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將根據前面的介紹,梳理下壹個精致的HIS必須具備的功能和模塊的劃分。
前幾篇講場景和用例時,並沒有把各個角色的用例通過流程串起來,我比較喜歡用線條路徑的方式劃分業務模塊,每條路徑就是業務流,業務流像江河壹樣有起點有終點、有分支有匯合,但總體方向是壹致的。
大家可以把醫院看作壹個大型流水生產線工廠,患者進入這個工廠,輸入的是疾病、身體、生活習慣和環境,經過壹系列的設計規劃、材料篩選加註和精加工,輸出健康或者即將恢復的正常人,有時候工廠也可能會輸出殘次品(病情加重或患上其他更嚴重的疾病)或失敗作品(患者死亡)。
按傳統套路,醫院這個工廠,完整點來說分別有門診、住院和體檢三條流水線,其中體檢不在本系列的討論範圍(任性壹下,哈哈哈),本系列主要介紹門診和住院。
先來看看傳統HIS中門診和住院的大致流程:
門診和住院流程在治療環節雖然同為臨床醫生主導,但產生的分支差異很大,後續流程和狀態控制完全不同。
門診的流程比較簡單,我們可以根據上圖列出患者出不帶無限循環的門診流程的最短和最長路徑:
對比可以看出,最長路徑遍歷的環節是最短的兩倍,所有環節中,經歷最多的環節就是排隊,因此HIS如何設計流程,優化就診路徑呢?下面會提到
住院流程相對復雜很多,由於流程中的 入院治療 環節內包含了多個動作循環,比如開具醫囑時,長期醫囑會按照周期循環執行,而多方會診和手術根據患者住院治療過程中也會有不定次數的循環,因此將無法計算路徑長短。入院治療環節多、狀態豐富,後面再詳細描述。
圖中按顏色標註對應角色的字體表示HIS中該角色的操作決定了環節是否能夠繼續進行,並非只是其壹人完成,比如就診治療,醫生如果不在HIS中進行開單操作,患者將無法進入下壹環節,但就診治療這個環節並非只有醫生參與,患者也是參與者之壹。圖中標註角色的意義是讓大家能夠更清楚的看到整個流程對各角色的依賴程度。某個角色主導的環節越多,流程對該角色的依賴程度越高,如果要優化流程,要麽提高環節效率,要麽刪除或者轉換角色依賴。
門診流程,患者主導了6個環節,臨床醫生主導了6個環節,醫技醫生主導了2個環節,護士主導了1個環節,如果要優化門診流程,主要就是優化醫生的工作效率減少患者的環節,或者使用技術工具讓這兩個角色不再參與某些環節,比如開放在線預約掛號,使患者按照精確的就診時間,縮短就診排隊時間;或者患者的排隊繳費通過移動支付完成,刪除排隊繳費環節。
住院流程,臨床醫生主導了5個環節,護士參與了5個環節,患者主導了2個環節,醫技醫生主導了1個環節。目前來說,暫時還沒有什麽工具可以取代臨床醫生的環節,只能通過工具提高這些環節的工作效率。如果安排床位讓給患者在線購買電影票壹樣自行完成,便減少了壹個對護士依賴的環節;辦理入院手續和交押金也通過在線填寫表單的方式完成,免去排隊,還有不少優化空間.
結合前幾篇場景和用例的描述,我把門診和住院功能環節按照角色依賴橫向劃分,定義以下幾個模塊:
好了,本片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由於近期開工,時間緊迫,沒有詳細準備資料,歡迎大家指教和更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