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義診活動總結:範文general 1?自市委開展“萬名幹部下鄉”活動以來,我駐XXX工作組在XXX召開了多次村“兩委”成員會議、全體黨員會議和群眾代表會議,傳達了此次“萬名幹部下鄉”活動的意義和要求,對XXX的現狀和存在的壹些問題進行了認真細致的了解和調研。 並初步掌握了XXX的基本情況:村民598人,* * *有5個生產隊,耕地1.078畝,村委會成員5人,黨員1.7人,年人均純收入4750元,主要來源於種植和打工。
?通過第壹階段的認真梳理和類比分析,XXX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是幹部思想不解放,責任心不強,團結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足。
?很多人觀念陳舊,創業意識淡薄。由於地理、資源、技術、市場的制約,老百姓還沒有跳出以種植為主,靠打工掙錢的傳統觀念。他們雖然有強烈的致富欲望,但不敢創業,致富的途徑也比較狹窄。
?第二,黨的活動開展得不好。
?第三,巡邏的範圍比較小。村級規章制度不健全。
?四是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別是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制度不夠完善。
?5.村裏衛生差,還有亂扔垃圾的。
?基於以上問題,駐村工作組正在協助村“兩委”研究解決具體措施,制定整改方案,力爭解決工作組駐村期間影響農民生產生活的不和諧因素,向上級黨委政府交上壹份滿意的答卷。
農村義診活動總結?美好生活第壹,健康第壹。以義診便民、定點合作為主題,由市委組織部牽頭,高職二附院骨幹醫護人員組成的專家義診隊,在各工作組的大力宣傳和組織下,利用每周六為漢壽朱家堡、天津靈泉等12鄉鎮的村民送藥。為期三個月的義診工作總結如下:
?開展的活動:
?1.為落實這項工作,我院領導高度重視,加強組織。不僅業務院長親自負責義診醫療團隊的工作,醫務處也具體負責組織,每壹次義診都有壹名院領導帶隊,保證工作效果。同時,要求廣大醫務人員加強理論學習,充分認識和理解農村義診工作的重要性,主動積極參與,切實提高偏遠農村村民的健康知識,糾正不良習慣。
?2.每次現場義診活動,莫名其妙來看病的患者都在村裏排起了隊。看到這壹幕,無論是暴雨還是酷暑,專家們不顧駕駛疲勞,立即投入到緊張的診療工作中,尤其是心血管內科,多為中老年患者。葉漢平教授、姚景炎教授耐心解答患者的每壹個問題,講解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方法,精心診治。耳鼻喉科教授孫繼平仔細檢查了患者的眼底和鼻腔,投入了足夠的熱情,進行了細致的診斷和治療。雖然天氣炎熱,每個診室都擠滿了人,但專家們以高度的責任感、愛心和耐心對待每壹位前來就診的患者。臨澧河口鎮三合村,專家們正在吃午飯。他們壹看到壹群病人來了,每個專家馬上放下飯碗,穿上工作服,仔細詢問和體檢。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留下病人的電話和行車路線,對病人認真負責。在為期三個月的巡診中,我院醫療隊共提供心電圖、婦科內外、五官檢查等10000余人次。對高血壓、糖尿病、白內障等疾病進行診斷,並對普查中發現的患者提供免費藥物治療,金額達10萬余元,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
?活動的意義:
?本次現場義診活動搭建了良好的醫患溝通信息平臺,為農民提供了便捷的就醫機會,真正解決了部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白衣天使的愛情贈送給了農民朋友,晚會的溫暖送到了農民朋友的家門口。同時擴大了我院的知名度,提高了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這三個月的巡診,我們發現農民的衛生保健知識相對薄弱,疫苗接種有待加強,義診在藥品和設備上有限,不能更好地滿足農民朋友的要求。我們向領導建議,通過義診與農民朋友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平臺。如果能定點合作,會更好的為農民朋友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農村義診活動總結?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院根據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衛生部等十四部委的通知精神,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深入開展健康下鄉活動”的號召,20xxx年4月、5月、6月、65438+10月、165438+10月,我們分別在牛欄山鎮、趙全營鎮、天柱鎮、後沙峪鎮、馬坡鎮、高麗營鎮、北石槽鎮、李橋鎮、仁和鎮九個鎮為村民開展義診活動。此次活動是我院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送醫生下鄉”號召組織的壹次為民舉措,受到了農民的熱烈歡迎,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現在我們將對農村的這兩項衛生活動作壹個總結報告:
?壹、義診團隊的組織和作用
?在100天的“送醫生下鄉”活動中,我院始終堅持每天出動兩輛醫療車,由15人組成的“義診醫療隊”。義診團隊的醫生都是我院的醫療骨幹,行醫多年。其中有我院各科室的學科帶頭人和高級醫護人員。
?在這次活動中,壹些義診專家不顧年老體弱、寒暑雨露堅持下鄉(如外科專家盧世英,主任七十多歲,副主任醫師),為解除農民疾苦無私奉獻,贏得了各級領導的支持和村民的認可。目前是我區壹支醫術精湛、服務熱情的義診隊伍,受到社會的關註和好評。
