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老人皮膚癢怎麽辦?

?老人皮膚癢怎麽辦?

健康導讀:無論哪個季節,我們的患者永遠是醫院科室的主力軍,特別多。去診所的老人90%都歸咎於不清洗,這顯然是不對的,因為有的人壹天洗兩次澡,但還是會有問題。所以老人皮膚癢?然後呢。

為什麽老年人皮膚會癢?

老年瘙癢與內臟功能障礙密切相關。老年人,血虛,血虛引風,風燥,風癢;或者肝腎陰虛,精血不能滋養肌膚,陰虛血燥瘙癢。所以老年人很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的癥狀,尤其是洗澡或睡覺後,會感覺四肢和身上發癢,越撓越癢。

1首先要盡量減少洗澡次數,防止皮膚表面油脂流失。皮膚受損後,抵抗力會降低,瘙癢會更嚴重。

2、天氣幹燥,平時要多喝水,補充身體和皮膚的水分流失,渴了記得喝水。

3.平時可以適當塗抹保濕護膚品,防止皮膚在環境的影響下持續幹燥。

4.飲食中盡量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蔔、白菜、花生和芝麻等堅果、蘑菇等。如有必要,也可遵醫囑補充適量的維生素。

5、皮膚瘙癢,尤其是平時,要註意防止抓撓。皮膚被抓破後,會更容易受到損傷,損傷的皮膚更容易感染。關鍵是要盡早用藥,防止病情發展得更嚴重。

治療老年人皮膚瘙癢的處方

治療皮膚瘙癢的處方1:中藥

當歸10g、生地10g、川芎10g、白芍10g、紅花6g、茜草10g、白鮮皮10g、防風10g、荊芥10g。

每天壹劑,持續7天。當晚睡個好覺,服用壹周,恢復如常。註意飲食,睡眠,少用堿性肥皂。處方中當歸、桃仁、紅花、川芎活血養血,白鮮皮、苦參、蟬蛻、茜草、雞血藤、生地涼血活血,起到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的作用。

治療皮膚瘙癢的藥方2:藥醋療法

取苦參100g,加入適量食用白醋,浸泡3-5天。每天洗澡時,在洗澡水中加入30 ~ 50ml苦參醋泡澡,或用棉簽塗抹在癢處,每天2 ~ 3次,連續5 ~ 7天。

治療皮膚瘙癢的藥方3:足浴療法

取10克苦參、腳氣、蛇床子、蟲衣、紫草、防風,加水煎煮取汁,放入浴缸中,趁熱泡腳,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鐘,每日1劑,共5-7天。

治療皮膚瘙癢的處方4:

取蒺藜、何首烏,研成細粉,裝瓶備用。每晚沐浴後,取本品適量,加少許米醋調成稀糊狀,敷於兩腳心湧泉穴,用敷料包裹,用膠布固定,每晚敷用,第二天早上取下,7 ~ 10天。

治療皮膚瘙癢的藥方5:藥浴療法

取荊芥30克、防風30克、苦參30克、絲瓜絡30克、蛇床子30克、當歸30克,加水煎煮取汁,放入浴缸中洗浴,每次10-20min,每日2-3次,每日1劑量,共5-7天。

治療皮膚瘙癢的藥方6:大棗綠豆

大棗20枚,綠豆100g,豬油1湯匙,冰糖適量,加水熬煮至綠豆開花即可服用。每天服用1劑量分幾次服用,壹般服用1周止癢。

治療皮膚瘙癢的藥方7:臍療

取紅花、紫草、梔子、大黃,研成細粉,加入適量冰片,混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少許粉末,加凡士林調成糊狀,敷於肚臍孔處,用敷料包裹,用膠帶固定。每天換藥1次,持續1 ~ 2周。

治療皮膚瘙癢的處方8:醋加甘油

醋中含有的酸和醛會擴張毛細血管,對皮膚有* * *作用。甘油軟化皮膚並保持水分。配置方法:將白醋和甘油以3: 7的比例混合,1每日1次或每周2-3次,沐浴後立即塗於患處。

