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主要侵染果實,但也侵染棗吊、棗葉、棗頭和棗砧。起初是淡黃色斑點,斑塊中間有凹點,後來斑點擴大,連片,造成紅褐色落果。生病的水果嘗起來很苦。
該病為真菌病,病孢子主要通過風、雨、蟲傳播,從傷口、自然竅或直接通過表皮侵入。它可以在幼果期感染,但通常在果實接近成熟和收獲時才會發病。雨季前期,強降雨,或連續降雨,連續降雨,田間空氣濕度大時,發病早,病情重。
2.棗縮病又稱“腰病”,在北方棗區稱為“燒茄子”病。受害果實大多在腰部出現淡黃色水漬斑,然後變成暗紅色,無光澤。後期病果逐漸皺縮下垂,果皮皺縮,故稱縮果病。
縮果病主要是細菌性病害。病菌主要通過風雨傳播,從水果表面摩擦造成的傷口侵入,蟲害造成的傷口也會導致細菌侵入。
棗縮果病的發生與果實生長期密切相關。壹般從果梗變紅(紅圈期)到1/3果實變紅(著色期),果肉含糖量在18%以上,溫度在23-26℃時,病害進入高峰期,特別是在連陰雨或皺夜雨的天氣,最容易發生流行和災害。
3、疾病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和細致的花園清潔。剪除樹上遺留的棗掛、病蟲枝和枯枝,清理掉落的棗掛、棗葉等。結合基礎施肥,埋在施肥坑底部,冬季深挖,去除病源。
(2)加強棗園的綜合管理。增加有機肥和碧卡菌肥的施用,活化土壤,提高肥力,增強樹勢。
(3)在病害高發期或雨季前噴施巴尼達碧卡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可適當搭配真菌或細菌類化學藥劑,可在防病治病的基礎上使果樹復壯,促進傷口愈合,改善口感和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