?據統計,咨詢和檢查人數為12827人,體檢人數為10323人。本次活動費用全部由我院資助,為患者節省費用900160元(見表1)。此次下鄉活動受到廣大村民的歡迎,既解除了村民的疾病隱患,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又增強了村民的健康意識和養生意識,使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疾病檢查。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定期體檢才能預防疾病,健康的身體才能投身生產建設,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實現全面小康。
?二、20xx年免費診所數量統計表(見附表二)
?第三,各科診療
?12827咨詢者和10323體檢者中,內科12322例;外科12242例;婦科8376例;8280例血糖檢測;心電圖檢查為10172例;10036例肝、膽、脾、胰、腎等腹部b超檢查。
?第四,統計案例
?在義診活動中,常見病比例:高血壓3562例;脂肪肝2976例;1982例糖尿病;婦科疾病2322例;1237肩周炎頸椎病;1263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肌勞損;471例膽腎結石;219例心肌缺血性心肌炎;子宮肌瘤等136例。
?五、義診活動敲響健康體檢警鐘。
?在這次義診中,我們感覺到人們的健康意識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村民都積極參與了檢查。但是也有很多共同的問題引起了我們的註意:www。
?1,健康意識差;
?我們檢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檢查發現是否存在潛在的疾病,以便及時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體檢不是指我們生病後的各種檢查,而是要定期進行全面的體檢。4月30日,在趙全英的馬家堡村義診中,81歲的村民李在做婦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她患有宮頸息肉,建議她進行治療。通過醫生的詢問,老人之前沒有做過體檢,對自己的病情壹無所知,而且覺得自己年紀這麽大了,小病有必要去醫院。直到現在,老人還是沒有來醫院。5月13日在後沙峪惠民營清瀾花園社區義診期間,村民劉在做婦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她的腹部被壓得很厲害。經b超檢查,發現其內填充有疑似腫瘤樣的不明實體(13.5cm,初診為子宮肌瘤),醫生建議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確診。經過了解,她只是覺得肚子很飽,沒有食欲,所以壹直沒放在心上。如果不是這次義診,她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病情的嚴重性。於是,當專家告知她的病情後,第二天她就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被確診為特大子宮肌瘤,並接受了手術。
?2.亞健康人群較多;
?針對這次體檢,我們發現農村有相當壹部分人處於臨床疾病的邊緣,亞健康人群很多,但往往這些人對此無動於衷。對於健康人來說,必須根據年齡和性別進行定期體檢。比如每年至少要進行壹次全面的體檢。
?3、婦科檢查害羞;
?活動中,壹些村的村民不願意做婦科檢查,有的婦女認為自己已經60多歲了,沒必要做任何檢查。其實這些認識都存在誤區。只有提高體檢意識,才能防患於未然。
?4、自力更生身體好,不用再檢查;
?很多人把體檢看得可有可無,也有人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其實體檢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驗證,不僅要按時做,檢查出問題後也要及時去醫院治療,不要等到病情嚴重了才後悔。
?六、“送醫生下鄉”義診活動真誠為民,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我院積極響應順義區文明辦、衛生局“開展健康下鄉活動”的號召,組織開展了送醫生下鄉義診活動。通過深入農村開展健康活動,及時發現了廣大村民的潛在疾病,向村民普及了健康知識,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
?這次義診活動是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動體現,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具體實踐,是積極響應順義區政府為民舉措,充分發揮醫療衛生單位聯系黨和人民群眾的紐帶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的實際體現。
?此次活動不僅收集了農民健康的基本信息,還為農民尤其是中老年人提供了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促進了農民對疾病的重視。此次活動充分體現了順義區精神文明辦和衛生局對農民的關心,加深了相關部門與農民的關系,為順義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活動中也存在壹些不足和局限。比如時間限制,不是每個鎮(村)都能去,有的鎮(村)會有意見;由於日常工作量的限制,不能給全村村民全部檢查,部分村民會不滿意,所以要求我們與村委會和村民溝通,爭取在2009年繼續開展“送醫生下鄉”活動,並在其他鎮(村)開展義診,為更多的村民體檢。
?總之,這次“送醫生下鄉”義診活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和贊賞,得到了農民的認可,為保障人民健康、創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