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治療難度較大。因為發病的關鍵因素是免疫功能紊亂,所以治療的重點應該是調節免疫平衡,而不是改善臨床癥狀。這是絕大多數臨床醫生和患者對慢性蕁麻疹治療的誤區,而慢性蕁麻疹的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需要足夠的療程。所以對於患者來說,治療要和醫生密切配合,不能急於求成。妳應該找這方面的專家進行治療。必須做壹些必要的檢查。不要害怕花錢。妳也要和醫生密切配合,找到可能的發病原因。該病的治療應與治療和護理相結合。我們來看看(1)避免撓:這個動作不僅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撓越癢。當妳在局部抓撓時,會使局部溫度升高,釋放更多的血液。使病情惡化(2)。不要熱敷:熱敷可以使局部瘙癢暫時消失,但高溫會使血管擴張,釋放更多的過敏原,很可能反復誘發蕁麻疹。(3)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或服用維生素C和B組,或B組中的B6..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橙子、蘿蔔、綠豆、果仁等。(4)勞逸結合享受生活:註意休息,不要勞累,適量運動。因為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傳導通路是壹樣的,精神狀態嚴重影響疾病的發病和治療,治療期間妳要參加壹些娛樂活動。以上是
得了蕁麻疹需要註意什麽?慢性蕁麻疹應該多吃什麽?
蕁麻疹是體質問題,根治並不容易。所以蕁麻疹患者在吃藥的同時要學會如何應對,這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日常調養也要註意幾個原則:
1.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或服用維生素C和B,或B組中的B 6..
2.多吃堿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橙子、蘿蔔、綠豆、果仁等。
3.多休息,不要累,適量運動。
得了蕁麻疹應該註意什麽?
蕁麻疹又稱丘疹,是壹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1)病因和發病率
蕁麻疹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是某些物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血管神經功能障礙。常見的相關因素如下:
1.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蝦、蟹、蛋、奶等都不能吃。
2.吸入物,如各種花粉、灰塵和煙霧。
3.藥物,如青黴素、鏈黴素、磺胺、血清和疫苗。
4.各種感染,如細菌、病毒、黴菌和寄生蟲。
5.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懷孕、更年期等。
6.物理化學因素,如冷、熱、風、光和壹些化妝品。
7.動物和植物,如臭蟲、蟎蟲、蕁麻和野葛。
8.遺傳因素,如過敏和免疫功能障礙。
(2)病人的表現
多起病突然,先出現劇烈瘙癢,繼而出現大小不壹、形態各異的紅色、膚色或蒼白色風團,皮疹迅速起而消失,消退後不留痕跡。壹天之內可以反復發作。皮疹可擴散至全身或累及粘膜。如果涉及消化道,可能會出現上腹痛、惡心和嘔吐。呼吸系統受累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和胸悶。少數病人伴有發燒。急性蕁麻疹是短期發作後消失的那種,慢性蕁麻疹是復發3個月以上的那種。
(3)家庭維護
這種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找到過敏原,通過逐步脫敏療法達到根治的目的。目前很多醫院都開展了不同食物、藥物、動植物的皮膚過敏試驗,或者不同化妝品、接觸物的皮膚斑貼試驗,尋找過敏因素。蕁麻疹患者,如果有條件,應先去醫院尋找致病因素,以便去除或避免接觸這些因素。
1.家庭用藥
(1)內服藥物:常用維生素C 0.2g,每日口服兩次。路丁20毫克,壹日三次口服。抗過敏藥,常用安泰樂25 mg,壹日三次或苯海拉明25 mg,壹日三次。也可口服賽庚啶2-4 mg,每日三次。頑固者用撲爾敏4 mg,每日4次,和氰200 mg,每日4次,聯合用藥,效果更好。近幾年的壹種新藥,Cismin 10 mg,每日口服1次,對慢性蕁麻疹療效顯著。全身性皮損患者,可靜脈註射10%葡萄糖酸鈣10 ml,每日1次。如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或嚴重癥狀,應立即皮下註射0.1%腎上腺索0.5-1.0 ml。
