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癥俗稱尿床,指5歲以上小兒入睡後仍有不自主排尿,遺尿頻率≥2次/月,7歲及以上兒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連續三個月以上,沒有明顯精神和神經異常。患兒除夜間尿床外,日間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可分為原發性遺尿癥和繼發性遺尿癥,大多為原發性遺尿癥。大部分遺尿癥患者長大後可以自愈,部分患者可通過壹般治療、藥物治療、針灸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治愈。其中,中醫中藥來調是最安全的,建議可以使用桑螵蛸散。下面來詳細介紹壹下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出自《本草衍義》,由桑螵蛸、遠誌、石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組成。具有調補心腎,澀精止遺的功效。
方中桑螵蛸補腎固精止遺。
龍骨收斂固澀,且安心神。
桑蝶蛸得龍骨則固澀作用大為增強,小便頻數,遺尿滑精可止。
人參大補元氣。
茯神益氣安神,且降心氣下交於腎。
菖蒲善開心竅。
遠誌安神定誌,且通腎氣上達於心,如此則心腎相交。
當歸補心血,龜甲滋腎陰,且人參、當歸合用,能雙補氣血。
全方***奏交通心腎,補益氣血,澀精止遺之功。
桑螵蛸散常用於心腎兩虛的證候。表現為小便頻數,或尿如米泔色,或遺尿,或滑精,心神恍愡,健忘,舌淡苔白,脈細弱。
腎藏精,主封藏,與膀胱相為表裏,腎虛不攝則膀胱不約,以致小便頻數或遺尿。
腎虛封藏失職,精關不固,而致滑精。
心藏神,心氣不足,則心神不寧,且由腎精不足,不能上通於心,故心神恍愡,健忘。
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心腎兩虛,氣血不足之象。
心為火,水為腎,桑螵蛸散是滋腎養心,溝通心腎的方子。運用的時候抓住辨證要點:尿頻或遺尿,遺精,心神恍愡,舌淡苔白,脈細弱。尤其適合小兒遺尿。
現代常用於治療小兒遺尿、神經衰弱之夢遺滑精等病,以及糖尿病、妊娠小便頻數、小便失禁等屬心腎不交者。
文末送上方歌壹首,幫助我們記憶。
桑螵蛸散治便數,參苓龍骨同龜殼,菖蒲遠誌當歸人,補腎寧心健忘卻。