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大豆葉斑病的癥狀
1,葉部病害。壹般先發生在植株下部的老葉上,逐漸向上蔓延。初期病變較小,紫紅色至紫紅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發展後受靜脈限制,形成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大小不壹,直徑3 ~ 18mm,紫紅色至紫褐色,邊緣灰褐色,隱有環紋(與煤黴菌不同),病與健界限明顯(與煤黴菌不同),後期中部呈深灰色,灰黑色黴菌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密集生長於葉背面。後期病斑合並,或葉片枯萎,嚴重影響結莢產量和持續結莢能力。
2、莖蔓感染。病變為紫紅色、多角形或不規則形。
3.豆莢被感染了。出現壹大片紅褐色病竈,病竈中心呈深褐色,後期有密集的灰黑色黴菌層。
二、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
選擇大而飽滿的種子,用1%福爾馬林浸泡20分鐘,播種前再用45℃溫水浸泡10分鐘,洗凈。播種前2-3天左右,清水浸泡3-4小時,30℃催芽,種子發芽時播種。
2.清理農村
收獲後,清理田地,收走病殘,焚燒,深耕翻土,有條件的實行輪作。
3.加強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做好以肥水為中心的栽培管理,科學肥水,提高植株抗性,及時防治邊色,噴施化學農藥。
4.化學防治
在發病初期,可及時噴藥控制病情。該藥可根據病情、苗青和天氣情況,交替噴灑百菌清+托布津、石包公、腈菌唑、氟矽唑、三唑酮,共3-4次。每隔7~15天噴1次,噴前密,噴後疏,註意噴灑均勻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