(2)外用藥:常用1%酚爐甘石洗劑或1%薄荷酊外敷,每日3-4次。
2.中藥和偏方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每日1劑。
(2)桃葉、艾葉30g,明礬15g,鹽9g,煎服、沐浴,1-2次,每日1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65438±05g,洋蔥65438±0,水煎,每日65438±0劑。
3.營養和飲食
飲食宜清淡,避免魚、蝦、蟹、羊肉、酒等辛辣食物。
(4)註意事項
1.患者平時要註意觀察過敏原。如果他們發現某種食物或藥物過敏,應立即停止使用,並盡量避免接觸可疑的過敏原。
2.指甲要剪短,不要用力抓,否則會造成皮損明顯加重,瘙癢嚴重。
3.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患者可服用2片果導片,將番瀉葉放入適量開水中沖服,每日2-3次。
4.室內應保持清潔幹燥,禁止花卉,不得噴灑來蘇兒、敵敵畏等化學物質,以免致敏。
5.患者在做脫敏治療時,壹定要在醫院進行,同時要準備急救藥物,如腎上腺素、酚那明、地塞米松、氧氣等,以便及時搶救。
6.司機和高空作業人員在工作期間禁止使用撲爾敏、苯海拉明、安痛定等抗過敏藥物,以免因頭暈、嗜睡而發生事故。
(5)預防常識
1.過敏體質的人要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藥物、植物、化學物質,減少過冷、過熱、暴曬的* * *情況。
2.保持規律的生活,性格開朗,積極治療胃腸和內分泌疾病。
3.盡快清除體內感染病竈,如抗感染、蛔蟲清除等治療。...& gt& gt
慢性蕁麻疹要註意什麽?
慢性蕁麻疹的出現表明歷史悠久,很難找出過敏的原因。這是壹種非常嚴重的過敏性疾病。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給顧客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折磨。嚴重者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甚至引起窒息,危及生命。因此,患有慢性蕁麻疹的顧客在日常生活中壹定要多加註意,以免再次誘發慢性蕁麻疹的癥狀。慢性蕁麻疹的註意事項1。慢性蕁麻疹平時要註意觀察過敏原。如果發現某種食物或醫療產品過敏,應立即停止使用,盡量避免接觸疑似過敏原。2.室內應保持清潔幹燥,禁止花卉,不得噴灑來蘇兒、敵敵畏等化學物質,以免致敏。3.指甲要剪短,不要用力抓,否則會造成皮損明顯加重,瘙癢嚴重。4.註意飲食清淡營養,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不吃辛辣食物,多吃含維生素c的堿性食物。為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患者可服用2片果導片,將番瀉葉放入適量開水中,每日2-3次。6.司機和高空作業人員在工作期間禁止使用撲爾敏、苯海拉明、安妥樂等抗過敏產品,以免因頭暈、嗜睡而發生事故。7.慢性蕁麻疹客戶家長要準備好急救物品,如腎上腺素、酚那明、地塞米松、氧氣等,以便及時搶救。這些預防措施應遵循每個客戶與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雖然嚴重,但也不是不能解決。只要能遠離過敏原,從根本上改善過敏體質,註意這些細節,就能預防慢性蕁麻疹的復發。標簽:蕁麻疹
蕁麻疹應該註意什麽飲食
蕁麻疹是壹種常見的皮膚病,以瘙癢和風團為特征,通常由過敏和非過敏機制誘發。約15%~25%的患者壹生中患過蕁麻疹,80%~90%的蕁麻疹找不到外因。這些患者傳統上被稱為慢性特發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平均病程為3~5年,部分患者可持續20年。
蕁麻疹的疾病分類
疾病的分類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其發病機制,指導治療。根據病史和實驗室檢查,蕁麻疹可分為過敏性蕁麻疹和非過敏性蕁麻疹,其中過敏性蕁麻疹又可分為IgE介導的蕁麻疹和非IgE介導的蕁麻疹。這種深入分類的目的是嘗試特異性免疫療法治療IgE介導的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炎癥細胞的浸潤方式類似於過敏原誘導的延遲相反應,表現為淺表血管周圍炎癥。然而,細胞因子分泌模式{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5(IL-5)和r-IFN)}表明Th0或混合th6+0/Th2反應模式,而不是簡單的Th2反應。
