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我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隱患

我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隱患

以下內容可以給妳做為

參考資料:

主持人說:各位網友、各位嘉賓下午好,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3.15,是消費者維護自己權益的節日,今天我們的訪談主題是保護自己不被藥品和食品安全問題所困擾。有網友說:“能夠入口的都是要命的,壹是食品,二是藥品,病了不吃可能就要見‘閻王了’。”這話聽起來很直白,但它反映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最直接的心聲。去年有劣質奶粉問題,毒粉絲問題,最近又是蘇丹紅的焦點話題,這些都跟食品安全相關。當然我們還遇到過保健品誤導、抗菌藥物濫用等藥品安全問題。為了幫助消費者正確的解決這些問題,達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狀況,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消費者消費者指導部的專家、食品安全的專家和藥品評審專家跟網友交流壹下怎麽樣保證自己的安全生活?首先請專家做壹下自我介紹。

王功立說:網友好,我是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主任藥師王功立。

何計國說:大家好,我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安全系主任教授何計國。

任靜說:我是中消協消費指導部副主任任靜。

食品安全問題壹直是高居消費問題榜首

主持人說:我們先請中消協指導部副主任,任靜主任談談目前針對藥品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情況,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任靜說:就投訴熱點問題來看,藥品安全問題是排在第三位,從中國消費者協會多次開展的安全調查,食品安全壹直是高居榜首,現在食品相關的投訴率比較高。

主要存在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食品的質量問題,質量包括壹些食品的汙染導致食物中毒,還有食品中間攙假,還有食品的包裝、標簽、壹些生產日期,比如在過期之前偷偷修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賣給消費者,還有壹些經營場所環境比較惡劣,食品安全隱患也非常大,這是除了媒體經常見諸報端的像蘇丹紅1號,這些是消費者即使使用了以後也無法了解的,我上面提到的是最最危害消費者日常健康的。

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不要盲信

主持人說:剛才任主任談到了食品方面反應的熱點問題,我們今天請到了研究藥品多年的老專家王教授,藥品也存在類似這樣的問題,網友反應比較集中的就是保健品的誤導問題,請王教授談壹下這方面。

王功立說:保健品方面,因為保健品它不屬於藥品,它不是藥廠生產的,我們說現在藥廠生產的藥品都要通過GMP認證的,所以藥品的質量是比較可靠的。而保健品它的要求不是那麽嚴格,這是壹方面,再壹個保健品的宣傳,廠家為了擴大它的市場,所以做了壹些不切合實際的廣告。

我舉壹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比如說口服液這個保健品,補血口服液它涉及的名稱是乳酸亞鐵口服液。 大家知道我們在全國電視臺上都能看到壹個畫面,很多老太太在海邊上玩兒,跳舞,有壹個中年婦女說這個老年人身體怎麽那麽好啊?這些老太太回答:“我們因為吃了補血口服液,到海南島玩兒了兩個星期了身體都很好”。這是誤導消費者大家買這個口服液來吃,補血口服液是乳酸亞鐵,這種藥品給哪些病人用呢?是給缺鐵性貧血的人用的,不是缺鐵性的病人不能吃,壹般的老太太,像年紀大的婦女根本不缺鐵的。體內鐵多了以後可以影響妳的血壓、血脂加重冠心病,更重要的就是年紀大的都有點老年癡呆了,有的是輕微的,如果按照廣告宣傳,妳出去玩兒壹次吃半個月的補血口服液,這樣的話這些老太太回來老年癡呆的就變得更癡呆了,所以不能這樣宣傳。宣傳不能誇大它的作用,要對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負責任。

主持人說:對於消費者來說怎麽識別存在的壹些潛在誤區呢?

王功立說:對於消費者來說像吃保健品的時候壹般的都是自我藥療,我覺得為了安全起見,妳到藥店買的時候應該咨詢藥師或者職業藥師。他能指導妳如何食用保健品。所以我們第壹要咨詢,第二買了以後我們要看壹看保健品它的生產日期,還有保質期。買回來以後保健品也有它的說明,妳可以好好看看說明書,規範的說明書應該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它的作用,特別是保健品不能誇大它的治療作用。所以老百姓發現誇大宣傳的,有些說保健品能治腫瘤等等這些都是不可信的。

比如最近說靈芝孢子能治肺癌、乳腺癌等等,這個是不可能的,所以這類屬於擴大宣傳,希望廣大網友不要隨便聽信這些誇大的宣傳。特別是擴大到保健品,因為保健品只是保健不能治病的,凡是說能治療某種疾病,能立竿見影見效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希望大家買壹些信用比較好的,藥效確實有保健作用的壹些保健品,不要隨便跟著廣告宣傳者去買,吃了以後不但起不了保健作用有可能還損害身體呢,比如剛才說的補血口服液,老年人吃了以後肯定對老年病是不利的。

主持人說:中消協也是做過有關保健品的壹些調查,任主任請介紹壹下?

