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業的角度來看,也有“夏谷黃”“各場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入夏後,連綿的秋雨經常光顧我們,農民要特別註意天氣預報,抓住每壹個晴天,不失時機地做好秋收工作。
夏季的節氣處於由熱到涼的交替期,自然界的陽氣趨於收斂,人體的陰陽盛衰也隨之變化。這時候日常的生活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進入秋季養生,首先要調整的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們所期待的。但歷代醫家和保健專家對睡眠保健的重要性卻鮮有人知。事實上,科學的保健需要全面掌握睡眠的規律和方法。
中醫睡眠理論建立在形神統壹的唯物主義基礎上,認為睡眠和失眠是人體陰陽統壹的功能狀態,是壹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包括幾個方面:
壹、晝夜陰陽消長決定了人體的嗜睡程度。由於天體的運動,自然界處於陰陽的盛衰之中,表現為晝夜的交替,白天為陽,夜晚為陰。而且人體的陰陽之氣也隨著消長而變化,所以有絞殺和嗜睡的交替。陽為主導,陰為主導。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靈樞營養生會》說:“當陽入陽,陰盡,夜半,開大會,眾皆臥,命謂陰;平丹陰疲陽怒。若無自性,則同天地。”《零樞·口問》對此進壹步解釋為:子夜“陽盡,陰滿,則目澀”;白天“殷琦疲,楊琪豐,故尷尬”;
二、睡眠的生理基礎是營衛運行;人嗜睡的變化是基於人體營氣(營氣即行於脈中之氣)和衛氣(衛氣即行於脈外,具有防禦功能的氣)的運行,其中衛氣的運行最為相關。《靈舒威行氣》雲:“在體五十周壹日壹夜,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夜”。《靈樞營養生會》也有同樣的說法:“行於二十五度陰,二十五度陽,分晝夜,故氣起於陽,止於陰”。這裏的“起床”是指起床,入睡。可見,當衛氣在陰中運動時,陽氣衰竭,陰氣充沛,所以身體安靜困倦(人體進入相對靜止狀態,想睡覺);走在陽裏,陰盡陽滿,於是身體動了,醒了(人體進入動態,醒了)。所以人體的睡眠和清醒都是由心來指揮的,心靜了就困,心動了就別扭;情緒太多,難以入眠。
現代醫學研究把睡眠分為四個階段:①入睡,②淺睡,③中度深睡,④深睡。進入第壹、第二階段時,處於朦朧狀態,容易被喚醒,第三、第四階段處於深度睡眠狀態。壹般來說,睡著的時候不容易被吵醒。
秋季保健之所以強調保證睡眠時間,是因為睡眠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馬王堆出土的醫書《十問》說:“夫臥而生民,非事也。比如以食物為生的人,如鳥、鵝、霜(鸛)、蛇檀香(鱔魚)、魚和龜、蠕動(蠕動)的人、以食物為生的人(必須)。所以,壹個過去(晚上)不躺下,不會持續壹百天。可見,不僅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睡眠。也就是說,沒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睡眠的作用包括五個方面:
第壹,消除疲勞
在睡眠中,人的精神被保存在五臟之中。五臟舒暢,氣血就會和諧,體溫、血壓、心率就會相對降低,呼吸、內分泌也會明顯減少,從而使代謝率降低,體力恢復。
第二,保護大腦
睡眠時大腦的耗氧量大大降低,充足的睡眠有利於腦細胞能量的儲存,有助於恢復精力,提高大腦效率;
第三,增強免疫力
睡眠不僅是智力和體力的再創造過程,也是疾病康復的重要手段。睡眠可以產生更多的抗原和抗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所以現代醫學往往把睡眠作為治療頑固性疼痛和精神疾病的壹種療法;
第四,促進發展
睡眠與兒童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兒童在睡眠中生長速度增加較快,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是兒童身高增長的條件之壹;
五、有利於美容。
睡眠對皮膚健身的影響很大。這是因為在睡眠過程中,皮膚表面分泌和清除的過程加強,毛細血管循環增加,皮膚再生加快,使過度勞累引起的面部憔悴和皮膚細紋在睡眠中得到恢復。所以睡眠也是皮膚美麗的基本保證。
在此,我要特別提醒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會出現氣血陰虛,白天睡眠不好,晚上睡眠不好的現象。古代養生專家說:“睡眠少是老年人的壹大毛病”,《古今顏佳》認為老年人應該“困了就睡”,這符合養生的觀點。此外,古人在睡眠養生中也強調經絡睡眠的重要性(即每天中午和中午入睡),認為中午陰陽相遇,盛極衰,體內陰陽失衡,需要靜臥等待天氣恢復。現代研究發現,晚上0點到4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下降到最低點;中午12到13,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候。統計表明,老年人中午睡覺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因此,經絡睡眠不僅具有防病保健的意義,而且符合養生的原則。
如果能正常進入第四階段睡眠,大腦會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這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秋季健身的重要方式之壹。
夏季宜吃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扇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牛奶等。
參考食譜:
芝麻菠菜:
【食材】新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
【做法】將菠菜去根,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用冷水浸泡。冷卻後取出瀝幹水分,切成段,放入盤中,分別加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然後在菠菜上撒上芝麻。
【功效】補益肝腎,開胸潤燥。
青椒拌豆腐:
【食材】豆腐1、青椒3、香菜10g、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冷卻,切成1 cm見方的丁。將青椒用沸水焯壹下,切碎,芫荽切碎。攪拌豆腐,青椒,香菜,香油,鹽,味精等。,並把它們放在壹個盤子裏。
【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特別適合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
百合蓮子湯:
【食材】幹百合100g,幹蓮子75g,冰糖75g。
【做法】百合浸泡過夜後,沖洗幹凈。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幹凈。將百合、蓮子放入清水鍋中,大火燒開,加入冰糖,文火煮40分鐘。
【功效】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食材】生百合60克,蜂蜜2湯匙。
【做法】百合用清水洗凈後放入碗中,澆上蜂蜜,放入蒸籠蒸30分鐘,或曬幹或風幹。睡前吃七次。
【功效】清心安神。適合睡眠不安,容易被驚嚇驚醒的人。
提醒您,此偏方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