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又叫鐵瓶,是用來煎茶、燒水的器皿。紫砂壺以生鐵為原料,采用傳統鑄造工藝,後期手工打磨成型,兼具保健、觀賞和收藏價值。
鐵鍋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的江戶時代。茶道從中國傳入日本後,在日本成為壹種時尚。江戶時代,愛茶的人用有註水口和手柄的“茶壺”泡茶,鐵壺就此誕生。
源流
鐵瓶最早與茶壺同時出現。最初的鐵瓶子被稱為手持水壺。據史料記載,手持水壺最早出現於延慶二年(1309)室町時代,用途多為藥用。
手拿水壺是室町幕府時代的作品,不同於現在的底部以三腳為支撐點的鐵瓶。
公元1750年,現代鐵瓶由三代小泉任左衛門設計、制造、成型,三代小泉成為現代鐵瓶的奠基者。江戶時代(1860s)末期,第六代小泉制作了惠比壽大黑大野鐵瓶,專門供商家出售。
商家對這部作品的評價也很高,六代的小泉所作的作品被稱為南鐵瓶。從此鐵瓶在普羅大眾中普及開來,南方鐵瓶也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