抗IgE抗體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前沿科學:
目前,對蕁麻疹發病機制研究最多的是自身免疫性理論,自身免疫性蕁麻疹的發病越來越受到臨床蕁麻疹研究的重視。雖然組胺被認為是蕁麻疹發病過程中最重要的介質,但急慢性蕁麻疹患者服用抗組胺藥後很快就會消失,蕁麻疹也隨之緩解。根據上述IgE介導的免疫理論,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和向組織循環或趨化的嗜堿性粒細胞是組胺產生的兩個主要來源,而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表面存在IgE高親和力受體,過敏原結合可導致後者交聯,誘導細胞內主要炎癥介質組胺的釋放。組胺和其他介質也可以通過非過敏機制釋放。除組胺外,其他肥大細胞介質(白毛癥)也在蕁麻疹中起作用。
有研究認為約2/3的慢性蕁麻疹與自身免疫有關,有足夠證據證明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體內存在功能性抗IgE受體抗體和/或可使皮膚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脫粒的抗IgE抗體。在急性發作時,約58%的患者存在IgE分子的自身抗體,25%的患者存在抗IgE抗體,血清中IgE抗體的升高是組胺等炎癥介質分泌的主要原因。壹些病例報道了抗IgE抗體和抗白三烯制劑在治療壹些慢性蕁麻疹中是有效的。
蕁麻疹的治療
蕁麻疹的嚴重程度和臨床類型差異很大,治療方案要個體化。與其他過敏性疾病壹樣,如果有明確的過敏原,治療計劃應包括避免接觸過敏原。
臨床治療蕁麻疹常用的藥物是抗組胺藥。1代如撲爾敏能有效減輕癥狀,減少皮損數量,但有嗜睡、抗膽堿能等不良反應。第二代如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等鎮靜作用較弱,是目前臨床壹線用藥。但我們會發現,抗組胺藥對蕁麻疹起效快,但服藥後可控制,不服藥仍會發生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藥物治療時斷時續,至今仍無法擺脫蕁麻疹。近年來,通過對過敏性疾病和IgE介導的過敏的研究,抗IgE抗體免疫療法已被引入壹些慢性過敏性疾病,如慢性蕁麻疹、特應性皮炎(濕疹)、常年性鼻炎和咳嗽變異性哮喘。
康敏源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過敏反應。將人樹突狀細胞與調節白細胞介素(IL-12)分泌的抗過敏益生菌Th1共培養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株。康敏源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和非致病微生物,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壹步促進免疫耐受。唾液乳桿菌具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降低體內IgE濃度,使過敏原不能與體內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壹系列過敏生化反應。......& gt& gt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有哪些註意事項?
慢性蕁麻疹多由過敏引起。建議去醫院做個過敏原檢測,看看自己是不是對那些東西過敏,以後盡量避免。蕁麻疹也叫“皮疹”。這是壹種常見的皮膚病。皮膚上有大小不壹的皮疹(腫塊)時,用手摸會有壹點硬硬的感覺,有瘙癢和腫脹。風團表面可見毛孔,輕撓皮膚可出現略高於皮膚表面的紅印。這是因為血管中的細胞和液體從血管中滲出。患者皮疹突然出現,消失很快,消失後不留痕跡,但容易復發,壹天可出現幾次。蕁麻疹的特點是:多由過敏反應引起,最常見的可疑原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
蕁麻疹的護理
1,先找出導致這種皮膚問題的過敏原。
2.避開致病環境。可以試著回憶壹下在什麽環境下或者吃過什麽食物之後,然後盡量減少以後再次接觸的機會。
3、皮膚要保持清潔幹燥,防止二次感染。
4、指甲要剪短,應盡量說服他們不要用手去撓。
5、皮膚癢的時候,可以塗壹些止癢的藥物,比如白洗液或者爐皮洗液。
6、飲食上要註意避免食用與蕁麻疹有關的食物,如魚肝油、蝦、雞蛋等。牛奶等動物蛋白俗稱“毛”。多吃青萊和碳水化合物食物。盡量少吃性食物。
7.蕁麻疹可以補充康敏源抗過敏益生菌,抗IgE抗體,調節過敏體質。非常適合寶寶服用,沒有副作用,還能提高免疫力,改善胃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