治療皮膚瘙癢的藥方9:酊劑療法

取何首烏、雞血藤、烏梢蛇各20克,加入適量上等白酒浸泡1周。每天洗澡時,加30 ~ 50毫升藥液在洗澡水中洗浴,連續5 ~ 7天。

治療皮膚瘙癢的秘方

1,脾宣湯

生地30克,當歸、赤芍、黃芩、苦參、蒼耳子、白鮮皮、地膚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量,每日2次。

涼血潤燥,祛風止癢。血屬燥熱,故方中用生地、當歸、赤芍涼血潤燥;黃芩和甘草。蒼耳子、苦參、白鮮皮、地膚子祛風除濕、清熱止癢。諸藥合用,有涼血潤燥,祛風止癢之功效。

適應癥:泛發性神經性皮炎、瘙癢、丘疹性濕疹。癥狀有嚴重瘙癢、紅色丘疹、舌紅、苔薄白或薄黃等。

2、當湯變黃

當歸12 ~ 15g,熟地黃、黃芪、蒺藜、川芎、荊芥、白芍10g,何首烏30g,防風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量,每日2次。濕熱重者加黃柏、黃芩、薏苡仁;重感冒者,加桂皮、附子;陰虛者,加玄參、麥冬;如有血瘀,加丹參;如果風大,加蟬蛻、白鮮皮;陽虛者,加淫羊藿、仙茅。

補腎養肝,益氣固表,養血祛風,潤膚止癢。方中以何首烏滋補肝腎,益精血;黃芪有益健康,固表;當歸、川芎、白芍活血祛風;刺蒺藜善分血,疏肝解郁,散肝經內熱,止皮膚瘙癢;與荊芥、防風配伍,能進入肌表,驅散感冒,增強止癢效果。諸藥合用,具有活血祛風、潤膚止癢的功效。

適應癥:老年性皮膚幹燥、脫屑引起的瘙癢。

3、兩份湯

熟地黃、生地黃、赤芍各10克,當歸10 ~ 12克,川芎6 ~ 9克,女貞子、枸杞子、玉竹、麥冬、菟絲子、浮萍、防風、防己、枳殼各10克,黃芪、何首烏、枳殼。水煎服,每日1劑量,每日2次。

養血滋陰,潤膚祛風止癢。此系陰血不足,血虛風燥,皮膚營養不良所致,故用當歸、熟地黃、何首烏養血。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生地、麥冬、玉竹滋陰潤膚;防風、蒺藜、浮萍祛風止癢;加入赤芍、川芎涼血活血,達到活血祛風自熄的效果。攻補並舉,以補為主,起到養血滋陰潤膚、祛風止癢的作用。

適應癥:全身瘙癢。

4.馮諼湯

生地30g,玄參12g,丹參15g,當歸、白芍、茜草、紅花、黃芩、苦參、蒼耳子、白鮮皮、地膚子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量,每日2次。

養血和營,祛風止癢。血虛風燥。因此,在處方中使用生地、當歸、白芍和丹參來養血和調和營養。玄參、甘草滋陰潤燥;茜草、紅花促進血液循環;黃芩除濕清熱;苦參、蒼耳子祛風除濕;白鮮皮、地膚子除濕止癢;諸藥配伍,起到養血、調和營養、祛風止癢的作用。

適應癥:泛發性神經性皮炎和皮膚瘙癢。證候表現為皮損增厚浸潤,瘙癢劇烈,舌淡,苔薄白。

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皮膚瘙癢會加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與人的年齡增長有關,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的機能會趨於減緩和減弱,從而使人體的血液循環變差,相應的人體皮膚保水能力也會下降。壹旦人體皮脂分泌減少,幹性皮膚最容易瘙癢。所以家裏有老人的人要註意老人的皮膚問題。

、、、、

  • 上一篇:如何實施“有效教學”
  • 下一篇:墨魚幹的食用方法和做法大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