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能效比
空調制熱能效比低,耗電嚴重,制熱速度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節能領域專家李愛先提醒,目前仍有壹些空調為了宣傳節能效果,宣稱達到了非常高的能效比,但對消費者來說未必省錢。這不僅是因為能效比越高,價格越貴,還因為大部分空調都是冬天買的,用來制熱。目前能效比只是對空調和制冷的考核,不涉及供暖。受限於其制熱原理,空調在制熱方面存在諸多不足:電能轉化為熱能時,損耗大,熱效率低。供熱能效比(供熱能力與總輸入功率之比)通常小於2.5。當室外溫度低於0攝氏度時,其能效比迅速下降到1,僅相當於壹個電暖器。室外溫度越低,空調的制熱效果越差。
在-15攝氏度以下啟動空調會非常困難。北方冬季漫長,大部分地區冷期在-15攝氏度以下,空調的制熱效果會大打折扣。無論氣溫多低,無論室內室外,電采暖爐都能正常使用,升溫快。
第二,空氣和水的平衡
空調暖氣不暢,頭暈胸悶隨之而來。電暖爐是用水取暖,最符合中醫防止空氣幹燥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