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療後消化道反應表現為腹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舌苔紅白、脈弦等。中醫認為這種現象屬於“肝氣犯胃”、“和胃不和”、“脾胃虛弱”。藥用柴胡、郁金、木香、枳殼、厚樸、半夏、砂仁、三仙炭、白術、茯苓、黨參等。常用方劑有柴胡疏肝散、逍遙散、黨參白術散、香砂六君子湯、藿香正氣水。
(2)化療後肝損害表現為肋骨疼痛、惡心嘔吐、厭食、黃疸等。中醫認為該證屬“肝膽濕熱”、“肝胃不和”,治療宜清熱利濕、疏肝和胃,並輔以茵陳、茯苓、郁金、川楝子、丹參、砂仁、山豆根等藥材。藥方是茵陳蒿湯或逍遙散。
(3)化療後骨髓抑制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治療應以腎主骨,骨生髓為理論,從補腎入手,調理腎陰腎陽。對於腎陰不足的患者,關鍵是要補腎陰,藥材有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何首烏、山茱萸、桑椹、補骨脂等。對於腎陽不足的患者,強調腎陽腎陰,常用仙茅、淫羊藿、補骨脂、肉蓯蓉、菟絲子、女貞子、山茱萸、雞血藤等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