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麽是“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中,通過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基本學術能力、發展性學術能力和創造性學術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性”,主要是指學生經過教師壹段時間的教學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換言之,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效果的唯壹指標。我們用否定之否定的理論來定義,也可以得到去除無效教學就是有效教學的理解。那麽,讓學生失去重心的單調教學就要去掉,灌輸式的作秀式的磨時間教學法就必須去掉。有效教學主張教師要少說話,多集中註意力,學生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對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教”不是。二、教師實施有效教學要註意什麽?第壹,關註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有“物”的意識,不能“唱獨角戲”,因為沒有“學”,就沒有“教”。這就要求教師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壹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思想。這種發展是“全人”的發展,而不是某壹方面(如智育)或某壹學科(如語文、數學等)的發展。)第二,註重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時間觀念和效益觀念,既不能“跟著感覺走”,也不能把“效益”簡單理解為“用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或“時間多,效率高”。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不取決於老師教多少內容和時間,而取決於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的整合。第三,註重教學的可測試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明確的目標,並使目標盡可能可測量。在教學結束時,他們可以衡量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當然,不能簡單地說“可量化”的教學就是好的、科學的教學。有效教學既反對拒絕量化,也反對過度量化。要把定量和定性、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全面反映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教師的教學成果。第四,註重教學反思。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追問:“什麽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還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嗎?”諸如此類,這樣,我們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有效。三、如何實施有效教學(1)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是有效教學的保證。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1.準備課程標準和教材。學生備課時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既要防止超綱教學,又要有效實現教學目的。教材介紹的內容高度濃縮,基本是知識的總結。備課時需要精心加工,將本課程內容與社會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讓教材知識化、生動化、形象化。2.“鉆透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學中重點、難點的確定,是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分析、思考和教學經驗得出的。重點除了知識還包括技巧和方法。要意識到。在深入學習教材,明確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的基礎上,進壹步分析每個知識點的告別價值,即找出課堂教學的能力點,通過能力點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3.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要求準備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確定課堂教學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各有利弊,如:傳統啟發式是傳授知識的最佳教學方法。容易被學生接受,但不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於培養創造能力。雖然現代啟發式有利於訓練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能力,培養探索精神,但教學耗時長,速度慢。在備課時,我們應該盡力結合它們的優點,克服它們的缺點,形成壹個全面的啟發式教學程序。在方法的選擇上,要堅持“最優化”的觀點。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在方法應用上,要貫徹“啟發式”教學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備課的內容。學習有方法,但沒有固定的方法。找到正確的方法很重要。(2)正確處理課堂上的四種關系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備課是戰略問題,教學是戰術問題。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要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上要處理好四個關系。1.處理好重點、難點和壹般知識的關系。上課要突出重點,時間安排要分清主次,重點突出重要位置。特別是對於教學重點和難度相同的知識內容,要下功夫,在課堂上花更多的精力去解決。要突出重點,帶動壹般,不要孤立地講重點。關鍵知識和壹般知識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在課堂上,我們應該集中精力進行重點知識的教學,同時也不應該忽視壹般知識的教學。2.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以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目標。壹個好學生的能力可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是知識和能力不壹定成正比,能力也不會隨著知識的增加而自然形成。能力的形成是有序的,關鍵是教學指導思想是什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自覺培養,學生自覺配合,努力實踐,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協調發展。這裏需要強調主動教學和開放教學,千方百計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社會聯系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學科活動。只有在活動中,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養和提高。3.處理好教法和學法的關系。在課堂上提倡教法和指導學法是教與學的辯證關系。“學”是“教”的基礎,“教”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學”。因此,要把學法融入教學過程,以學法為目標改革教學方法,把教學效果體現在學習結果中。我們強調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在於學生,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取決於能否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需要壹定的方法。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註重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有很多種,每壹種都有自己的優勢。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各種教學方法要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和實踐來改進和鞏固自己的學習方法。4.處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系。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其註意力、學習興趣、學習情緒等非智力因素有關。因此,教師在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同時,也重視學生智力的培養。要重視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輕松舒適地學習;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老師要把母愛傾註到學生身上,讓他們打起精神,快樂學習。教師幽默的教學風格也能吸引學生的註意力;情境教學是影響學生興趣、情感和註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3)優化練習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練好“方子”,“對癥下藥”,比“亂用藥”有用得多。每壹次鍛煉都像壹張藥方,要有壹定的針對性。每次教學的目標、重點和難點成為實踐設計的導航。設計的習題既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重點和難點,又要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提高能力。值得壹提的是,我們很多老師對練習的細化和優化認識不夠,以為練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於是,學生們被題海戰術壓得喘不過氣來,以至於他們又累又苦,整天埋在作業堆裏。久而久之,學生智力麻木,對學習不感興趣,只是單純的害怕或厭惡。這是有效的教學嗎?第二,做法有“味道”。練習有“味道”,這意味著練習的設計應該有壹定的生活、樂趣和思考的味道。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真正回歸生活的實踐,會讓學生覺得離學習很近,處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實踐還有點意思,學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就會陡增。而壹定的思考味道,對於那些喜歡動腦子的同學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興奮劑。所以,有“味道”的色彩鮮艷的習題往往能吸引學生,習題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第三,實踐有“層”的學生,由於個體差異,接受能力和思維空間總是有差異的。因此,習題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造壹定的“層次”,讓學困生“吃好”,中等生“吃好”,優秀生“吃好”。四、練習“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理解事物的過程中確實會遺忘。遺忘對知識的掌握和思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學生往往會因為遺忘而產生思想上的幹擾或障礙。所以在實踐中要把握好“時機”。教師應該在知識被遺忘之前組織學生練習他們所學的知識。同時,“艾比努爾遺忘曲線”證明了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教師練習每個知識點的間隔時間也要有短有長,這樣才能保證練習的最佳效果。總之,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使得習題的設計多樣化。教師要因人因材施教,優化設計每道習題,讓習題真正發揮最大效用,讓學生變“我要練”、“我愛練”、“我會練”。這樣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門話題,也是歷史遺留的難題,需要我們壹線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實踐、探索、總結、追求。為了每壹個孩子的進步和發展,為了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必須思考,我們必須改革,我們必須進步和發展。
上一篇:夫妻宮有什麽不好的地方嗎?夫妻宮代表什麽?下一篇:?老人皮膚癢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