任靜說:好多消費者現在對於保健食品的功能已經是不再相信了。近期上海市消費者委員會開展壹項調查表示,60%的消費者對於廣告宣傳的功能表示質疑,這些都來源於保健品廣告行業的誇大宣傳。最近我們收集了商場、媒體上發布的廣告說明以及宣傳單壹***是100多份,發現其中誇大宣傳的占到70%多,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範的只有26%。

這種狀況容易使消費者完全的喪失了他對保健食品的客觀認識,往往保健食品在廣告宣傳中會宣傳它對於某種疾病具有輔助療效,使消費者對於保健食品的功效產生壹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有的消費者甚至有病不吃藥選保健食品,最後是從經濟上增加的很多負擔,有病也得不到醫治。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煉過警惕保健品虛假的八招

第壹,查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

第二,不要相信廣告用語;

第三,不要相信張三吃了什麽效果,李四吃了什麽功效這樣壹些證言;

第四,不要相信穿白大褂的進行的廣告宣傳;

第五,不要相信明星在廣告裏的宣傳;

第六不要相信百分比做的廣告宣傳;

第七,不要相信電視直銷裏沒有衛生批號的衛生食品的廣告宣傳,因為電視裏可以用壹些演員、胖、瘦、美醜都是可以改變的;

第八,不要相信美容院推薦的有美容功效的產品。我們前壹段時間發現美容產品,可以用在皮膚上面,還可以有壹些吃的東西,我們看到那個食品是按照衛食字,是壹個普通的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但是宣傳它是有保健和美容功能這是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

任靜說:對於這種現象消費者首先有壹個基本的概念,對於這樣的宣傳手法應該謹慎,首先不要相信它。現在有很多保健食品到社區裏面去,請很多老人請壹個穿白大褂的講課最終目的就是讓老人對這個保健食品治療自己的疾病,這都是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主持人說:謝謝任主任,這八招希望網友能夠記住。我們今天非常高興的請到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教授,他研究食品和營養問題多年了,藥品我們剛才提到了壹些問題,包括它的鑒別等等,食品方面特別是最近蘇丹紅的影響,也請何教授談給網友做些解析。

食品而不應該以藥的方式出現

何計國說:剛才王教授、任主任都說了保健食品,應該說保健食品也是食品,大家在使用保健食品的時候就記住壹個很重要的壹點:保健食品它不是藥品,它不能治任何病,得了病壹定不要吃保健食品沒有用的,保健食品只能起到輔助和調整功能的作用。所以看廣告也好或者宣傳也好,只要治什麽病就不要理它。

另外保健食品目前存在形式都是膠囊、藥片、口服液等等,我覺得保健食品就是壹個食品應該以壹個食品的方式出現,而不應該以藥品的方式出現。有些人認為保健食品就是藥品了,實際上我覺得保健食品還應該是壹種食品而不應該以藥的方式出現。

主持人說:日本法律規定,保健食品不能以粉劑、藥劑的方式出現的。

何計國說:我們國內現在應該借鑒借鑒,但是現在國內比較難。

主持人說:這個也是有待改進吧。

關於食品安全這壹塊,我想這幾年大家也有親身體會,認為中國食品怎麽了?實際上中國食品安全給它的定論還是比過去進步多了。現在監管部門多了,因此能及時發現壹些有問題的食品,大概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那時候中國的食品問題更嚴重,很多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幾乎都有蛔蟲,每年都得痢疾這肯定是食品安全的問題。

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那時候檢驗設備可能不發達,即便有也檢查不出來。當然我們也不能掩蓋現在出現的問題,過去是生物汙染比較多,老百姓或者消費者,甚至我自己也感覺生物汙染雖然危害確實很大,但是有時候從心裏上覺得也是可以原諒的危害,因為這種微生物的存在是無所不在的,我們稍微不註意就會有。

