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大椎穴具有通陽解表、清熱解毒、祛風散寒、清腦寧心、平肺理氣的作用,而艾灸只能調節肺、甲狀腺泉和免疫功能,還能調節血液循環和白細胞。所以大椎穴主要有兩個作用:壹是清熱解表;二是補虛治勞。
1.大椎穴最顯著的作用是瀉熱。發燒內熱引起的痘痘,大椎穴可以調節。對於成年人來說,大椎穴放血的方法對腹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幾乎可以立竿見影。具體方法是:用左手食指和拇指輕輕提起大椎穴皮膚,然後用消過毒的三棱針(或血糖針)在提起的皮膚上快速刺幾針(1~2針)(消毒),同時用手擠出2~4滴血。當然,對於孩子來說,建議用按摩來操作。
2.如果妳怕冷,特別是背部經常感覺冷,那麽可以用艾灸。大椎穴是陽氣充沛的穴位,所以按摩和艾灸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和肺功能。
大椎穴:
取穴:坐於大椎穴,位於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如果突出的骨頭不明顯,就讓病人活動頸部,不動的關節是第壹胸椎,大概是肩膀水平。
主治:發熱、瘧疾、咳嗽、呼吸困難、骨蒸潮熱、落枕、肩背痛、腰脊柱強、角弓倒置、驚風、癲癇、五傷疲勞、七傷疲勞、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感冒、過敏性疾病、頸椎病等。大椎也是治療感冒疾病的首選。
功能:大椎穴屬於督脈,具有疏通督脈、行氣、貫通督脈上下的作用。
方法:在大椎穴,如果比較胖,可以用雙孔灸盒灸,點燃後放兩根艾條;瘦人可以用單孔灸,每次10-20分鐘。根據自己的適應,艾灸時間可以逐漸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