打太陽傘等。
2.保護和修復皮膚屏障
黃褐斑患者應註意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如果皮膚屏障受損,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壹些抗過敏、保濕的醫用護膚品,幫助皮膚屏障修復。
3.避免服用光敏藥物和能引起激素水平變化的藥物。
服用光敏藥物後,皮膚對紫外線更加敏感,進壹步加重黃褐斑。因此,應盡量避免服用此類藥物,如磺胺類、噻嗪類、四環素類等。,必要時盡量在晚上服用;
我們也說過激素水平的變化會誘發黃褐斑,所以不要隨意使用能引起激素水平變化的藥物,比如口服避孕藥。
治療後,黃褐斑可使斑點消退、縮小或消失。如果要治療,建議妳去醫院皮膚科面診,由專業醫生診治。不要相信偏方和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