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ěi luò xī lín
2 英文參考mezlocillin [朗道漢英字典]
3 美洛西林說明書 3.1 藥品名稱美洛西林
3.2 英文名稱Mezlocillin
3.3 美洛西林的別名拜朋;磺苯咪唑青黴素;磺唑氨芐青黴素;咪唑西林;凱韋可;硫苯咪唑青黴素;Baypen;Mezlin;Mezlocillinum;Multocillin
3.4 分類
抗生素 > 青黴素類
3.5 劑型粉針劑(鈉鹽):1g,2g,3g,4g。
3.6 美洛西林的藥理作用美洛西美洛西林為半合成的廣譜青黴素,屬酰脲類青黴素。其抗菌作用與青黴素相似,系通過與細菌青黴素結合蛋白(PBPs)結合,幹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由於與銅綠假單胞菌生存所必需的PBPs形成多位點結合且對細菌細胞膜具有穿透作用,因此,美洛西林對假單胞菌(如銅綠假單胞菌)有較強抗菌作用。美洛西林抗菌作用的特點是對腸桿菌屬陰性桿菌具有極強的抗菌活性,但抗假單胞菌(如銅綠假單胞菌)的活性弱於阿洛西林和派拉西林。美洛西林對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肺炎桿菌、變形桿菌、腸桿菌屬、檸檬酸桿菌、沙雷菌、不動桿菌屬以及對青黴素敏感的革蘭陽性球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美洛西林對β內酰胺酶不穩定,對產β內酰胺酶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產β內酰胺酶的腸桿菌無作用。
3.7 美洛西林的藥代動力學美洛西林對胃酸不穩定,因而不能口服給藥。肌內註射1g後,tmax大約為45min,Cmax為15μg/ml。快速靜脈註射(5min)2和5g,平均Cmax分別為253μg/ml和411μg/ml。靜脈滴註3g(30min),所測得的平均Cmax為263μg/ml。血漿蛋白結合率為16%~42%。與其他青黴素類相似,美洛西林主要分布於細胞外液。在膽汁和尿液中有較高的藥物濃度。美洛西林以腎小球分泌形式快速排泄,給藥劑量的45%~70%以原形從尿中排出,10%以下的藥物被代謝成青黴裂解酸的衍生物。26%以上的藥物可從膽汁排泄。腎功能正常者半衰期為1h並且為劑量依賴性,半衰期隨著給藥劑量的增加而延長。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半衰期延長,應註意調整給藥劑量。
3.8 美洛西林的適應證對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屬、肺炎桿菌、擬桿菌屬等所致的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敗血癥、呼吸道感染、腹膜炎等均有較好的療效。
3.9 美洛西林的禁忌證對美洛西林或其他青黴素類藥過敏者。
3.10 註意事項1.對壹種青黴素類藥過敏者可能對其他青黴素類藥過敏,也可能對青黴胺或頭孢菌素類藥過敏。
2.慎用:(1)哺乳期婦女;(3)對頭孢菌素類藥過敏者;(3)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4)凝血功能異常者。
3.藥物對妊娠的影響:目前尚未發現美洛西林有任何胚胎毒性作用,如確有適宜的使用指征,可在妊娠期間使用美洛西林。
4.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1)用藥期間,以硫酸銅法進行尿糖測定時可出現假陽性,但用葡萄糖酶法測定則不受影響;(2)用藥期間,尿蛋白試驗結果可呈現假陽性;(3)用藥期間,可出現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試驗陽性。
5.用藥前後及用藥時應檢查或監測:大劑量用藥時應定期檢測血清鈉濃度水平。
3.11 美洛西林的不良反應美洛西林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皮疹和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為2%~3%)。其余與阿洛西林相似。
3.12 美洛西林的用法用量1.尿路感染:成人:每天6~8g(每天量100~125mg/kg),每6~12小時1次。
2.靜脈註射(直接註射,時間長於3~5min或間歇滴註,給藥時間為20~30min):成人:每天6~8g(每天量100~125mg/kg),每6~8小時1次。重癥下呼吸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腹膜感染,成人8~16g(每天量125~300mg/kg),每4~6小時1次。成人最大劑量通常為每天24g。療程壹般為7~10天,但有時可延長。
3.13 藥物相互作用1.與慶大黴黴素、卡那黴素等氨基糖苷類藥合用對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有協同抗菌作用。
2.與頭孢他啶合用對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桿菌可產生協同或累加抗菌作用。
3.與維庫溴銨類肌松藥同用可延長其神經肌肉阻滯作用。
4.與肝素、香豆素、茚滿二酮等抗凝血藥同用可能增加凝血機制障礙和出血的危險。
5.與甲氨蝶呤同用可幹擾甲氨蝶呤的腎小管排泄、降低甲氨蝶呤腎臟清除率,出現甲氨蝶呤毒性反應。
6.與頭孢噻肟同用可使頭孢噻肟的總清除率降低,如兩者合用須減低劑量。
7.與傷寒活疫苗同用可降低傷寒活疫苗的免疫效應,可能的機制是美洛西林對沙門傷寒菌有抗菌活性。
3.14 專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