目前大家覺得很難相信,或者很難原諒的就是現在的食品中有很多有害物質,我們明明知道它有害的,但是為了提高感觀上的品質或者是看起來,甚至有的為了人充份量有意識的加重有害物質,這些是不可原諒的,因為我們能夠避免的不去避免,這個就不可原諒了。或者說有的時候為了提高它的產量,我們過量的使用壹些物品,也是目前大家最為氣憤的。

但是也存在著向好的方面改善的現象,因為畢竟這幾年食品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方面的企業越來越多。過去幾家管起來很容易,現在大多數都是分散而且多。可能十家裏有九家都是守法的,有壹家曝光了,可能大家就認為不能吃了。明天說養豬的人加了什麽,那豬肉也不吃了,其實大多數還是好的,只是少數的幾家造成了這種現象。

也不是說人人都造假酒,比如汾酒,我想汾酒自己是不會造假的,還是有其他冒牌的。所以現在國家在這方面管理越來越完善了,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當然這些問題需要大家***同的努力解決。很多時候有人問我,我們怎麽識別危害物質,或者這裏到底有沒有添加劑超標或者有沒有其他的危害成分?我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看不出來。

因為食品上的東西內在的成分有的時候檢測都很難,別說拿肉眼分辨了。昨天我看到報紙工商的同誌教大家壹些識別有害食品的方法,是非常好,但是我覺得老百姓即便是專家也分辨不出來,有些東西肉眼是看不出來的。所以國家可能在這壹塊上我覺得需要打擊力度,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不法分子去做壹些偽造、攙雜或者過渡添加壹些危害成分。蘇丹紅最近比較熱,但是大家不要害怕,它是工業上的燃料,特別是醫學上用的比較多,比如染色等等,比如做癌癥診斷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用的。 以下內容可以給妳做為

參考資料:

主持人說:各位網友、各位嘉賓下午好,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3.15,是消費者維護自己權益的節日,今天我們的訪談主題是保護自己不被藥品和食品安全問題所困擾。有網友說:“能夠入口的都是要命的,壹是食品,二是藥品,病了不吃可能就要見‘閻王了’。”這話聽起來很直白,但它反映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最直接的心聲。去年有劣質奶粉問題,毒粉絲問題,最近又是蘇丹紅的焦點話題,這些都跟食品安全相關。當然我們還遇到過保健品誤導、抗菌藥物濫用等藥品安全問題。為了幫助消費者正確的解決這些問題,達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狀況,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消費者消費者指導部的專家、食品安全的專家和藥品評審專家跟網友交流壹下怎麽樣保證自己的安全生活?首先請專家做壹下自我介紹。

王功立說:網友好,我是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主任藥師王功立。

何計國說:大家好,我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安全系主任教授何計國。

任靜說:我是中消協消費指導部副主任任靜。

食品安全問題壹直是高居消費問題榜首

主持人說:我們先請中消協指導部副主任,任靜主任談談目前針對藥品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情況,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任靜說:就投訴熱點問題來看,藥品安全問題是排在第三位,從中國消費者協會多次開展的安全調查,食品安全壹直是高居榜首,現在食品相關的投訴率比較高。

主要存在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食品的質量問題,質量包括壹些食品的汙染導致食物中毒,還有食品中間攙假,還有食品的包裝、標簽、壹些生產日期,比如在過期之前偷偷修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賣給消費者,還有壹些經營場所環境比較惡劣,食品安全隱患也非常大,這是除了媒體經常見諸報端的像蘇丹紅1號,這些是消費者即使使用了以後也無法了解的,我上面提到的是最最危害消費者日常健康的。

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不要盲信

主持人說:剛才任主任談到了食品方面反應的熱點問題,我們今天請到了研究藥品多年的老專家王教授,藥品也存在類似這樣的問題,網友反應比較集中的就是保健品的誤導問題,請王教授談壹下這方面。

王功立說:保健品方面,因為保健品它不屬於藥品,它不是藥廠生產的,我們說現在藥廠生產的藥品都要通過GMP認證的,所以藥品的質量是比較可靠的。而保健品它的要求不是那麽嚴格,這是壹方面,再壹個保健品的宣傳,廠家為了擴大它的市場,所以做了壹些不切合實際的廣告。

