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與方法1.1壹般資料本組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齡37-48歲,平均41歲,病程14-32個月,平均18個月。5例發生在踝部;1例發生在膝關節,1例發生在髖關節;均表現為關節區附近逐漸生長的淺表軟組織腫塊,其中1例有明顯的踝部疼痛伴淺靜脈擴張。臨床上滑膜瘤3例,滑膜肉瘤1例,滑膜囊腫1例,2例診斷為彌漫性腱鞘巨細胞瘤。1.2壹般檢查和影像學檢查7例患者均抽血查血象、肝腎功能、心肌酶學、血沈,均正常;病變區胸片未見明顯骨質破壞,胸片和b超檢查未見遠處轉移。1.3的組織病理學檢查,7例均為腫瘤標本。肉眼觀察:腫瘤呈灰黃色3例,棕黃色3例,略呈灰白色1例。腫瘤最大直徑約7厘米,平均約4厘米。顯微鏡下,腫瘤呈大小不等的結節狀結構,被纖維組織分隔,細胞豐富。主要由單核和小組織細胞組成,散在多核巨細胞、泡沫細胞、炎性細胞和含鐵血黃素,其中65,438+0例顯示殘留腺泡腔和絨毛結構。免疫組織化學:CD68、α1-AT、溶菌酶和波形蛋白陽性;S-100,EMA和CD34均為陰性。1.4治療7例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手術傷口愈合後給予放療。放療采用60Co γ射線或6MV-X射線,照射野在腫瘤邊緣外2 ~ 3 cm(平均2.5cm),但應盡可能保護關節等重要結構,常規分次照射,總劑量DT 50 ~ 56Gy/(5 ~ 5.5)周。結果7例患者均接受了手術及術後放療,1例患者放療後19個月復發。復發竈位於放射野邊緣。再次手術和放療後,無瘤生存期為6年。其余6例無復發或轉移。所有病例均隨訪5年以上,其中1例隨訪22年,3例隨訪10年以上。7例接受放療的患者放療後未出現嚴重並發癥。本組7例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均接受放療。由於本病的局部侵襲性特點,放射治療的野比正常良性病變大,其野邊界在腫瘤邊緣外2 ~ 3 cm(平均2.5cm)。其中1患者術後+放療後19個月復發。再手術+放療後6年無瘤,其余6例隨訪5年以上,其中1例隨訪22年,3例隨訪10年以上。無復發、轉移或嚴重放療並發癥,提示術後放療對控制復發極為重要。可見單純D-TGCT手術復發率高,最佳治療方案為手術加放療。
上一篇:水牛尿可以治牙痛嗎?聽說它嘴裏有水牛尿。下一篇:天涯嶽明島真的能堆到100%嗎?傷害命中100%暴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