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列方面,終端店常常因為店內貨架、櫃臺的布局不合理,造成對店鋪空間的利用率不高、店鋪陳列的美觀度差,特別是生活區與經營區疊加的,更是顯得混亂不清。對於店鋪陳列,不能只停留在產品出樣單個區域或局部,應從整體著眼、細處著手、通盤考慮。
店鋪格局規劃
根據店內空間特點,用貨架、櫃臺形成壹個美觀、舒適,利用率高的陳列空間。要達到這個效果,在格局設計中應註意滿足四個方面。
首要“布置飽滿”,即整個店鋪能給人以商品充盈有序的質感。
對店鋪而言,消費者進店就為看商品,商品如同家具,是店鋪內最好的、必備的陳設。用貨架陳設商品,有醒目、飽滿、高端的優勢;貨架從上到下、立體布局的特點,也符合人審視物體的視覺習慣。可以說店鋪布置的好壞關鍵在貨架,貨架使用需把握三個原則:
1,先邊後中、周實中虛。
店內四周墻壁宜被貨架填滿,居中的貨架高度要低於或等於倚墻而立的貨架,但絕對不宜高過。
壹般倚墻而立的貨架高度在2米為宜;若店鋪的墻高在3米以上,貨架頂層可繼續上貨,上滿貨的貨架整體高度在2.5米以內都可,然後在貨架與頂棚之間的空白墻體最適宜布置廣告,既可消除因視覺空白帶來氛圍不濃的感覺,也利於營造出積極的消費環境。
2,因貨設架、飽滿充實。
貨架層高要與上架陳列的商品高度相適應,擺上商品後貨架隔層空間以填滿為宜,整體要顯得飽滿、美觀;貨架隔層上貨後,陳列商品的上下、左右閑置的空間不能太多、太大,否則給人以稀落、淩亂的感覺。以酒為例,陳列酒的貨架層高多在45cm,但不同酒品因瓶高不同,對貨架層高要求也不同。
3,“按類設區、分區上貨”。
貨架陳列對商品有明顯的品質提升作用,貨架上半部的黃金展位應陳列推薦商品、高結構商品,貨架的下半部可以陳列整體包裝的商品,如箱裝啤酒、整件的礦泉水等,這裏既是商品展位、又可兼做庫存區。同壹貨架上放同類或相近的商品;不同貨架上相鄰的商品,要起到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影響的作用。如酒與礦泉水、酒與煙、酒與飲料等都可以鄰架陳列,但酒與洗漱用品、化妝品、潔衛產品不可鄰架陳列。
其次“安全整潔”,特別是零售戶守店、收銀、接待消費者的貨櫃區,既是整個店鋪無聲營銷區、也是有聲營銷區。
說無聲,每個消費者進店首先看到、離店最後看到的都是這裏,是消費者註意最多、必須停駐、易於感知的區域,這裏的商品檔次、形象品質、陳列效果直接決定消費者對整個店鋪商品檔次的價值認知。說有聲,店主常駐此地,是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服務顧客、收款找零的區域,消費者與店主的溝通、交流多發生在這裏。可以說,這裏就是整個店鋪陳列的點睛之處。因為要收銀,所以做好安防是基礎,布置要有別與開放自選的貨櫃區,要相對私密、隱蔽,利於找零、存取貨款;因為要推薦營銷,所以科學的陳列、整潔的形象是基礎,包括店主的著裝、商品陳列、推薦商品的方式、服務的態度都是有效溝通、主動營銷的組成要素。按“峰終定律”這裏是終端營銷的起點、也是終點,是消費體驗獲得的關鍵點,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