我舉壹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比如說口服液這個保健品,補血口服液它涉及的名稱是乳酸亞鐵口服液。 大家知道我們在全國電視臺上都能看到壹個畫面,很多老太太在海邊上玩兒,跳舞,有壹個中年婦女說這個老年人身體怎麽那麽好啊?這些老太太回答:“我們因為吃了補血口服液,到海南島玩兒了兩個星期了身體都很好”。這是誤導消費者大家買這個口服液來吃,補血口服液是乳酸亞鐵,這種藥品給哪些病人用呢?是給缺鐵性貧血的人用的,不是缺鐵性的病人不能吃,壹般的老太太,像年紀大的婦女根本不缺鐵的。體內鐵多了以後可以影響妳的血壓、血脂加重冠心病,更重要的就是年紀大的都有點老年癡呆了,有的是輕微的,如果按照廣告宣傳,妳出去玩兒壹次吃半個月的補血口服液,這樣的話這些老太太回來老年癡呆的就變得更癡呆了,所以不能這樣宣傳。宣傳不能誇大它的作用,要對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負責任。

主持人說:對於消費者來說怎麽識別存在的壹些潛在誤區呢?

王功立說:對於消費者來說像吃保健品的時候壹般的都是自我藥療,我覺得為了安全起見,妳到藥店買的時候應該咨詢藥師或者職業藥師。他能指導妳如何食用保健品。所以我們第壹要咨詢,第二買了以後我們要看壹看保健品它的生產日期,還有保質期。買回來以後保健品也有它的說明,妳可以好好看看說明書,規範的說明書應該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它的作用,特別是保健品不能誇大它的治療作用。所以老百姓發現誇大宣傳的,有些說保健品能治腫瘤等等這些都是不可信的。

比如最近說靈芝孢子能治肺癌、乳腺癌等等,這個是不可能的,所以這類屬於擴大宣傳,希望廣大網友不要隨便聽信這些誇大的宣傳。特別是擴大到保健品,因為保健品只是保健不能治病的,凡是說能治療某種疾病,能立竿見影見效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希望大家買壹些信用比較好的,藥效確實有保健作用的壹些保健品,不要隨便跟著廣告宣傳者去買,吃了以後不但起不了保健作用有可能還損害身體呢,比如剛才說的補血口服液,老年人吃了以後肯定對老年病是不利的。

主持人說:中消協也是做過有關保健品的壹些調查,任主任請介紹壹下?

任靜說:好多消費者現在對於保健食品的功能已經是不再相信了。近期上海市消費者委員會開展壹項調查表示,60%的消費者對於廣告宣傳的功能表示質疑,這些都來源於保健品廣告行業的誇大宣傳。最近我們收集了商場、媒體上發布的廣告說明以及宣傳單壹***是100多份,發現其中誇大宣傳的占到70%多,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範的只有26%。

這種狀況容易使消費者完全的喪失了他對保健食品的客觀認識,往往保健食品在廣告宣傳中會宣傳它對於某種疾病具有輔助療效,使消費者對於保健食品的功效產生壹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有的消費者甚至有病不吃藥選保健食品,最後是從經濟上增加的很多負擔,有病也得不到醫治。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煉過警惕保健品虛假的八招

第壹,查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

第二,不要相信廣告用語;

第三,不要相信張三吃了什麽效果,李四吃了什麽功效這樣壹些證言;

第四,不要相信穿白大褂的進行的廣告宣傳;

第五,不要相信明星在廣告裏的宣傳;

第六不要相信百分比做的廣告宣傳;

第七,不要相信電視直銷裏沒有衛生批號的衛生食品的廣告宣傳,因為電視裏可以用壹些演員、胖、瘦、美醜都是可以改變的;

第八,不要相信美容院推薦的有美容功效的產品。我們前壹段時間發現美容產品,可以用在皮膚上面,還可以有壹些吃的東西,我們看到那個食品是按照衛食字,是壹個普通的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但是宣傳它是有保健和美容功能這是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

任靜說:對於這種現象消費者首先有壹個基本的概念,對於這樣的宣傳手法應該謹慎,首先不要相信它。現在有很多保健食品到社區裏面去,請很多老人請壹個穿白大褂的講課最終目的就是讓老人對這個保健食品治療自己的疾病,這都是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主持人說:謝謝任主任,這八招希望網友能夠記住。我們今天非常高興的請到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教授,他研究食品和營養問題多年了,藥品我們剛才提到了壹些問題,包括它的鑒別等等,食品方面特別是最近蘇丹紅的影響,也請何教授談給網友做些解析。

食品而不應該以藥的方式出現

何計國說:剛才王教授、任主任都說了保健食品,應該說保健食品也是食品,大家在使用保健食品的時候就記住壹個很重要的壹點:保健食品它不是藥品,它不能治任何病,得了病壹定不要吃保健食品沒有用的,保健食品只能起到輔助和調整功能的作用。所以看廣告也好或者宣傳也好,只要治什麽病就不要理它。

另外保健食品目前存在形式都是膠囊、藥片、口服液等等,我覺得保健食品就是壹個食品應該以壹個食品的方式出現,而不應該以藥品的方式出現。有些人認為保健食品就是藥品了,實際上我覺得保健食品還應該是壹種食品而不應該以藥的方式出現。

主持人說:日本法律規定,保健食品不能以粉劑、藥劑的方式出現的。

何計國說:我們國內現在應該借鑒借鑒,但是現在國內比較難。

主持人說:這個也是有待改進吧。

關於食品安全這壹塊,我想這幾年大家也有親身體會,認為中國食品怎麽了?實際上中國食品安全給它的定論還是比過去進步多了。現在監管部門多了,因此能及時發現壹些有問題的食品,大概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那時候中國的食品問題更嚴重,很多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幾乎都有蛔蟲,每年都得痢疾這肯定是食品安全的問題。

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那時候檢驗設備可能不發達,即便有也檢查不出來。當然我們也不能掩蓋現在出現的問題,過去是生物汙染比較多,老百姓或者消費者,甚至我自己也感覺生物汙染雖然危害確實很大,但是有時候從心裏上覺得也是可以原諒的危害,因為這種微生物的存在是無所不在的,我們稍微不註意就會有。

目前大家覺得很難相信,或者很難原諒的就是現在的食品中有很多有害物質,我們明明知道它有害的,但是為了提高感觀上的品質或者是看起來,甚至有的為了人充份量有意識的加重有害物質,這些是不可原諒的,因為我們能夠避免的不去避免,這個就不可原諒了。或者說有的時候為了提高它的產量,我們過量的使用壹些物品,也是目前大家最為氣憤的。

但是也存在著向好的方面改善的現象,因為畢竟這幾年食品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方面的企業越來越多。過去幾家管起來很容易,現在大多數都是分散而且多。可能十家裏有九家都是守法的,有壹家曝光了,可能大家就認為不能吃了。明天說養豬的人加了什麽,那豬肉也不吃了,其實大多數還是好的,只是少數的幾家造成了這種現象。

也不是說人人都造假酒,比如汾酒,我想汾酒自己是不會造假的,還是有其他冒牌的。所以現在國家在這方面管理越來越完善了,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當然這些問題需要大家***同的努力解決。很多時候有人問我,我們怎麽識別危害物質,或者這裏到底有沒有添加劑超標或者有沒有其他的危害成分?我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看不出來。

因為食品上的東西內在的成分有的時候檢測都很難,別說拿肉眼分辨了。昨天我看到報紙工商的同誌教大家壹些識別有害食品的方法,是非常好,但是我覺得老百姓即便是專家也分辨不出來,有些東西肉眼是看不出來的。所以國家可能在這壹塊上我覺得需要打擊力度,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不法分子去做壹些偽造、攙雜或者過渡添加壹些危害成分。蘇丹紅最近比較熱,但是大家不要害怕,它是工業上的燃料,特別是醫學上用的比較多,比如染色等等,比如做癌癥診斷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用的。 以下內容可以給妳做為

參考資料:

主持人說:各位網友、各位嘉賓下午好,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3.15,是消費者維護自己權益的節日,今天我們的訪談主題是保護自己不被藥品和食品安全問題所困擾。有網友說:“能夠入口的都是要命的,壹是食品,二是藥品,病了不吃可能就要見‘閻王了’。”這話聽起來很直白,但它反映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最直接的心聲。去年有劣質奶粉問題,毒粉絲問題,最近又是蘇丹紅的焦點話題,這些都跟食品安全相關。當然我們還遇到過保健品誤導、抗菌藥物濫用等藥品安全問題。為了幫助消費者正確的解決這些問題,達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狀況,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消費者消費者指導部的專家、食品安全的專家和藥品評審專家跟網友交流壹下怎麽樣保證自己的安全生活?首先請專家做壹下自我介紹。

王功立說:網友好,我是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主任藥師王功立。

何計國說:大家好,我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安全系主任教授何計國。

  • 上一篇:肺結核治療半年會感染其他器官嗎?
  • 下一篇:如何看待醫生為了創收浪費大量醫療資源的現象?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